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47847428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60
- 出版时间:2020-01-01
- 条形码:9787547847428 ; 978-7-5478-4742-8
本书特色
中医药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积淀、融合、蕴含、体现着中华传统的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从中医药切入,可以*直接、*简捷、*通畅地进入中华文明之门。中华传统哲学思想,包括三才、变易、中和、意象等,在中国的社会学、政治学、天文学、地理学乃至兵学、农学、医药学、建筑学、星相学、堪舆学之中,都是一以贯之的,这是中华文化的灵魂。“中国传统哲学视域下的中医学理”丛书以中华传统经典哲学思想为着力点,从三才、变易、中和、意象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中华传统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的联系、渗透与影响,阐述中华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医药中的临床应用,对中医药文化的哲学基础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分析。
本书是“中国传统哲学视域下的中医学理”丛书中的一本,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变易思想概论、变易思想的起源和发展、变易思想与中医学的关系探讨、变易思想对医家的重要影响、结语。“变易之学”,为全面研究自然与社会是否发生变化,以及如何发展变化的学问。本书通过分析和探讨《周易》变易思想对于中医学的影响,对医易会通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内容简介
" 中医药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积淀、融合、蕴含、体现着中华传统的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从中医药切入,可以很直接、很简捷、很通畅地进入中华文明之门。中华传统哲学思想,包括三才、变易、中和、意象等,在中国的社会学、政治学、天文学、地理学乃至兵学、农学、医药学、建筑学、星相学、堪舆学之中,都是一以贯之的,这是中华文化的灵魂。“中国传统哲学视域下的中医学理”丛书以中华传统经典哲学思想为着力点,从三才、变易、中和、意象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中华传统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的联系、渗透与影响,阐述中华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医药中的临床应用,对中医药文化的哲学基础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分析。 本书是“中国传统哲学视域下的中医学理”丛书中的一本,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变易思想概论、变易思想的起源和发展、变易思想与中医学的关系探讨、变易思想对医家的重要影响、结语。“变易之学”,为全面研究自然与社会是否发生变化,以及如何发展变化的学问。本书通过分析和探讨《周易》变易思想对于中医学的影响,对医易会通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目录
**节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变易思想发生的基础002
第二节恒动相续,生生不息,变易乃天地大道004
第三节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变易的内在根据006
第四节穷则变通,复归周行,变易以天道为律008 第二章变易思想的起源和发展013
**节“变易”的文字学渊源014
一、 “易”之文字解014
二、 “变”之文字解015
第二节变易思想的哲学源流016
一、 “唯变所适”——《周易》变易思想016
二、 先秦诸子对变易思想的阐述031
三、 后世对变易思想的演绎与发挥038 第三章变易思想与中医学051
**节中医学中的“易简”052
一、 变易求和,“和”思想的基本内涵052
二、 中医学的变易求和055
第二节中医的“不易”之理062
第三节中医学中的变易072
一、 变易思想与中医生命观072
二、 变易思想与中医疾病观079
三、 变易思想与中医辨证090
四、 变易思想与中医养生091 第四章变易思想对临床和医家思想的重要影响096
**节张仲景098
一、 《伤寒杂病论》体现变易思想098
二、 三阴三阳与六爻变动100
三、 平脉辨证101
四、 《伤寒论》开阖枢与阴阳出入102
五、 六经欲解时与阴阳消长104
第二节刘完素107
一、 人体阴阳变化与天地五运六气相应108
二、 刘完素以六气为病之本108
三、 刘完素之“亢害承制”109
四、 诊病、治病合于五运六气变化之理110
五、 养生顺应天时,趋利避害111
第三节朱丹溪111
一、 周敦颐“太极之理”与朱丹溪相火论112
二、 程颐“阳常盈,阴常亏”与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理论113
三、 张载“太虚即气”与朱丹溪的阴升阳降115
第四节张景岳116
一、 “变易”与张景岳阴阳学说的“常”与“变”117
二、 太极图说与张景岳的命门学说118
三、 八卦相荡与张景岳的“二纲六变”123
第五节黄元御125
一、 “一气周流”的基本内涵 126
二、 “一气周流”阴阳升降的模式127
三、 “一气周流”理论与变易思想128 结语131
**节“气一元论”背景下的变易观是中医的灵魂132
一、 “万物之生,皆禀元气”之“气一元论”的基本含义132
二、 “气一元论”恒动观是中医生命观的基础132
三、 “气一元论”整体观奠定了中医天人相应的系统理论134
第二节“唯变所适”促进中医学术的创新发展138
一、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医理论创新是学术发展的
内在要求138
二、 “唯变所适”,返本开新,促进中医学术体系的创新139
作者简介
尚力,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各家学说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各家学说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各家学说,以及文化哲学与中医学术发展的相关性研究。主持及参与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子课题负责人)、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项目课题研究,主持或主要参与研究课题14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11篇。曾获上海市中医药科技奖三等奖,上海市中医药科技奖成果推广奖。
张苇航,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医经典的教学和文献研究工作,参编专著4部,校点中医古籍3部,发表论文10余篇,同时兼任《中医药文化》杂志编委。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在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任访问学者。
-
中国针灸学概要(精装)
¥6.5¥19.0 -
黄帝内经鉴赏辞典(文通版)
¥15.5¥28.0 -
舌诊图谱:观舌知健康
¥11.9¥39.8 -
小儿推拿秘旨
¥5.5¥9.0 -
内外伤辨惑论-局方发挥
¥2.5¥5.0 -
直到最后一课 生与死的学习
¥36.3¥59.0 -
中医诊断全书
¥28.1¥59.0 -
本草纲目
¥38.8¥76.0 -
外科急救常识图解
¥1.7¥4.0 -
中医入门必背歌诀
¥13.3¥38.0 -
伤寒论 注解伤寒论-杏林传习十三经
¥15.4¥32.0 -
临床常用百药精解-国医精粹口袋书系
¥18.6¥32.0 -
(一八三五-一九三五)-博济医院百年
¥17.5¥70.0 -
神农本草经 本草三家合注
¥27.8¥58.0 -
千金方
¥14.1¥32.0 -
脉因证治
¥6.5¥13.0 -
中医入门
¥7.5¥10.0 -
医方集解
¥13.9¥29.0 -
黄帝内经素问
¥22.5¥30.0 -
格致余论
¥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