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311215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05
- 出版时间:2019-12-12
- 条形码:9787553112152 ; 978-7-5531-1215-2
内容简介
自宋代“四书”学确立以来,儒家经学发展的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从过去的以《五经》为主演变为以《四书》为主。这一经典系统的更易,不仅意味着思想和义理层面的变化,而且带来了基于经典系统和政教秩序的转变。
目录
弁言
守先待后:“四书”系统下的儒家经学与政教秩序学术
研讨会综述
《四书》文本义理诠释
孔子思想的哲学解读
——以《论语》为文本
君子之察言、观色、辨行
——基于《四书》的考察
正之的工夫:《论语·为政》前八章读解
《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诸说疏释
四书学形成、流变及其哲学意蕴
从批评到赞扬:简论“参也鲁”诠释意向的改变
《论语》诠释与朱子理学体系的建立
朱子对孟子性善论的“哥白尼倒转”
坤道:女性伦理在工夫过程中的形成
——朱熹女性伦理导论
理学生死论辩中的性、形与气
——以朱熹对张载“水冰”比喻的批评为中心
明李元阳本《论语注疏解经》析论
从“以知解独”到“以自解独”
——论阳明学派慎独工夫转向及其哲学意义
论戴震对朱熹的传承与礼敬
内外之道哲学的省思
——徐复观《大学》“诚意”章诠释评析
域外四书学研究
探析近现代日本作为方法的《论语》研究
——从武内义雄、和过哲郎到白川静
论德川儒者中井履轩对儒家祭礼功能的探求
创新的孔子与唤起式教化
——《通过孔子而思》中的孔孑形象
四书学影响下的经学与政教
道德的现代视域与“五常”新解
朱熹《家礼》四书学理念探究
元代科考程式“兼用古注疏”考论
从《大学》论《诗经》
——刘玉汝《诗缵绪》研究
从经筵讲章到科举读本
——以张居正辑《四书直解》的刊行和文本变动为例
康有为的《中庸注》与孔教
守先待后:“四书”系统下的儒家经学与政教秩序学术
研讨会综述
《四书》文本义理诠释
孔子思想的哲学解读
——以《论语》为文本
君子之察言、观色、辨行
——基于《四书》的考察
正之的工夫:《论语·为政》前八章读解
《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诸说疏释
四书学形成、流变及其哲学意蕴
从批评到赞扬:简论“参也鲁”诠释意向的改变
《论语》诠释与朱子理学体系的建立
朱子对孟子性善论的“哥白尼倒转”
坤道:女性伦理在工夫过程中的形成
——朱熹女性伦理导论
理学生死论辩中的性、形与气
——以朱熹对张载“水冰”比喻的批评为中心
明李元阳本《论语注疏解经》析论
从“以知解独”到“以自解独”
——论阳明学派慎独工夫转向及其哲学意义
论戴震对朱熹的传承与礼敬
内外之道哲学的省思
——徐复观《大学》“诚意”章诠释评析
域外四书学研究
探析近现代日本作为方法的《论语》研究
——从武内义雄、和过哲郎到白川静
论德川儒者中井履轩对儒家祭礼功能的探求
创新的孔子与唤起式教化
——《通过孔子而思》中的孔孑形象
四书学影响下的经学与政教
道德的现代视域与“五常”新解
朱熹《家礼》四书学理念探究
元代科考程式“兼用古注疏”考论
从《大学》论《诗经》
——刘玉汝《诗缵绪》研究
从经筵讲章到科举读本
——以张居正辑《四书直解》的刊行和文本变动为例
康有为的《中庸注》与孔教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周春健,男,1973年生,山东阳信人。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四书学、诗经学、文献学研究。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著有《元代四书学研究》、《经史之间》、《诗经讲义稿》等。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3¥20.0 -
《老子》注评
¥3.9¥11.0 -
冯友兰的伦理思想
¥20.6¥49.0 -
理想国
¥22.0¥45.8 -
脑海中的声音:自我对话的历史与科学
¥17.1¥49.0 -
小窗幽记
¥5.7¥19.0 -
道家哲学研究-(附录三种)
¥4.9¥18.0 -
谈修养
¥6.0¥20.0 -
论语讲座
¥6.2¥23.0 -
谈美
¥5.0¥10.0 -
中国禅宗
¥9.9¥26.0 -
艺术美学讲演录
¥9.6¥32.0 -
和颜爱语
¥9.9¥29.8 -
宽容:人类的解放
¥12.7¥39.8 -
宋代理学三书随劄
¥19.9¥32.0 -
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二卷
¥13.2¥49.0 -
一种人生观
¥23.0¥42.0 -
孔子的智慧-精装典藏新善本
¥16.8¥28.0 -
哲学的边界:关于我在生活世界的讨论
¥18.9¥49.8 -
昨日书林:道教史
¥1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