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秧歌戏与乡村女性

秧歌戏与乡村女性

1星价 ¥44.2 (6.5折)
2星价¥44.2 定价¥6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214242181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234页
  • 出版时间:2020-04-01
  • 条形码:9787214242181 ; 978-7-214-24218-1

本书特色

不同于一般的戏剧本位研究,本丛书把戏曲与地方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把研究重点聚焦在“历史”与“文化”上,通过对各剧种所处地域的历史分析,突出阐述了各剧种鲜明的地域特色,特别是其反映出的风土人情、审美意趣,并进一步揭示了这些剧种独具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以及它们在所流传地区业已成为地方名片的积极作用。同时还兼顾学术与通俗、研究与普及、历史与现状,形式上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对保护和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秧歌戏产生的起源, 以及秧歌戏与生活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女性之间息息相关的联系。该书从中原的风土人情入手, 讲述了秧歌戏与当地女性、历史、民俗、人文等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描述了秧歌戏的发展历程, 以及秧歌戏在中原大地的流播过程。

目录

目录

前言秧歌小戏·书写女性与女性抒写

**章小戏厚土——秧歌戏的民俗环境

**节古源新声:近代乡村与秧歌戏的形成

第二节众生之母:秧歌戏背后的民间信仰与女性神崇拜

第三节家门内外:秧歌戏题材及其来源

第二章粉墨“乾坤”——秧歌戏的性别扮演艺术

**节两极想象:秧歌戏女性脚色行当

第二节九番歌哭:秧歌戏旦脚的唱腔特色

第三节乾坤转寰:戏班演员的性别变迁

第三章“栓老婆桩”——秧歌戏内外的乡村女性

**节戏里日常:秧歌戏内外的家庭制度与女性生活

第二节戏里人心:秧歌戏内外的情感世界与女性观念

第三节戏随境迁:“戏改”与传统剧目中的女性形象演变

第四章别样花容——同域文艺与同题戏曲剧目中的女性表达

**节花开数朵:歌谣、鼓书、“瞎子戏”与秧歌戏的对照

第二节奇女入乡:传奇女性形象的剧种间对照

附:剧种间关联与对照的两个案例余论乡村小戏的“现实主义”与戏剧现代性

附录定州秧歌艺人与观众访谈录(2007—2017)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纵观这套丛书的策划立意和编撰体例,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套创意新颖、视角独特的丛书,其研究重点在于戏曲艺术和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上,而非对于剧种本身的本位研究。这将有利于挖掘戏曲艺术根植于地域文化的基础和缘由,对深化戏曲艺术改革和推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主编在选取剧种的时候也颇费心思,采取大剧种和小剧种、濒危剧种与大众剧种相结合的方式,这对保护和开发戏曲文化艺术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也使整个书系显得更加合理。我们期待江苏人民出版社以此为开始,一辑一辑地出版下去,形成一个涵盖我国所有剧种的书系。

作者简介

江棘,女,江苏南京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梅兰芳纪念馆项目研究员、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越剧艺术研究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戏剧、近现代戏剧史论和民间戏剧文化。出版专著有《穿过“巨龙之眼”:跨文化对话中的戏曲艺术(1919-1937)》。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清华大学学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与批评》《戏剧》《戏剧艺术》《戏曲艺术》《戏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曾获第四、第五届王国维戏曲论文奖,清华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奖,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昆曲研究2012年度十佳推荐论文,2017民间文艺研究论丛年选佳作等奖项,被聘任为《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编辑专家组成员。主持、参与国家与教育部课题多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