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的后发优势研究:重点以广西区为例

包邮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的后发优势研究:重点以广西区为例

¥40.6 (6.2折) ?
1星价 ¥40.6
2星价¥40.6 定价¥6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06644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240页
  • 出版时间:2019-12-01
  • 条形码:9787513066440 ; 978-7-5130-6644-0

内容简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均提出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并上升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包括广西在内的民族地区多位于边疆,族群众多,文化多元,但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包括法治建设水平相对落后,故更需大力加强依法治理,带动地区的全面发展。这需要我们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尤其是各地的优势和劣势,深入思考如何促进民族地区依法治理,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研究即响应近五年来中央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号召,重点探讨民族地区法治建设有哪些后发优势,以及怎样加以实现,并针对“法治广西”建设加以具体分析。

目录

引言 **章 关于后发优势的一般理论 **节 后发优势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第二节 法学界关于后发优势的研究 第二章 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节 民族地区法治建设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基本依托 第二节 民族地区法治建设是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的内驱动力 第三节 民族地区法治建设是民族地区安定团结的制度保障骝 第四节 民族地区法治建设是民族地区迈入现代文明的快速通道 第五节 民族地区法治建设是我国东中西部均衡发展的联结纽带 第三章 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的后发优势 **节 本土资源丰富 第二节 预留空间广阔 第三节 政策与制度优势 第四节 外溢效应优势 第五节 借鉴移植优势 第六节 二次创新(创造转换)优势 第四章 民族地区法治建设后发优势的利用与转化 **节 充分利用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建立科学的地方立法体系 第二节 因地制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在民族地区的建立 第三节 善用民族地区优势资源,建立地方法治共同体 第四节 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借鉴发达地区经验 第五节 发挥民族民间法的积极作用,在民族地区推进特色化法治建设 第五章 民族地区法治建设后发劣势的客观存在与规避 **节 民族地区法治建设后发劣势的表现 第二节 民族地区法治建设后发劣势的规避 第六章 法治广西建设的后发优势挖掘和劣势应对 **节 法治广西建设后发优势的挖掘 第二节 法治广西建设后发劣势的应对 第七章 广西部分地方法治建设中后发资源的利用经验分析 **节 凭祥市:清障通关,边贸地区法治新样板 第二节 都安瑶族自治县:先进示范,带出一流法治队伍 第三节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用足特色文化,法治后来居上 第四节 龙胜各族自治县:“三治”结合,凝聚各族信念 第五节 象州县:人民调解促和谐,法治行动安民心 第六节 金秀瑶族自治县:依靠民间智慧,建设法治“瑶都” 第七节 扶绥县:党政模范共治,壮乡展现法治新风尚 第八章 贵州法治建设中后发资源的利用经验分析 附录 附录1 关于民族地区法治建设后发优势调查问卷的分析报告 附录2 关于民族地区法治建设后发优势的调查问卷 附录3 关于民族地区法治建设后发优势的调查问卷数据图表 附录4 恭城瑶族自治县民族习惯法使用情况调查 附录5 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关系调查问卷(恭城瑶族自治县村民用) 附录6 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关系调查问卷(工作人员用)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宗波,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广西地方法治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获得广西高校卓越学者、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计划资助对象、广西首批“十百千知识产权人才”、广西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等多个人才称号;兼任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广西区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广西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专家顾问、广西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等多个学术和社会职务。研究领域:知识产权法、环境法、地方法治与地方立法。 段海风,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广西法学教育研究会秘书长。法学博士,主要关注领域为地方法治建设与评估、法律方法、知识产权等。先后公开发表论文近三十篇,参与编写著作四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多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