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198318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6
  • 出版时间:2019-07-10
  • 条形码:9787501983186 ; 978-7-5019-8318-6

内容简介

包括基础理论和实际训练两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有机化学基础平台,烃(烷烃、单烯烃、炔烃、二烯烃、脂环烃、芳香烃),烃的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硫磷有机化合物),天然有机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对映异构和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质、脂类和萜类化合物),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常识、基本操作和有机化学应用实验。

目录

**部分 基础理论

模块一 基础平台

一、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四、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模块二 有机化合物的母体--烃

项目一 烷烃

一、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

二、烷烃的命名

三、烷烃的结构

四、烷烃的物理性质

五、烷烃的化学性质

六、烷烃的来源和用途

七、重要的烷烃

项目二 单烯烃

一、单烯烃的结构

二、单烯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

三、单烯烃的物理性质

四、单烯烃的化学性质

五、重要的单烯烃

项目三 炔烃

一、炔烃的结构

二、炔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

三、炔烃的物理性质

四、炔烃的化学性质

五、重要的炔烃--乙炔

项目四 二烯烃

一、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二、1,3-丁二烯的结构

三、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项目五 脂环烃

一、脂环烃的分类和命名

二、环烷烃的结构

三、脂环烃的物理性质

四、脂环烃的化学性质

五、重要的脂环烃化合物

项目六 芳香烃

一、芳香烃的分类

二、单环芳烃的结构

三、单环芳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

四、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

五、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

六、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定位规律

七、稠环芳烃

模块三 烃的衍生物

项目一 卤代烃

一、卤代烃的分类、同分异构和命名

二、卤代烃的结构

三、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四、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五、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

六、重要的卤代烃

项目二 醇、酚和醚

一、醇

二、酚

三、醚

项目三 醛、酮和醌

一、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

二、醛和酮的物理性质

三、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四、重要的醛和酮

五、醌

项目四 羧酸及其衍生物

一、羧酸的分类和命名

二、羧酸的物理性质

三、羧酸的化学性质

四、重要的羧酸

五、羧酸衍生物的命名

六、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七、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八、重要的羧酸衍生物

项目五 含氮、磷、硫的有机化合物

一、硝基化合物

二、胺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三、胺的物理性质

四、胺的化学性质

五、重要的胺

六、含磷有机化合物

七、含硫有机化合物

模块四 天然有机化合物

项目一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一、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二、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三、重要的杂环化合物

四、生物碱

项目二 对映异构和碳水化合物

一、物质的旋光性

二、对映异构现象和分子结构的关系

三、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四、含两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五、构型的标记--R、S命名规则

六、碳水化合物概述

七、单糖

八、双糖

九、多糖

项目三 氨基酸和蛋白质

一、氨基酸

二、蛋白质

项目四 油脂和萜类化合物

一、油脂

二、萜类化合物

第二部分 实操训练

项目一 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常识

一、开展有机化学实验的目的

二、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

三、实验室常见事故的预防和急救常识

四、有机实验常用仪器及装置

五、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

项目二 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加热和冷却

二、蒸馏

三、分馏

四、水蒸气蒸馏

五、熔点的测定

六、沸点的测定

七、升华

八、萃取

九、干燥

项目三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验证

一、烃的性质验证

二、卤代烃的性质验证

三、醇和酚的性质验证

四、醛和酮的性质验证

五、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验证

六、胺的性质验证

七、碳水化合物的性质验证

八、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性质验证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有机化学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的学科,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 一、有机化合物的发展简史 人类使用有机物的历史很长,世界上几个文明古国很早就掌握了酿酒、造醋和制饴糖的技术。据记载,中国古代曾制取到一些较纯的有机物质,如没食子酸(中药名称是”白药煎”,利用五倍子发酵水解,制出没食子酸结晶),16世纪后期,西欧制得了乙醚、硝酸乙酯、氯乙烷等。18世纪后期,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得到较快发展。瑞典化学家舍勒的工作在这一时期*为卓越,他提取到了纯净的草酸、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乳酸、尿酸等;他还通过皂化油脂和动物脂肪制取甘油。不过当时人们研究有机物的目的,不是为了知道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而是为了生活和医药上的需要。 ”有机”这历史性名词,可追塑至19世纪,1806年首次由贝采里乌斯提出。他把物质组成元素主要是氢、氧、氮作为有机化合物的特征,认为有机物是来自生物有机体的化合物,人工合成是不可能的。因为有机化合物虽然组成元素少、组成简单,但种类和性质的多样性是很难理解的。德国化学家格伦在他的《化学基础》一书中把有机化合物单独归为一章,他认为有机物只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是人工不能制造的。这种不确切的说法流行了几十年。有些化学家就把有机物与无机物截然分开,认为无机物遵守定组成定律,能得到纯制品,有机物是否遵守定组成定律,表示怀疑,所以19世纪初,在生物学和有机化学领域中便广泛流行起”生命力论”。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无意中用加热的方法使氰酸铵转化为尿素。氰酸铵是无机化合物,而尿素都有机化合物。维勒的实验结果给予”生命力”学说**次冲击。但这个重要发现并没有立即得到其他化学家的承认,因为氰酸铵尚未能用无机物制备出来,同时有人认为尿素只是动物的分泌物,介于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不能认为是真正的有机化合物。想用无机物人工合成复杂的真正的有机化合物,在原则上是不可能的。 1845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的是德国的化学家柯尔柏,他利用木炭、硫磺、氯及水为原料合成了醋酸,这是一个从单质出发实现的完全的有机合成。他把硫和活性炭加热制得二硫化碳,二硫化碳和氯气反应进而得到四氯化碳,四氯化碳通过红热的管子时,产生游离的氯和四氯乙烯,在光照下,与水反应得三氯醋酸还原后得到*终产物醋酸,其反应方程式可表示如下: C+ 2S → CS2 CS2 + 3Cl2 → CCl4 + S2Cl2 CCl2 = CCl2 + Cl2 → CCl3-CCl3 CCl3-CCl3 + 2H2O → CCl3COOH + 3HCl CCl3COOH + 2H2 → CH3COOH + 3HCl 此后,越来越多的有机化合物不断地在实验室中合成出来,其中,绝大部分是在与生物体内迥然不同的条件下合成出来的。”生命力”学说渐渐被抛弃了,”有机化学”这一名词却沿用至今。 人工合成有机物的发展,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在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但在它们的组成和性质方面确实存在着某些不同之处。从组成上讲,所有的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多数含氢,其次还含有氧、氮、卤素、硫、磷等,因此,化学家们将有机物定义为含碳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等除外。 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和生物的遗传现象,都涉及到有机化合物的转变。此外,许多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物质,例如石油、天然气、棉花、染料、化纤、天然和合成药物等,均属有机化合物。 ……………………

作者简介

张艳敏,女,副教授,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粮油储藏教研室主任,鲁东大学教育硕士学位。2003取得工程师资格,2010取得国家粮食局特有行业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为优秀的“双师型”教师。近三年发表论文5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