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449084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53页
  • 出版时间:2020-01-01
  • 条形码:9787544490849 ; 978-7-5444-9084-9

本书特色

系外行星的发现,革新了人类已有的世界观。原著作者是全球行星科学领域的开拓者,书中清晰阐述了行星科学前沿,系统梳理了相关知识的由来,理性展望行星科学的未来发展,还有科学家亲身沉浸其中的独特感悟。该书内容丰富、角度新颖,涉及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知识,是一部极为难得的跨学科科普专著,与地球生命起源和寻找外星生命等当前天文和行星科学前沿热点密切相关。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深度解读,是全球行星科学领域领军科学家的力作。得到中科院院士方成、欧阳自远、常进,和著名天文专家卞毓麟、薛随建等专家教授的倾情推荐。 泰晤士报、卫报、金融时报、自然、新科学家、选择、BBC聚焦等媒体、约翰·格里宾等,评价本书为教科书级的科普书。 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评价本书是比较行星学的发展和天文观测技术的进步共同培育出来的美丽璀璨花朵,她拓展了人类对生命起源、生命发现和生物演化的视野,是探寻地外生命的科学指路明灯。 译者郑永春博士是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国内*卡尔萨根奖得主。其专业背景和译文为本书增色不少。 本书为长三角阅读马拉松大赛*指定用书并入选北京市第二届“科普科幻与阅读大赛”推荐书单,已有数十个城市、上百所图书馆的上万名读者阅读过本书。

目录

**部分 简介旧谈:类地行星与生命 宜居带和液态水的重要性卡尔萨根与德雷克方程 行星宜居性的其他观点——《稀有的地球》和地球之母盖亚 第二部分 我们的宜居行星——地球 第二章 行星是如何形成的!重大进展 行星形成的传统理论 地球之水何处来 行星吸积和水的产生:新的模型 地球上的水可能来自彗星吗 模拟行星吸积的新进展 第三章 气候长期稳定 太阳演化理论 太阳质量减少了吗 电磁辐射和温室效应 行星的能量平衡 黯淡太阳悖论 可能的问题解决方案 碳酸盐 硅酸盐循环和大气二氧化碳的调控 二氧化碳对气候的反馈循环 第四章 地球气候史的更多波动 显生宙气候记录 前寒武纪气候 大气中氧气浓度增加的地质证据 氧气浓度升高的原因:蓝藻 甲烷,产甲烷菌,普适的生命进化树 太古宙甲烷温室 古元古代冰川 第五章 失控的冰期与雪球地球 米兰科维奇循环与新近冰期 冰反照率反馈与气候不稳定性 低纬度冰川消融的迹象 低纬度冰川的成因机制 雪球地球 第三部分 行星宜居性范围 第六章 失控的温室效应与金星大气演化 金星上的水 典型的失控温室效应 另一种失控温室模型 金星大气层的演化 第七章 地球的未来演化方向 高浓度二氧化碳大气和生命繁衍的适宜温度 太阳的未来演化与生物圈的年限寿命 用地球工程学应对太阳光度增加 第八章 火星气候之谜 火星地表液态水的证据 火星大气含有甲烷吗 火星古代的水流证据 火星上的谷何时形成 早期的火星温度有多高 火星早期温暖的成因 碳酸盐在哪里 第九章 地球是一颗稀有行星吗 行星的大小与磁场 臭氧和紫外辐射 氮的获取与氮气的重要性 板块构造很普遍吗 行星的撞击环境 月球对地球自转轴倾角的稳定作用 第十章 恒星周围的宜居带 历史上对宜居带的定义 太阳周围宜居带的现代模型 赫罗图和主序星 其他恒星周围的宜居带 关于早期型恒星周围行星的问题 关于晚期型恒星周围行星的问题 宜居带概念的进一步扩展 银河系中的宜居带 第四部分 如何找到另一个地球 第十一章 其他恒星周围行星的间接探测 巴纳德星 天体测量法 脉冲行星 多普勒效应 视向速度法 微引力透镜 第十二章 凌星法寻找系外行星 水星凌日与金星凌日 系外“热木星”凌星 宇宙凌星搜索器:CoRoT和开普勒空间望远镜 凌星时观测系外行星的大气层 二次凌星光谱法 鉴定M型恒星周围的类地行星 第十三章 对系外行星的直接观测 选择什么波段 红外干涉仪:TPF-I和达尔文任务 在可见光波段寻找系外行星:TPF-C任务 在可见光波段寻找系外行星的新设想:TPF-O任务 太阳系附近的目标恒星 第十四章 用光谱寻找生命 可见光/近红外波段:TPF-C或TPF-O 热红外波段:TPF-I或达尔文任务 在类地行星早期寻找生命 有可能假的生命信号 偏振测量:寻找波光粼粼的地表水 圣杯:同时探测氧气和还原性气体 第十五章 对更远未来的展望 NASA的发现生命任务 把太阳当作引力透镜 重提德雷克方程:搜寻外星智慧生命 后记 注释 太阳系外真的有“另一个地球”吗(代译后记)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这是对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深度解读,是全球行星科学领域领军科学家的力作。 ——方成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前副主席 本书全景展示人类探寻“第二个地球”的发展历程和各种方法,必将全方位拓展我们的宇宙观。 ——卞毓麟 著名科普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前副理事长 《寻找宜居行星》是“比较行星学”的发展和天文观测技术的进步共同培育出来的美丽璀璨花朵,她拓展了人类对生命起源、生命发现和生物演化的视野,是探寻地外生命的科学指路明灯。 ——欧阳自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 《寻找宜居行星》涉及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知识,与地球生命起源和寻找外星生命等天文学和行星科学前沿热点密切相关。该书内容丰富、角度新颖,既可以作为了解系外行星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公众和青少年的科普读物,有助于我们从宇宙视角,更好地认识地球和地球上的生命。 ——常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 人类来自哪里?去向何方?我们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吗? 人类的好奇心不仅驱动了天文学科的前沿探索:搜索宜居星球,探测生命迹象,同时带动地基和空间天文观测技术的协同发展。下一个10年,将进入空间6米级和地基30米级光学-红外望远镜并驾齐驱的时代,人类将实现对宜居星球及其大气成分的直接成像和光谱探测。新的科学发现必将层出不穷,异彩纷呈,极大丰富人类对宇宙中生命起源和演化多样化的认识。幸运的是,尽管起步较晚,但中国科学家正在快速追赶国际*水平。可以预见,在这一领域,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观测技术,都会有中国科学家的独特贡献。 ——薛随建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30米望远镜国际天文台执行理事、中方项目部经理 即使你对在宇宙中的其他地区发现智慧生命不感兴趣,《寻找宜居行星》仍然是一个关于我们的地球,甚至是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历史的易于理解的极好故事。 ——著名科普作家、天文学家 约翰·格里宾,《文学评论》 卡斯汀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作家,他能把十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清晰的片段,易于理解。本书作为该这种类型图书的*本,显 得十分独特,未来也将成为行星科学家和学生不可或缺的助手。 ——沙琳·布鲁索,艾德·阿斯特拉火箭公司 一次令人陶醉的阅读体验,这里有你需要了解的宜居世界的方方面面。 ——萨拉·西格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卡斯汀用循循善诱的方式,清楚地解释了相关主题。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不少新知识。我一定会把它推荐给我的同事和学生。 ——克里斯托弗·麦凯,美国NASA埃姆斯研究中心 这本书可读性强,指引我们去探索人类对太阳系也刚刚才了解的那些东西。 ——蒂姆·拉福德《卫报》 卡斯汀是NASA未来寻找太阳系外类地行星任务的重要规划者,对“生命起源、寻找生命、生物世界”的各种复杂因素有深刻理解。他写的这个主题深刻、准确而清晰,描绘望远镜观察到的事物与我们(已知的*生物圈)的清晰联系。《寻找宜居行星》,是人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到宇宙中的其他地区寻找生命的权威指南。 ——SEED杂志 这本书写得非常好,为读者理解天体生物学和搜寻地外生命提供了完美的介绍,也为专业研究人员提供了重要的*资料。特别吸引我的是,卡斯汀反驳了“只有地球存在生命”的假设,还讨论了对行星宜居性非常重要的几个特征。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周刊》 你关心地球气候的演化吗?你对人类会如何探测地外生命、哪怕只是单细胞生命感到好奇吗?这本书*会让你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自然》杂志 他令人信服地证明,地球的大卫星——月亮与地球的强磁场并非生命存在的先决条件,是与事实无关的论点。在书的第二部分,他详细介绍了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搜索,并展望未来。 ——《新科学家》杂志 这是一本“广受欢迎的教科书”,推测的成分少,科学事实的成分多,本书涵盖从其他恒星周围的宜居带,到如何找到其他类似地球的行星等全部主题。如果在这些相关主题的书中只能选一本的话,那只能是卡斯汀的这本书了。 ——英国广播公司《聚焦》杂志 《寻找宜居行星》是一本技术性强,可读性高的书,正如卡斯汀在中所展示的,在发现遥远恒星周围的行星方面,我们正在取得快速进展,目前已经发现的大约有500颗了。 ——《金融时报》 这本书对如何缩小“宜居行星” 搜寻范围的主题而言,是一本简明而深刻的科学说明书。卡斯汀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密切合作,是全球研究“宜居行星”的领军人物。书中,他调查了用于寻找宜居行星的*技术,描绘了科学家们正在寻找的生命信号,以及他对该领域的未来预测……全书深刻而有趣。 ——《宇宙》杂志 一本讨论让人沉醉话题的杰出著作。 ——《选择》杂志

作者简介

原作者:詹姆斯·卡斯汀 全球行星科学领域领军科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等重要组织的核心成员,致力于评估恒星周围宜居带。主要研究行星大气和气候演变,以及其他恒星周围的行星上是否可能存在生命。2005-2006年,担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委员会负责设计 “类地行星搜寻”太空望远镜专门委员会联合主席,希望寻找到类似地球的行星。2009-2011年,担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系外行星探索计划分析小组(ExoPAG)组长。2008年获得国际生命起源研究学会颁发的金质奖章,其关于火星的研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LexEN奖。201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院早期地球与生命科学奖史丹利·米勒奖章。 译者:郑永春 行星科学家、科普作家、科普中国形象大使、中国科协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学传播中心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香江学者联谊会理事长,卡尔萨根奖得主。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