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和人家的故事

永和人家的故事

1星价 ¥21.1 (4.3折)
2星价¥20.6 定价¥4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20967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0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521209679 ; 978-7-5212-0967-9

本书特色

中国新闻报告文学金奖、“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公安部金盾文学奖获得者李迪**纪实文学作品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日子——为了幸福,奋斗!

内容简介

作者五去永和,走遍了这个只有一条马路的小县城,收获了许许多多的故事,精选了三十三位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展现了当地红红火火的脱贫攻坚战。这三十三个故事凝聚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槐花饼、大红枣、剪纸、豆皮、粉条、驴肉……很有烟火气的词语背后,是很有力量的生活意志,这群善良的人们,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用勤劳的双手,走出了自己的康庄大道。?

目录

美好的日子刚刚开始(代序) 加天山001

我是你的腿003

蹚过没有桥的河014

五子登山023

爹,你在山上看着我028

日子不能停下来036

哪里有花,哪里安家042

婚礼进行曲049

芳梅过上了好日子057

朋友来了有野菜066

一篇没开始的采访076

鸡蛋上的笑脸084

老李修车094

爱红103

问世间情为何物113

快递姐冯琴119

大个儿卖粉条129

人生如剪纸136

唱道情的刘老汉141

跟山水154

一枝梅162

大胡子早点铺168

心中那一片绿林如海175

武平学艺184

桑壁的花190

遇见马毅杰196

刘三点豆腐211

没有退路215

翻山越岭一老白222

刘爷说过事229

海云养驴238

三皇里的传说245

老木匠唱秧歌251

永和夜话263

后记

听迪老讲永和人家的故事 马毅杰281

美文附录

学习黄河 加天山300

春天槐花儿开,秋天枣儿红 李培禹304

白云端的永和梯田 剑钧309

赴一场相约醉了的行程 华静313

花儿坡上遇见开在岁月里的槐花 华静319

到永和看黄河 沈俊峰323

静水流深 冻凤秋326


展开全部

节选

我是你的腿 这道石坎儿,他不止一次踩过。 可是,这回,他忘了。前两天刚下过雪,石坎儿上还留着残渣。 他一脚踩上去,鞋底一滑,整个人就掉下了山崖,像一棵被砍倒的树。 那一年,他三十二岁。 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我来到上罢骨村,走进他家的小院。坐在轮椅上的他,迎着我,一脸笑。那样阳光,那样灿烂,像见到久别的老友。 他向我讲起自己的故事,难忘的岁月如水流淌—— 李老师,我叫刘书祥,名字是我父亲给起的。他没念过书,指望我念,说念了书往后日子才幸福吉祥。可是,他得了肺癌,做完手术就不能下地了。妈一个人拉扯四个孩子,我是老大。一家人吃了上顿愁下顿,哪儿还能念书?我念完小学三年就没念了,跟妈一起支撑这个家。我敢说,跟我同龄的孩子根本没有受过我那个罪。每天早上五点就起来,赶着牛去耕地。耕到太阳当头,羊还在圈里等着。牵回牛,又放羊,肚子饿得咕咕叫。五六月,麦子熟了,大中午的还在太阳地里割麦子,热得穿不住衣服。胳膊让麦子剐掉一层皮,上面扎的全是血眼儿。身上淌的不是汗,全是水。天天都有活儿,干不完。种庄稼,收庄稼,放牛,放羊。我还是个孩子啊,整天累得往哪儿一靠就睡着了。那时候,羊不值钱,一只卖二十多块,挣不了几个钱。去县城赶个集,油盐酱醋买买,一只羊就没了。妈说光靠养羊不行,还得喂猪,卖猪崽儿。母猪下了崽儿,我就骑上车去卖,一回带四只,一去五六十里。能卖就卖,卖不了又带回来。猪崽儿也卖不出钱,一只也就二十来块。有时候少点儿也卖,家里等钱用。 唉,虱子多了不怕咬,苦日子过惯了就不知苦。 我在磨难中长大,像一棵旱天的玉米。 后来,我结了婚。媳妇家跟我家在一个大队,我俩小时候常在一块儿玩。两家大人是熟人,找了个媒人一说就成了。这媒人还是我家的亲戚。永和是十家九亲,说起来都是亲戚。我父亲跟她说,你给我问一下他家那个闺女,给我家书祥行不?我老丈人听媒人一说,就点了头,行,那孩子老实,又肯吃苦。我俩的婚事就这么定了。窑洞刷刷弄弄,自己家做几件衣服,再找木匠打两样家具,啥家电也没有,一千多块就办了。哪儿像现在!我十九岁上结的婚,一晃三十多年了!婚后有了三个孩子,都是闺女。大的上了初中,二的小学快毕业,三闺女念到了二年级。想起父亲给我起的名字,我念不成书了,就指望孩子念。念好了,往后的日子就幸福吉祥。 可是,就在这时候,我出事了。 那天,我在放牛的路上掉下了深沟,摔坏了腿。一个活蹦乱跳的人,被大夫判了刑,说神经摔坏了,治不了,回家躺着去吧。就这样,我瘫痪了,躺在了炕上。想到后半辈子就要这样躺着过,吃喝拉撒都在炕上,我死的心都有。 与其这样活着,人不人,鬼不鬼,还不如死了。 我一心想死。 我决定去死。 就在我准备死的时候,忽然听到了一声喊—— 爸爸,我回来啦! 这是三闺女的声音。 刚上二年级的她,每天放学回来,离家老远就这样喊,爸爸,我回来啦! 她知道我一个人躺在炕上可怜。 她知道我一个人躺在炕上难过。 人还没进家,远远地就喊起来,爸爸,我回来啦! 在这样的时候,在我要准备死的时候,忽然听到了她的呼喊,忽然听到了她叫爸爸,我的眼泪一下子冲出来! 我泪流满面。 我哭出了声。 我不能死!如果我死了,闺女回来还管谁叫爸爸? 为了闺女,为了她喊爸爸,我要活下去! 我瘫痪在炕上,一躺就是一年多。媳妇不弃不离,整天伺候我不说,还要种地、放牛、放羊,脸上的汗就没干过。大女儿心疼她,就退了学,回家洗衣服做饭,照顾两个妹妹。 眼看孩子念不成书了,又走了我的老路,我心里针扎似的,再也躺不住了。我既然要活,就要活出个人样儿!整天躺着跟死人有啥区别?虽然两腿不能动,可身上没问题,两个胳膊架起拐,也能挪腾。不行!我要下地,我要干点儿啥,要想办法挣钱,分担她娘儿俩的苦。 我思来想去,决定买个旧三轮摩托收破烂儿,收完拉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废铁、废纸片、小孩用剩的书本,卖了都能挣钱。我的想法遭到娘儿俩的强烈反对,说你就两只手管用,我们不放心。家里有我们吃的,就有你吃的。一个馍馍掰开了,让你先吃! 娘儿俩越这样说,我越铁了心。背着她们让朋友帮买了一辆带斗的旧摩托。车到家了,娘儿俩傻眼了,说啥也拧不过我。 就这样,我开始了收破烂儿的营生。 首先跑收购站,打听各种破烂儿的收购价,都问清楚了,记在一张纸上,就开起摩托上路了。 事非经过不知难。我两手把着车把,身子下面是空的,要是没人扶,坐上去就很难下来。一坐就是一天。出门前不敢喝水,害怕半道上厕所。大夏天的骑在摩托上,穿再少也是热得不行。车上有个凉篷,是铁皮做的,薄薄的一层,早被太阳晒透了,能烙饼了。我坐在里头汗淌得没够,又不能喝水,那罪真不是人受的。我到老乡家门口,就出声吆喝。以前没吆喝过,全是逼出来的:有破烂儿的我买!有破烂儿的我买!人家出门一看,哎哟嗬,是个瘸子!我嘴上大爷大妈地叫,说我不方便下车,你家要有破烂儿,麻烦拿出来,我啥都收!人家就把破烂儿拿出来。我又说,我给你秤,你自己称,你说多少斤就多少斤! 哎哟嗬,人家就乐了,说头回遇见你这样收破烂儿的,让我自己称。 我说,你自己称不会缺斤少两,对不?我就把秤递给人家。 人家称完了,说多少多少斤。 我说,得嘞,谢谢啦,麻烦你帮我放车斗里。说完,我掏出那张写着收购价的纸,大爷大妈,你们看,收购站一斤塑料瓶子给一块,我给你们九毛,一斤挣你们一毛,行不? 人家又乐了,说没见过你这么实诚的,挣一毛还告诉我们。瞅你苦的,这钱该你挣。得啦,你给八毛吧! 谢谢大爷大妈啦,谁家过日子都不易,我说九毛就九毛,快拿着! 货款两清了,人家还要留我喝口水。我连声说不渴,就往下一家去了。说不渴是瞎话。哪儿敢喝啊?不敢! 来到下一家,又吆喝。吆喝几声,没人出来,就接着往前走。不是家家都有破烂儿,就是有破烂儿也不多,几个瓶子、几张纸片儿。应声出门的多是老人。老人里头,又以老太太居多。 这不,门一开,出来一个老太太—— 大妈,你家有破烂儿吗? 嗨,就俩瓶子,懒得跑废品站了,没腿! 她说没腿,指的是没工夫。 我说,大妈,你往后也别跑了,我天天上门来收。我是你的腿! 听我这样说,她看了我的腿一眼。 一看,愣了。脸上不是滋味儿。 得啦,这俩瓶子你先拿走吧,赶明儿多了一块儿算! 谢谢啦,大妈,我给你记上! 我的生意就这样一笔一笔地做了起来。 其实,我成交的**笔,还不是走村串户,而是跑工地。我以前放牛的时候,看见工地上的工人把水泥从袋子里倒出来,又把袋子捋好,一摞一摞地捆成捆。我问捆它干啥,工人说卖钱呀,有人来收。我说干吗不自己去卖呀,他们说要跑十几里,也没车!我当时是放牛放得无聊,随便一问,也没走心,想不到自己走上这条路了。我来到工地,拿出那张写着收购价的纸,跟工人们说,你们看,废品站一捆给十块,我给你们五块,一捆挣你们五块,行不?工人们说,哎哟喂,你连底价都透了,以前我们都是卖六块的!我说好吧,六块就六块,麻烦你们帮我抬上车。他们这才发现我的腿不好,说五块就五块吧,你不易!我说谢谢了!他们帮我把水泥袋抬进车斗,又用绳子勒好。我来回跑了好几趟。掐指头一算,挣了八十块!

作者简介

李迪,北京人。当过知青当过兵。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先后写作出版《野蜂出没的山谷》《枪从背后打来》《丹东看守所的故事》《警官王快乐》《宣传队》《凌晨探案》《004号水井房》《听李迪讲中国警察的故事》《加油站的故事》等中长篇小说、报告文学三十余部。多部作品拍摄成电影、电视剧,荣获国家多项文学奖及中国新闻报告文学金奖、“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公安部金盾文学奖。写于八十年代的代表作:《傍晚敲门的女人》,相继在俄国、法国、韩国出版,开创了中国推理小说走向世界之先河。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