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温州-(一个沿海城市的改革开放纪实)

温州,温州-(一个沿海城市的改革开放纪实)

1星价 ¥49.7 (7.2折)
2星价¥49.7 定价¥6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737274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347页
  • 出版时间:2019-10-01
  • 条形码:9787511737274 ; 978-7-5117-3727-4

本书特色

“温州模式”的重要意义不在它发展了家庭工业,而在于提出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小商品大市场,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一个无孔不入的流通网络。……温州地区所走的道路乃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劳动致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发展道路之一。

内容简介

本书以温州人40年来的发展变化为主线, 按照时间顺序, 真实地展示了各行各业的人们如何面对改革、抓住机会而彻底改变自身命运, 甚至变成了始料未及的名人。这部纪实作品, 透过温州和海内外以温州为主的二三十个人的奋斗历程, 折射出中国腾飞的缩影, 并揭示出中国崛起的秘密。

目录

致敬,我的温州(自序)
记忆 遥望温州(长篇纪实文学·节选) 温州人(五集电视纪录片脚本)
魂魄 创业传奇 敢于吃螃蟹的人 厂长今年二十三 精彩人生 “想不到”的事 升起你自己的太阳 木杓巷有一支歌 “上北天”的故事 “大嗓门”队长 一鸣惊人
风骨
依恋 泥土情 那个绿色的梦 有他的一半也有她的一半 又一枚金牌 非职业警察 李强散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升起你自己的太阳 ——七位温州青年采访记 【1987年】 “待业青年”,这是前些年出现的一个特定的专用名词,而且常常同“问题”二字连在一起。 一位曾经受过待业青年们“围攻”的劳动局长说:“青年待业,不光青年们急,家长们愁,我们心里也不好受呀。为了能安排更多的待业青年就业,我们动了多少脑筋!这只要看看这几年的就业数字就知道了。但是,每年都有大批的青年从学校来到社会,远远超过了劳动部门的‘消化’能力,‘僧多粥少’,我们也难哪!” 待业青年问题——一个令人头痛的社会难题,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搞活方针的贯彻落实,正在逐步得到解决。在些地方,青年就业已不成其为问题,温州市就是这样的一个城市。 温州市人口密度极大,人均占道面积不过1.47平方米;而且工矿企业少,人员又接近饱和程度,与外地相比,是“僧”更多“粥”更少!市劳动局的同志告诉我们,他们之所以能解决就业的难题,靠的是待业青年们自谋职业,自找出路,自我消化! “靠的是青年们自谋出路……”这无疑就是一篇有意思的文章! 于是,我们在这个以“温州模式”遐迩闻名的,相当古老又相当年轻的城市,开始了一次带有很大随意性的采访。 第1个对象:陈其木,男。他向劳动局要回等了三年的就业申请,联合5名“同类项”于防空洞中办起电子器材厂…… 你们算找对人了,我确实待过业。别看我现在这么“红”(笔者注:中共党员、市政协委员、市劳动模范),企业这么好(笔者注:市区“十大明星工厂”之一,国家劳动人事部的部属厂,全国和全省“发展城镇集体经济,安置待业青年”先进集体),产品这么吃香(笔者注:50—100门电话总机自动切换无停电源机填补了我国电子工业若干空白,系列交流稳压器和系列晶体管电源达国内先进水平,以上产品被选送国际劳联展览,还有产品作为我国**颗地球同步卫星地控站供电设备),可我不会忘记,我的“出身”是“无业游民”。 我是1978年返城的,当时身无分文,连剃个头花三角钱都得红着脸向父母讨。向劳动局要工作,想不到一等就是一年。我急了,三天两头往劳动局跑,又问又催。劳动局办事员的回答是:耐心等待。结果整整干等了三年!三年,白白耗费的三年青春呀!我懊悔极了,一气之下,跑进劳动局要回在那儿躺了三年的就业申请报告,撕了! 撕了就业申请,就剩了一条“自找职业”的路。我根据自己自幼爱好无线电的特长,和几个同命运的“流浪汉”商量,准备创办一个电子器材厂。当我走进街道办事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主管劳动分配的一位主任时,她很爽快地答应说:“好吧!”可随即又加上一个条件:“你得给我多带几个街道待业青年!” 工厂办起来了,办在一个“暗无天日”、又潮又湿的防空洞里,还是租的。没有资金,我们大家凑;不够,只好连哄带“骗”地向朋友们借。我们没日没夜地苦干了一个月,搞出了**台产品——供电机。 围着自己的“头胎婴儿”,大伙都喜欢得合不拢嘴了。可是,当我把它背到成都、新疆、北京等地去推销时,都吃了“闭门羹”。结论是一样的:“机器不先进。” 我们没泄气。人家不是说我们的机器不先进吗?那我们就攻攻关,造先进的。整整三个月,大家伙不但没领一分工资,反而东凑西借又投入了几千元钱。终于,我们成功了! 后来的情况当然就不用我啰嗦了。由于我们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拼命开发新产品,才有了现在这么多深受用户欢迎的吃香产品,你们看,好多还是国防科委的定点产品呢。我们的企业呢?当然也是“鸟枪换炮”了。我们的经济效益每年都很显著,人均创税利2万元,是全国同行业的佼佼者。至于厂房嘛,不用说,早已由过去的防空洞变为现代化的大楼了! 回想这些,我可称得上不幸之中有大幸哪。后来我懂得的道理多了,知道国家安排青年就业,作了*大努力,但还是有困难。也亏得我当年没有再傻等下去。要是再等下去,岂不是自己断送了青春好年华! 第2个对象:王丛丛,女,“丛丛服装加工厂”主人。连她自己也没料到,象她这样的个体户,竟能在全市性的时装设计大奖赛中一举夺魁…… 说真的,我*怕你们同我:“为什么你小学毕业后不升中学,却当了裁缝?”这些年来,每当别人这样问我时,我的眼泪就会止不住啪啪往下掉。能不叫人心酸吗?一个十五岁的孩子,仅仅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小学毕业后就被取消了升中学的资格!十年动乱留在我心上的这道伤痕,真是太深了。 升学资格的失去,使我过早地成了一名“待业青年”。每天,看着伙伴们背起书包去上学,我就一个人暗自抹眼泪。妈妈见了,说:老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还是找个事做做吧。我听从劝告,让妈妈领着,到附近一位姓陈的裁缝师傅门上拜师学艺去了。学了一年,学成了,就在家中楼上偷偷干起“地下裁缝”来。 三中全会之后,政策放宽,我申报了执照,生意越来越好。温州人爱打扮,特别是女顾客,喜欢追求时装新式样。不是都说“穿在温州”了么?听说我做的服装样子新,好多人都老远地骑车找上门来,每天都有人来问:你看我的体型,适宜穿什么服装,给我设计一下好吗?更有那些即将出国的人,再三请求我替他们进行“特意设计”,碰到这种情况,我就千方百计找资料,想方案,为他们做适合在他们要去的国家穿的服装。这样做很麻烦,但我愿意,我从中领略到了一种乐趣。 我也有过自卑感。走亲访友时,很怕别人问我干什么工作。因为我过去老以为,当个个体户,其实同失业差不多。就拿去年报名参加温州市首届时装设计大奖赛的事来说吧,当时心里头就是这么想的。尽管我也硬着头皮送去了作品,但从来也没期望得什么奖。报社记者采访我来了,告诉我说:“你的‘忆江南’连衣裙获得了*佳设计奖!”我一惊:“真的?”这才相信,原来个体户也有自己应有的位置。今年,科技日报、经济生活报、温州日报、温州电视台都派记者来采访宣传了我。《服装世界》、《服装和纺织业》等刊物还将刊登我的设计作品。现在,再当人问我干什么工作时,我会很自豪地回答:服装个体户!

作者简介

张执任,浙江省温州市人。作家,文学编辑,出版人。曾供职于温州市文联,1980年始从事文学工作,创办《文学青年》杂志,并任《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特约编审和温州市文学创作研究室主任。著有《影视剧作七种》《遥望温州》等书。有多个作品得奖,其中表现温州改革开放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喂,菲亚特》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电视剧“飞天奖”。1994年“下海”到匈牙利经商,后创办出版社和《世界华人名人录》杂志。现为匈牙利华文作家协会主席、世界华文出版社社长和海外华文传媒协会名誉主席。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