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东北流亡文学总论

东北流亡文学总论

1星价 ¥22.4 (5.6折)
2星价¥22.4 定价¥4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135699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150页
  • 出版时间:2020-05-01
  • 条形码:9787531356998 ; 978-7-5313-5699-8

本书特色

张福贵主编的《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是中国首部全面系统整理中国现代时期东北流亡文学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图书,分为研究卷、史料卷、作品卷,共36册。丛书翔实而清晰地呈现了东北流亡文学的面貌和脉络,客观而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当代东北流亡文学研究的*前沿、*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丛书通过流亡文学作品、史料及研究成果,使读者具体而形象地了解和感知那一特殊历史时期下广大民众尤其是底层民众的生命图景。

内容简介

  白长青的《东北流亡文学总论》是张福贵主编的《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研究卷中的一部。《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是中国首部全面系统整理中国现代时期东北流亡文学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图书,分为研究卷、史料卷、作品卷,共36册。《东北流亡文学总论》分为十五章,包括《他们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历史的回顾与沉思》《令人战栗的艺术之魂》《路兮漫远》《萧红:永恒的忧伤的微笑》《萧军:奴隶们的抗争》等内容。全书围绕东北流亡作家的经历及其创作从整体上分析了这一群体的共性,也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他们的个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以专节的形式对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罗烽、白朗、骆宾基、马加等人的作品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研究,思想深刻,见解独到,是一部质量较高的学术著作。

目录

第 一 章 他们诞生在这片土地上

第 二 章 历史的回顾与沉思

第 三 章 令人战栗的艺术之魂

第 四 章 路兮漫远

第 五 章 萧红:永恒的忧伤的微笑

第 六 章 萧军:奴隶们的抗争

第 七 章 端木蕻良:科尔沁草原的狂飙

第 八 章 舒群:失去了祖国的人们的心

第 九 章 罗烽与白朗:比翼齐飞的鸿雁

第 十 章 骆宾基:北望园里锁不住的春天

第十一章 马加:辽河湾的庄稼起身了

第十二章 李辉英:清丽质朴的思乡曲

第十三章 穆木天与高兰:人们永记着他们的歌

第十四章 塞克:抗战戏剧的先驱

第十五章 其他东北作家

附录:东北沦陷时期作家名录


展开全部

节选

文学,是时代母亲的儿子。 任何文学现象,都不能是无缘无故地产生的,它总是和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总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存在的。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祖国东北角涌现了一批年轻作家,后人将他们冠以“东北流亡作家”之名称。它的诞生,既是当时东北社会与历史发展的自然结果,也是由于它适应了当时那种特定的环境,包括当时东北独特的地理、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与文化。在这个大环境下,东北作家演出了一幕幕丰富多彩、凝重雄浑的历史活剧,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璀璨绚丽的历史文化遗产。 社会生活的千变万化,人民命运的坎坷忧患,民族生存的奋争与未来……在东北历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忧患年代里,历史赋予文学以丰富而深邃的内涵。这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时代,一个独特的大环境啊! 这个环境首先是由五四运动促成的。 回顾“五四”初潮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先行的知识阶层率先喊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封建文化的根基在动摇,新文学在建立。在这种开拓与奠基性的文化进军中,已经蕴含了挽救国家、恢复民族尊严的政治激情。这是东北新文学到来的前奏。 当时,全国各地以白话文形式创作的新诗、新小说,以及文学新人、新的文学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东北也不例外,新文学首先在奉天(今沈阳)兴起,之后由南而北逐渐延展。较著名的有白杨社、启明学会、东光社、春潮社、蓓蕾社、寒光剧社、灿星社。整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东北新文学十分活跃、“五四”的现实主义文学精神在东北扎根并逐步发展的阶段。 当时,东北的一些报刊也成了新文学的热心传播者。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奉天的《新民晚报》《平民日报》《盛京时报》,大连的《泰东日报》,都热心扶持了一些新文学作品,转载鲁迅、叶圣陶、郭沫若、闻一多、胡适、王统照、徐志摩等人的新作,对文学新人的成长和新文学在东北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茅盾在评价这时期的文学活动时说:“这一活动的主体是青年学生以及职业界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的团体和刊物也许产生以后旋又消灭了……然而他们对于新文学的发展的意义却是很大的。这几年的杂乱而且也好像有点浪费的团体活动和小型刊物的出版,就好比是尼罗河的大泛滥,跟着来的是大群有希望的青年作家。”(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 这预言是注定要实现的。 在东北,这预期中*早的一批青年作家果然出现了。我们可以举出王卓然、朱焕阶、罗慕华、王莲友等人的名字。他们大都生活在小资产阶级的圈子里,文学还幼稚,作品的主题也常常是追求个性解放和婚姻自主,反对传统的封建道德。这是“五四”思想解放运动在文学上**阶段的作品的共同特点。关于这一点,鲁迅曾准确地分析说:“在现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中,*容易出现的,是反叛的小资产阶级的反抗的,或暴露的作品。”(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 …………

作者简介

白长青,男,生于1946年,满族,辽宁新民人。文学硕士。现任辽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7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后到哈尔滨伟建机器厂当工人。1973年调至沈阳市机电工业研究设计院任技术员,1979年考入辽宁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1982年毕业后到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曾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等职。著有评论集《走出沉思》、文学评论专著《通向作家之路——马加的创作生涯》,译著《易象图说破译》,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资料·马加专集》《东北现代文学论文集》,参与撰写《东北现代文学史》《东北现代文学大系》《东北现代文学史论》等。其中《东北现代文学大系》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东北现代文学史论》获辽宁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通向作家之路——马加的创作生涯》获首届中国解放区文艺学会优秀专著一等奖,《东北现代文学史》获辽宁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