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犯罪问题研究

网络犯罪问题研究

1星价 ¥33.3 (4.9折)
2星价¥33.3 定价¥6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60774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240页
  • 出版时间:2019-12-01
  • 条形码:9787521607741 ; 978-7-5216-0774-1

内容简介

本书是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成果,全书从网络犯罪的基本内涵、网络平台提供者的刑法规制、网络时代的刑法修正、网络诽谤犯罪的教义学分析、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防控、人工智能犯罪的刑法应对、网络诈骗犯罪的认定等七个方面对网络犯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目录

**章 网络犯罪的基本内涵 **节 犯罪学意义上的网络犯罪 ◎003 一、网络犯罪的基本演变 ◎003 二、网络犯罪与传统犯罪之间的关联 ◎013 第二节 刑法意义上的网络犯罪 ◎015 一、网络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015 二、网络犯罪的刑事违法性 ◎020 三、网络安全刑法规制之根本 ◎021 第三节 网络犯罪研究之意义 ◎024 一、网络犯罪与网络安全密不可分 ◎024 二、网络犯罪研究的国际层面意义 ◎030 三、网络犯罪研究的国内层面意义 ◎033 第二章 网络时代的《刑法》修正 **节 网络时代《刑法》修正的基本特征 ◎043 一、《刑法》历次修正以犯罪化为主 ◎043 二、《刑法》修正体现了轻缓化的趋势 ◎045 第二节 网络时代《刑法》修正的基本目标 ◎047 一、《刑法》修正的目标选择 ◎047 二、《刑法》修正目标的确定 ◎052 第三节 网络时代严密刑事法网的路径选择 ◎053 一、造法与释法的博弈 ◎053 二、释法优于造法 ◎054 三、对刑法功能泛化的省思 ◎062 四、由“立法中心主义”迈向“释法中心主义” ◎067 第三章 网络平台提供者的刑法规制 **节 刑法规制网络平台的根源 ◎076 一、快播公司是何种性质的网络平台提供者 ◎076 二、快播公司存在“传播”行为吗 ◎080 第二节 刑法规制网络平台之根据 ◎083 一、网络平台承担刑事责任的理论根据 ◎083 二、何种网络平台可以承担刑事责任 ◎085 第三节 刑法规制网络平台之根本 ◎087 一、刑法规制网络平台的教义学进路 ◎087 二、不作为应是网络平台承担刑事责任的教义学依据 ◎090 第四章 网络诽谤犯罪的教义学分析 **节 “诽谤信息转发500次入刑”面临的质疑与回应 ◎101 一、面临的质疑 ◎101 二、笔者的回应 ◎102 第二节 客观处罚条件的体系定位 ◎110 一、客观处罚条件体系定位的基本争议 ◎110 二、客观处罚条件的合理定位 ◎112 第五章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防控 **节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现状及其挑战 ◎119 一、网络恐怖主义的概念界定 ◎119 二、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表现形式 ◎124 三、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威胁挑战 ◎127 第二节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防控现状及其缺陷 ◎133 一、我国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防控对策 ◎133 二、当前举措应对网络恐怖主义犯罪之不足 ◎139 第三节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网络恐怖主义犯罪治理 ◎144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与网络恐怖主义 ◎144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网络恐怖主义治理路径 ◎148 第六章 网络诈骗犯罪的认定 **节 网络诈骗犯罪的基本状况 ◎161 一、网络诈骗犯罪的现状及特征 ◎161 二、网络诈骗犯罪的规制现状 ◎164 第二节 网络诈骗犯罪的司法认定 ◎168 一、刑法意义上的网络诈骗行为 ◎168 二、网络诈骗犯罪的具体认定 ◎171 第七章 人工智能犯罪的刑法应对 **节 人工智能犯罪的现状 ◎184 一、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 ◎184 二、人工智能的犯罪风险 ◎187 第二节 人工智能犯罪对刑法基本理论的冲击 ◎190 一、人工智能能否成为刑事责任主体存在争议 ◎191 二、人工智能犯罪刑事责任的承担成为问题 ◎195 三、人工智能犯罪对其他基本理论的冲击 ◎199 第三节 人工智能犯罪的刑法规制 ◎203 一、人工智能犯罪的基本类型 ◎204 二、“工具利用型”犯罪:利用者或使用者承担刑事责任 ◎210 三、“技术缺陷型”犯罪:设计者与制造者承担刑事责任 ◎218 四、“人工智能自主型”犯罪:人工智能承担刑事责任 ◎224 参考文献 ◎229 后 记 ◎239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齐文远,1956年出生,内蒙古赤峰人。法学博士、刑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法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刑法研究所、山东大学刑事司法与刑事政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河南大学兼职教授。 杨柳,湖南湘潭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刑法学系,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刑法学、犯罪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