×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267063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12
  • 出版时间:2019-11-01
  • 条形码:9787512670631 ; 978-7-5126-7063-1

本书特色

该书从蒋经国上海“打虎”开始,直至去台湾主政之后,记录了他在政治经济上采取的一系列的变革。尤其是在经济上推出的“十大建设”等措施,奠定了台湾今日之经济基础。详述了蒋经国晚年,坚持“一个中国”的主张,顺应历史潮流,反对“台独”,反对分裂。解除戒严,开放党禁、报禁,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等举措,客观上为两岸的交流与交往创造了条件。尽管蒋经国坚持“反共立场”,坚持“三不政策”,但他关注民生,倾听民众呼声,以及深入民众的“亲民形象”,“事必躬亲”的行事风格,为他赢得了生前逝后的赞誉。

内容简介

这是民国人物晚年岁月系列之一:《蒋介石的晚年岁月》《蒋经国的晚年岁月》《宋美龄的晚年岁月》《何应钦的晚年岁月》 蒋经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蒋经国1972年出任“阁揆”后,大刀阔斧,坚持新人新政,实施本土化政策,起用台籍人士;推展行政革新、社会革新,向下扎根;在对外政策上推展“实质外交”;在经济上推出“十大建设”、“十二项建设”,为台湾经济起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5年其父病逝后,蒋经国出任中国国民党主席,1978年出任台湾*领导人,1984年连任台湾*领导人。在*领导人任内,特别是晚年,蒋经国始终坚持一个中国主张,坚决反对“台独”,反对分裂;坚持政治革新,力主“向历史交代”,解除戒严、开放党禁、报禁,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等一系列重大举措。这一切都为蒋经国赢得了喝彩。 对于蒋经国的评价,尽管海峡两岸因所持立场有异,但在对蒋经国的总体评价上,两岸民众正面说法多于负面评价。就台湾岛内而言,2007年12月《联合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谁对台湾贡献*”的名次是:蒋经国50%、李登辉11%、蒋介石6%、陈水扁5%。由此可以看到,尽管蒋经国已于1988年1月13日去世,蒋经国在台湾的支持率仍达半数以上,实属罕见,就连一些绿营人士也不得不承认蒋经国对台湾的历史贡献。就此而言,蒋经国在台湾的声望不仅其父不如他,就连所有在世的台湾领导人也没有人能超越他。蒋经国是怎样获此殊荣的?他为什么同台湾众多领导人表现不一样?这正是《蒋经国的晚年岁月》一书要回答的问题。

目录

前言 **章 协父撤台 9 上海败打老虎 秘盗黄金 溪口进香 海上漂泊 血战进门 诀别大陆 第二章 蛰伏时期 64 统一情治部门 重建政工制度 步入党务决策圈 “救国团”领袖 清除异己 大陈撤退 金马之行 “荣民”大家长 充任“国防部长” 第三章 主政台湾 156 清除接班障碍 选拔过渡人物 出任“阁揆”(169) 推展本土化 革新行政 社会革新 向下扎根 第四章“经济奇迹” 204 “台湾经验” 发展经济新举措 十大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 第五章“外交”心路与受挫 240 五度访美 丧失“国格” 应对台日交恶 实质“外交” 台美断“交”冲击 “与台湾关系法” “八一七公报” 第六章 子承父业 295 丧父 出任党魁 中坜事件 进军“总统” 《美丽岛》案 重登大宝 第七章“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353 一国两制冲击波 “三不政策” “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统一模式 华航货机事件 第八章 传承危机 412 传子构想的疑云 清除障碍 江南命案 集体接班 第九章“政治革新” 467 向历史作交代 社会各界呼声 十信弊案 李亚频事件 “革新”阻力 第十章 解除戒严” 493 从“戒严法”到“戒严令” 党外势力复苏 党外沟通 民进党抢滩 解除戒严 第十一章 开放探亲 525 返乡省亲运动 《自立晚报》记者大陆性 大陆探亲案 探亲潮 第十二章 魂归何处 559 病历堆到腰际之高 轮椅治台 吐血而亡 遗嘱风波 李登辉巧妙接班 慌乱中的蒋家人 长眠大溪 第十三章 身后国民党 586 李登辉全面背叛 各派抢山头 **次丢失台湾执政权 第二次丢失台湾执政权 生死存亡 第十四章 蒋家动向 633 宋美龄客死异国 蒋纬国含恨归天 第三代独木难撑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松林 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高教学会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会理事长、国台办海研中心特约研究员、国史学会理事、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等职,多家高校客座教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