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与对策研究—以黄石市为例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与对策研究—以黄石市为例

1星价 ¥28.6 (5.5折)
2星价¥28.6 定价¥5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14220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18页
  • 出版时间:2020-04-01
  • 条形码:9787511142207 ; 978-7-5111-4220-7

本书特色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与对策研究:以黄石市为例》共11章。□□章主要介绍了指导黄石市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总体战略和实施路径。第2章系统梳理了黄石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基础,分析预测了未来一段时期黄石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所面临的历史机遇和主要挑战。第3章从筑牢黄石市生态安全格局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强化空间管理的框架体系,以及完善空间管控措施的方案。第4章结合对黄石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分析和趋势判断,制定了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监管能力等任务措施。第5章基于黄石市经济和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拓展服务业功能、提升绿色发展、发展高效生态城郊型农业、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任务。第6章分析针对构建黄石市生态生活体系,提出了增绿提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生态城区、全面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美丽乡村、倡导生态文明行为、带领绿色生活方式等重点任务。第7章提出了建立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环境执法监督机制、环境经济政策、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领域的政策措施建议。第8章提出了培育特色文化、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建设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提升城市文化魅力的措施。第9章创新性地提出了率先推进沿江保护示范区、大冶湖生态新区、铁山绿色矿业示范区、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等四大示范区建设的行动方案。□□0章提出了以优先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逐步补齐创建短板为思路的工程项目。□□1章在明确各级政府部门职责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责任分工、狠抓组织落实,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强化实施保障两个方面的任务要求。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与对策研究:以黄石市为例》共11章。□□章主要介绍了指导黄石市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总体战略和实施路径。第2章系统梳理了黄石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基础,分析预测了未来一段时期黄石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所面临的历史机遇和主要挑战。第3章从筑牢黄石市生态安全格局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强化空间管理的框架体系,以及完善空间管控措施的方案。第4章结合对黄石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分析和趋势判断,制定了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监管能力等任务措施。第5章基于黄石市经济和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拓展服务业功能、提升绿色发展、发展高效生态城郊型农业、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任务。第6章分析针对构建黄石市生态生活体系,提出了增绿提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生态城区、全面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美丽乡村、倡导生态文明行为、带领绿色生活方式等重点任务。第7章提出了建立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环境执法监督机制、环境经济政策、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领域的政策措施建议。第8章提出了培育特色文化、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建设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提升城市文化魅力的措施。第9章创新性地提出了率先推进沿江保护示范区、大冶湖生态新区、铁山绿色矿业示范区、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等四大示范区建设的行动方案。□□0章提出了以优先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逐步补齐创建短板为思路的工程项目。□□1章在明确各级政府部门职责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责任分工、狠抓组织落实,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强化实施保障两个方面的任务要求。

内容简介

黄石市作为以资源开发利用为依托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生态足迹模型可定量反映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和影响程度。本书在介绍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对黄石市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计算和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导致生态赤字的原因,*后结合黄石市具体情况,提出了促进黄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目录

□□章 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战略研究
1.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
1.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1.3 黄石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战略研究总体思路
1.4 创建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5 创建目标与指标

第2章 黄石市生态文明建设基础与机遇
2.1 黄石市区域现状概况
2.2 制约因素
2.3 未来形势预测
2.4 建设机遇
2.5 主要差距

第3章 生态空间布局研究
3.1 现状评估
3.2 突出问题
3.3 创建目标
3.4 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国土空间开发布局
3.5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保护重要生态空间
3.6 统筹优化城乡发展布局,优化生产生活空间

第4章 生态环境体系研究
4.1 现状评估
4.2 突出问题
4.3 承载力分析
4.4 创建目标
4.5 打好三大战役,改善环境质量
4.6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4.7 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4.8 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提高监管能力

第5章 生态经济体系研究
5.1 现状评估
5.2 突出问题
5.3 创建目标
5.4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工业产业结构
5.5 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5.6 拓展服务业功能,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5.7 发展高效生态城郊型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5.8 优化能源结构,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5.9 重点工程及效益分析
……

第6章 生态生活体系研究
第7章 生态制度体系研究
第8章 生态文化体系研究
第9章 典型示范区建设方案研究
□□0章 重点工程设计与资金概况研究
□□1章 创建支撑体系建设研究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