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248343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00
- 出版时间:2019-12-01
- 条形码:9787502483432 ; 978-7-5024-8343-2
内容简介
《吸附分离技术去除水中重金属》介绍了水中重金属处理技术研究进展,采用吸附分离技术开展了水中铅、镉、铬和砷等重金属的去除研究;结合吸附材料的特性,开展了吸附等温线、吸附热力学、吸附动力学等相关内容的研究,并对不同吸附材料的吸附容量和吸附条件进行了对比。 《吸附分离技术去除水中重金属》可供化工、环保、印染、农药、材料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化学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等专业研究生参考。
目录
1 水中重金属污染概况
1.1 重金属
1.2 国内外的重金属污染
1.2.1 国内重金属污染
1.2.2 国外重金属污染
1.3 重金属危害
1.3.1 铬
1.3.2 镉
1.3.3 铅
1.3.4 镍
1.3.5 砷
1.3.6 汞
1.3.7 铜
1.4 水中重金属污染的处理方法
1.4.1 化学法
1.4.2 物理法
1.4.3 生物法
参考文献
2 吸附分离
2.1 吸附理论
2.1.1 吸附
2.1.2 吸附等温线
2.1.3 吸附热力学
2.1.4 吸附动力学
2.1.5 动态吸附及穿透曲线
2.2 吸附分离材料的分类
参考文献
3 水中铅的去除
3.1 水中铅离子的去除研究进展
3.2 玉米秸秆对铅离子的吸附特性
3.2.1 实验方法
3.2.2 玉米秸秆对Pb2+的吸附性能
3.3 D401-Fe复合树脂的制备及对铅离子的吸附特性
3.3.1 实验方法
3.3.2 D401-Fe对铅的吸附性能
3.3.3 小结
3.4 改性豆渣的制备及对铅的吸附性能
3.4.1 实验方法
3.4.2 改性豆腐渣对Pb2+的吸附性能
3.4.3 小结
3.5 环氧氯丙烷改性豆渣(CBD)的制备及对铅的吸附性能
3.5.1 实验方法
3.5.2 环氧氯丙烷改性豆渣对Pb2+的吸附性能
3.5.3 小结
3.6 沸石负载淀粉(ZLS)的制备及对Pb2+、Cu2+、Ni2+的吸附性能
3.6.1 实验方法
3.6.2 沸石负载淀粉对Pb2+的吸附性能
3.6.3 小结
3.7 不同吸附剂吸附铅的比较
参考文献
4 水中镉的去除
4.1 水中镉的去除研究进展
4.1.1 物理化学法除镉
4.1.2 生物法除镉
4.2 沸石负载纳米二氧化硅对Cd2+和Ni2+的吸附研究
4.2.1 实验方法
4.2.2 ZLS对Cd2+的吸附性能研究
4.2.3 沸石负载纳米二氧化硅对Ni2+的吸附性能研究
4.2.4 小结
4.3 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对镉的吸附特性
4.3.1 实验方法
4.3.2 改性活性炭制备条件的优化
4.3.3 改性活性炭对Cd2+吸附性能研究
4.4 纳米二氧化硅对镉的吸附特性
4.4.1 实验方法
4.4.2 纳米二氧化硅对镉的吸附性能
4.4.3 小结
4.5 不同吸附剂吸附镉的比较
参考文献
5 水中铬的去除
5.1 水中铬离子的去除研究进展
5.2 D201Fe复合树脂的制备及对铬的吸附特性
5.2.1 实验方法
5.2.2 D201Fe-1树脂的表征
5.2.3 D201Fe复合树脂对铬的吸附性能
5.3 柽柳茎对铬的吸附特性
5.3.1 铬初始浓度的影响
5.3.2 柽柳茎对Cr(Ⅵ)的吸附性能
5.4 不同吸附剂吸附铬的比较
参考文献
6 水中砷的去除
6.1 国内外的砷污染
6.1.1 国内的砷污染
6.1.2 国外的砷污染
6.2 水中砷的去除研究进展
6.2.1 物理化学法除砷
6.2.2 生物法除砷
6.3 D401-Zr复合树脂的制备及对砷的吸附特性
6.3.1 实验方法
6.3.2 D401-Zr的表征
6.3.3 D401固载前后树脂的除砷率对比
6.3.4 D401-Zr对砷的吸附性能
6.3.5 小结
6.4 D301-Fe复合树脂对砷的吸附特性
6.4.1 实验方法
6.4.2 D301-Fe对砷的吸附性能
6.4.3 小结
6.5 不同吸附剂吸附砷的比较
参考文献
1.1 重金属
1.2 国内外的重金属污染
1.2.1 国内重金属污染
1.2.2 国外重金属污染
1.3 重金属危害
1.3.1 铬
1.3.2 镉
1.3.3 铅
1.3.4 镍
1.3.5 砷
1.3.6 汞
1.3.7 铜
1.4 水中重金属污染的处理方法
1.4.1 化学法
1.4.2 物理法
1.4.3 生物法
参考文献
2 吸附分离
2.1 吸附理论
2.1.1 吸附
2.1.2 吸附等温线
2.1.3 吸附热力学
2.1.4 吸附动力学
2.1.5 动态吸附及穿透曲线
2.2 吸附分离材料的分类
参考文献
3 水中铅的去除
3.1 水中铅离子的去除研究进展
3.2 玉米秸秆对铅离子的吸附特性
3.2.1 实验方法
3.2.2 玉米秸秆对Pb2+的吸附性能
3.3 D401-Fe复合树脂的制备及对铅离子的吸附特性
3.3.1 实验方法
3.3.2 D401-Fe对铅的吸附性能
3.3.3 小结
3.4 改性豆渣的制备及对铅的吸附性能
3.4.1 实验方法
3.4.2 改性豆腐渣对Pb2+的吸附性能
3.4.3 小结
3.5 环氧氯丙烷改性豆渣(CBD)的制备及对铅的吸附性能
3.5.1 实验方法
3.5.2 环氧氯丙烷改性豆渣对Pb2+的吸附性能
3.5.3 小结
3.6 沸石负载淀粉(ZLS)的制备及对Pb2+、Cu2+、Ni2+的吸附性能
3.6.1 实验方法
3.6.2 沸石负载淀粉对Pb2+的吸附性能
3.6.3 小结
3.7 不同吸附剂吸附铅的比较
参考文献
4 水中镉的去除
4.1 水中镉的去除研究进展
4.1.1 物理化学法除镉
4.1.2 生物法除镉
4.2 沸石负载纳米二氧化硅对Cd2+和Ni2+的吸附研究
4.2.1 实验方法
4.2.2 ZLS对Cd2+的吸附性能研究
4.2.3 沸石负载纳米二氧化硅对Ni2+的吸附性能研究
4.2.4 小结
4.3 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对镉的吸附特性
4.3.1 实验方法
4.3.2 改性活性炭制备条件的优化
4.3.3 改性活性炭对Cd2+吸附性能研究
4.4 纳米二氧化硅对镉的吸附特性
4.4.1 实验方法
4.4.2 纳米二氧化硅对镉的吸附性能
4.4.3 小结
4.5 不同吸附剂吸附镉的比较
参考文献
5 水中铬的去除
5.1 水中铬离子的去除研究进展
5.2 D201Fe复合树脂的制备及对铬的吸附特性
5.2.1 实验方法
5.2.2 D201Fe-1树脂的表征
5.2.3 D201Fe复合树脂对铬的吸附性能
5.3 柽柳茎对铬的吸附特性
5.3.1 铬初始浓度的影响
5.3.2 柽柳茎对Cr(Ⅵ)的吸附性能
5.4 不同吸附剂吸附铬的比较
参考文献
6 水中砷的去除
6.1 国内外的砷污染
6.1.1 国内的砷污染
6.1.2 国外的砷污染
6.2 水中砷的去除研究进展
6.2.1 物理化学法除砷
6.2.2 生物法除砷
6.3 D401-Zr复合树脂的制备及对砷的吸附特性
6.3.1 实验方法
6.3.2 D401-Zr的表征
6.3.3 D401固载前后树脂的除砷率对比
6.3.4 D401-Zr对砷的吸附性能
6.3.5 小结
6.4 D301-Fe复合树脂对砷的吸附特性
6.4.1 实验方法
6.4.2 D301-Fe对砷的吸附性能
6.4.3 小结
6.5 不同吸附剂吸附砷的比较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贾冬梅,女,1978年1月出生,滨州学院化工与安全学院教授。2004年获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2013年获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博士学位。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电工基础
¥26.2¥38.0 -
信号与系统——使用MATLAB分析与实现(第2版)
¥42.5¥59.0 -
数字电子技术
¥36.8¥43.8 -
高压电工实用技能全书-双色印刷
¥51.0¥68.0 -
低压电工实用技能全书
¥51.0¥68.0 -
世界桥梁趣谈
¥11.2¥28.0 -
进步简史
¥11.7¥30.0 -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案例研究
¥94.7¥128.0 -
自然灾害情景态势推演规则与风险评估方法
¥49.1¥78.0 -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与实践
¥132.7¥168.0 -
矿山安全工程
¥51.3¥59.0 -
玩转四驱图解四驱汽车构造与越野驾驶
¥64.4¥99.0 -
食品添加剂(赵志峰)
¥34.2¥45.0 -
铅铋合金冷却反应堆技术
¥114.5¥159.0 -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及其创新应用研究
¥48.4¥88.0 -
核动力设备静密封技术
¥193.0¥268.0 -
东北环境史专题研究
¥62.4¥80.0 -
水环境监测与修复
¥35.8¥65.0 -
快速认识世界汽车标志与车名
¥37.4¥49.9 -
基于机器学习理论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
¥52.3¥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