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传统价值观及其现代转换(上下卷)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传统价值观及其现代转换(上下卷)

1星价 ¥163.5 (7.5折)
2星价¥163.5 定价¥21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15952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872
  • 出版时间:2020-04-01
  • 条形码:9787520159524 ; 978-7-5201-5952-4

本书特色

本书着眼于优秀传统价值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需要和中国价值观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需要,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及其现代转换作了系统的研究。传统价值观是中国传统社会不同时期和不同范围存在过或流行过的各种价值观中,那些得到中华民族普遍认同或普遍信奉的基本内容及其意蕴。它是以中国农耕文明为现实基础,以“道”和“德”为观念前提,以“仁爱”为核心内容,以“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为根本精神,以宗法制和礼制为基本保障,以“圣人”和“大同”为*目标的价值观念体系。本书将传统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十种主要思想、十种主导观念、十种基本精神和十种民族特色。本书提出要将优秀传统价值观融入核心价值观。

内容简介

本书着眼于很好传统价值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需要和中国价值观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需要,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及其现代转换作了系统的研究。传统价值观是中国传统社会不同时期和不同范围存在过或流行过的各种价值观中,那些得到中华民族普遍认同或普遍信奉的基本内容及其意蕴。它是以中国农耕文明为现实基础,以“道”和“德”为观念前提,以“仁爱”为核心内容,以“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为根本精神,以宗法制和礼制为基本保障,以“圣人”和“大同”为很高目标的价值观念体系。本书将传统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十种主要思想、十种观念、十种基本精神和十种民族特色。本书提出要将很好传统价值观融入核心价值观。

目录

上卷
引言 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国价值观
  一 现代转换肇始于鸦片战争
  二 艰难的探索
  三 走向伟大复兴
**章 传统价值观的界定及其形成演进
  一 传统价值观的界定
  二 传统价值观的人性根基
  三 传统价值观的现实化
  四 传统价值观的孕育与形成
  五 传统价值观的演进与衰退
第二章 传统价值观的主要思想
  一 “道”“性”“诚”
  二 “君子”与“圣人”
  三 “仁义礼智信”
  四 “中庸之道”
  五 “忠恕之道”
  六 “内圣外王之道”
  七 “王道”与“仁政”
  八 “五伦”与“三纲五常”
  九 “其命维新”
  十 “大同”与“小康”
第三章 传统价值观的主导观念
  一 “阴阳五行”
  二 “天人合一”
  三 “自求多福”
  四 “修身为本”
  五 “转识成智”
  六 “仁者爱人”
  七 “义以为上”
  八 “隆礼由礼”
  九 “忠孝两全”
  十 “和而不同”
  十一 “民惟邦本”
第四章 传统价值观的基本精神
  一 “尊道贵德”
  二 “自强不息”
  三 “厚德载物”
  四 “成性成人”
  五 “知行合一”
  六 “从容中道”
  七 “推己及物”
  八 “见义勇为”
  九 “为政以德”
  十 “以教祗德”
  十一 “协和万邦” 下卷
第五章 传统价值观的实践体现
  一 安土与尚农相一致
  二 个人与整体相融合
  三 君子与大同相贯通
  四 宗法与王权相补充
  五 民本与官贵相反衬
  六 孝亲与忠君相衔接
  七 人德礼法治相协同
  八 经常与权变相辩证
  九 教化与修身相促进
第六章 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换
  一 传统价值观现代转换的历史际遇
  二 从革命价值观到核心价值观的发展
  三 现代价值观对传统价值观的弘扬
  四 现代价值观对传统价值观的更新
  五 传统价值观现代转换面临的任务
第七章 当代价值观的构建
  一 构建和完善中的当代价值观
  二 传统价值观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三 当代价值观理论基础的构建
  四 核心价值观的法制化
  五 核心价值观的政策化
  六 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化
  七 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与道义性社会认同
结语 让优秀传统价值观融入当代价值观
  一 融入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二 优秀传统价值观资源的检视
  三 融入之路径策划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江畅,1957年8月出生,湖北浠水人,哲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际价值哲学学会(ISVI)前会长,中国伦理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化建设与评价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文化建设蓝皮书》、《文化发展论丛》、《道德?价值?文化丛书》主编。已出版专著译著32部,发表论文280余篇。4项成果获湖北省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2项成果获教育部优秀成果二、三等奖,1部著作入选人民出版社2016年十大优秀学术著作(排名第二),入选《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16年版)》中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2个学科重要转载来源作者名录,2项成果获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成果奖和首届罗国杰伦理学教育基金优秀学术著作奖二等奖。先后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一项国家课社科基金项目被国家社科规划办鉴定为优秀。现为中共中央宣传部2015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大课题“弘扬核心价值观与继承传统文化研究”、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伦理研究”首席专家。长期从事伦理学、价值论和西方哲学研究,为我国西方价值理论和观念研究作出了开拓性贡献,所提出和阐述的现代幸福主义伦理学被认为是国内有代表性的伦理学体系之一,近年来致力于文化发展研究,对当代中国价值观和价值文化作了较系统的阐释,其学术思想产生了较大影响。代表性著作有:《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1995、2005)、《幸福与和谐》(2005、2016)、《德性论》(2011)、《西方德性思想史》(4卷,2016)、《论价值观与价值文化》(2014)、《论当代中国价值观》(2016)、《论中国价值文化发展》(2017)。江畅,1957年8月出生,湖北浠水人,哲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际价值哲学学会(ISVI)前会长,中国伦理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化建设与评价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文化建设蓝皮书》、《文化发展论丛》、《道德?价值?文化丛书》主编。已出版专著译著32部,发表论文280余篇。4项成果获湖北省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2项成果获教育部优秀成果二、三等奖,1部著作入选人民出版社2016年十大优秀学术著作(排名第二),入选《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16年版)》中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2个学科重要转载来源作者名录,2项成果获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成果奖和首届罗国杰伦理学教育基金优秀学术著作奖二等奖。先后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一项国家课社科基金项目被国家社科规划办鉴定为优秀。现为中共中央宣传部2015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大课题“弘扬核心价值观与继承传统文化研究”、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伦理研究”首席专家。长期从事伦理学、价值论和西方哲学研究,为我国西方价值理论和观念研究作出了开拓性贡献,所提出和阐述的现代幸福主义伦理学被认为是国内有代表性的伦理学体系之一,近年来致力于文化发展研究,对当代中国价值观和价值文化作了较系统的阐释,其学术思想产生了较大影响。代表性著作有:《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1995、2005)、《幸福与和谐》(2005、2016)、《德性论》(2011)、《西方德性思想史》(4卷,2016)、《论价值观与价值文化》(2014)、《论当代中国价值观》(2016)、《论中国价值文化发展》(2017)。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