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国资本市场:探索与实践

大国资本市场:探索与实践

1星价 ¥68.6 (7.8折)
2星价¥68.6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81360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42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521813609 ; 978-7-5218-1360-9

本书特色

★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发展的动力之源.其本身也有独特的成长规律.对这种规律的把握不仅能帮助投资者看清市场方向,更能预知政策变化.刘平安博士的文章包含着对这种规律高屋建瓴的总结和细致入微的思考。书中的文章主要聚焦在“新三板”这个中国资本市场的“试验出”和“先行者”,其掷地有声的思考,不仅在为创新产业争取源头活水.也在为游戏规则的制定建言献策。刘平安博士本身也义无反顾地投身市场当中,与市场共同成长,每每读其文、不仅能体会理沦的坚实厚重,也能感受市场的刀光剑影,特此推荐。 ——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网新三板、区块链首席专家 郭兴华 ★刘平安博士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参与者和呐喊者,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具备深刻的理论水平、难能可贵的是,其建言献策不仅着眼于当下,更关乎市场长远的发展。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年来关于资本市场各类问题的真知灼见.对于市场研究人员具有很强的借鉴参考价值。 ——中国证券报记者 胡雨 ★热爱秋田者,必从春天的一粒播种做起;遥至千里者,也必从脚下的一跨跬步走起。刘平安博士便在新三板市场中这般提早布局、立足当下又眺望远方。他既是一位深耕新三板投资的实操者,又是一位以理性与建设性见长的思考者,因此关于新三板制度建设和市场优化的建言,监管方面也多有回应及采纳。通过集结刘平安博士近年来对于新三板市场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重忆新三板市场改革的演进脉络,更可以对未来发展趋向的划定带来启发。 ——证券时报记者 王小伟

内容简介

作者结合二十多年来的资本市场探索与实践,就金融本质是什么、新三板制度的建构与创新、新三板市场的改革与发展、新三板的流动性在哪里、新三板的投资之道、科创板的实践与解读进行深入透彻的解析,为准确把握大国资本市场的战略定位、正确展望大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有力推动大国资本市场的长足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目录


金融的本质
金融的本质就是为实体经济服务
金融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是实现供给侧结构优化的
必由之路


新三板的生命力:理论框架与研究视角
新三板市场的颠覆式创新
坚持市场化方向 发挥新三板颠覆式创新作用


新三板市场化制度的构建与创新
非券商机构成为新三板做市商的利弊
集体诉讼制度应在新三板试行
新三板推出“转板”制度需满足三大条件
重新审视新三板定位
新三板新政引导创新层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新三板推出摘牌制度势在必行
夯实新三板基础性制度安排
新三板继续夯实基础性制度安排


新三板的改革与发展
新三板历史性大发展:机遇与挑战
新三板终将守得云开见月明
坚持市场化方向 纾解新三板两大矛盾
砥砺前行创新发展
新三板进入追求市场质量化阶段
新三板:成就、问题与方向
新三板改革循序渐进 两条主线继续完善推进
新三板进入提质发展新阶段
新三板,打破瓶颈靠什么?
凤凰涅槃中的新三板
——“N+H”模式深入解读
革故鼎新 继往开来
差异化制度供给促新三板高质量发展
新三板深化改革将中国资本市场带入联通与
效率时代


提高新三板的流动性
新三板的流动性会大幅度提高吗
新三板流动性难题如何解
新三板分层迈开了解决流动性难题的**步
“转板”成流动性困境突破口
标本兼治提高新三板流动性


新三板的投资策略
新三板的投资价值与风险
新三板的投资主体及基本策略
三大基本策略教你投资新三板


科创板的探索与实践
构建中国创新型资本市场的良性生态系统
中国科技创新和资本市场改革深化的强大引擎
——全面解读科创板
科创板的市场化生态有益于新三板发展
准确把握科创板首批三家过会企业的关键核心技术
中国科创资本市场:探索与实践

展开全部

节选

  记者:十九大报告站位高远、主题鲜明、思想深邃,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报告提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您如何看待金融和实体经济两者之间的关系?  刘平安: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我们只有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了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才能够真正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才能够紧紧抓住金融改革的根本目标,以及选择合适的金融市场改革路径。金融的本质就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离开这一本质来谈金融,金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现代市场经济就是金融经济。市场经济中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和技术等,进入市场都是以货币进行计价和交易的。如果没有货币和金融的出现和发展,我们可能还处在“物物”交换的原始社会,而不是信用高度发达的现代金融经济社会。货币和金融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另外,金融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也会反过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为货币除了基本的计价和交易功能外,其定价功能以及产业资源的整合功能大大地促进了经济效率的提升。经济的发展是各种生产要素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组合以不断创造生产力的过程。货币、金融、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高效率的组合和交易。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市场经济离不开金融、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但货币和金融这并不能代替生产力发展的各种生产要素本身,包括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和技术等资源要素。如果我们把整个经济当成是人的身体的话,那么金融市场和金融系统就好比是人身上的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对人的身体固然重要,但并不能代替人的身体本身。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金融和实体的关系。  记者:未来金融改革发展的方向是回归本源、强化监管。您认为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刘平安: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未来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回归本源,即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但同时要强化监管,以免金融“脱实向虚”。  目前中国金融市场由于体制和机制等问题,市场效率不高是不争的事实,主要表现在:一是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间接融资体系的比例过高,直接融资体系比例过低。不管是从宏观层面上看,还是从微观层面上看,经济金融的杠杆率很高,经济面临系统性金融风险;二是由于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导致金融市场对创新经济不能提供很好的金融支持,支持经济结构转型的金融市场基础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产业资源的并购重组并不能通过金融市场有效进行。为此,今后整个金融发展改革的方向就是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支持创新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强大金融市场体系。但在发展和创新金融市场的同时,也要强化金融监管,把金融市场规制放在市场建设的首位,打击各种金融违法违规行为,防止金融自由化过度,以避免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生。平衡好发展和监管这一对矛盾。不能只要发展,不要监管。也不能只要监管,从而阻碍发展。把握好这个原则就是要把法律和制度建设放在市场建设的首位。  ……

作者简介

北京金长川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中国新三板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中国金融信息网专栏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著名金融资本实战专家。 在人民日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金融时报、金融世界等国内主流财经媒体发表科创板、新三板等资本市场财经评论,具有独立见解。2015年著有《创新企业腾飞之翼——新三板掘金之道》,2016年主编《中国新三板发展报告(2016)》,2017年主编《中国新三板创新与发展报告(2017)》蓝皮书,2018年主编《中国新三板创新与发展报告(2018)》蓝皮书。 刘平安博士现为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特聘教授,为MBA、EMBA、总裁班和资本运作班讲授资本市场、资本运作和私募股权投融资(PE)课程。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硕士专业(MBA)和金融硕士专业特聘导师。刘平安博士曾在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大鹏证券、联想控股等知名企业从事资本运作实务,曾为两家创新型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具有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 刘平安博士创立的北京金长川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是专业的风险投资管理机构,主要投资领域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芯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