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习得性无助(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

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习得性无助(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

1星价 ¥37.7 (6.5折)
2星价¥37.7 定价¥5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8167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0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300281674 ; 978-7-300-28167-4

本书特色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精神感冒,影响着我们所有人的生活。” 塞利格曼如是写道。但导致抑郁、焦虑和失败的痛苦情绪不会“凭空出现”。相反,正如塞利格曼论证的那样,这些普遍的精神障碍往往源于个体习得、强化与合理化的一种无助感。
这本经典之作结合实验与案例,揭示了悲观、屈服、童年挫折、决策恐惧、动机丧失乃至猝死背后的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在书中有理有据地证明了抑郁的成人和儿童均可以“忘却”自身的无助,在一定程度上重获人生的控制权。

内容简介

本书为塞利格曼学术思想的奠基性著作,或者说成名作。塞利格曼在学习-控制的范式下将来自许多不同领域的文献进行了很好的整合,其结果令人赞叹。书中呈现了一个很好具有创造性的习得性无助理论,并阐述了抑郁、焦虑、童年失败、心理治疗、正常发展、课堂行为、贫困、制度化等多种现象的控制结构的潜在重要性,集中体现了作者作为一名心理学家的生命关怀使命。

目录

**章 概述

抑郁

金牌女孩

焦虑与不可预测性

童年挫折

心因性猝死

第二章 可控性

自主反应

反应独立与反应关联

第三章 实验研究

无助削弱触发反应的动机

无助破坏学习能力

无助引发情绪障碍

第四章 理论:治疗与免疫

理论陈述

防治

无助的限度

替代学说

无助的生理研究

第五章 抑郁

抑郁的类型

抑郁的习得性无助模型

总结

第六章 焦虑与不可预测性

不可预测性的定义

焦虑与安全信号假说

不可预测性与监测恐惧情绪

胃溃疡

对可预测性的偏好

可预测性与可控性的关系

系统脱敏与不可控性

结论

第七章 情感发展与教育

发展之舞

母爱剥夺

童年期、青少年期的可预测性与可控性

第八章 死亡

动物无助致死

人类无助致死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展开全部

节选

再序 习得性无助包含三个相互关联的要素:首先是一个重要结果不受控制的环境;其次是放弃反应;*后是形成相应的认知,即预期所有自主行动都无法左右结果。本书剖析了*早发现习得性无助的人类和动物实验,介绍了无助理论及其四种实际应用,即人类的抑郁、焦虑、儿童发展和猝死,*终推导出克服无助的方法。 本书首次出版时,我以为那是一个终点,起码也算暂告一段落。但我想错了,那是一个开端。自其面世, 17年以来,针对个人控制领域的研究增长了 10倍之多。我在这篇再序中,列出了部分在我看来较为突出的新发现。 首先,我将概述社会科学的研究趋势,厘清本书的研究背景。然后,我将介绍无助理论的一个重大变化。我会从抑郁、成就和生理健康三方面总结无助和“解释风格”(explanatory style)的新研究。*后,我将展望一下个人控制心理学下一个17年的发展。 社会科学的研究趋势 近几十年来,我们对人类行为做出的合理解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5年前,我还是个心理学系研究生时,人类的行为只被看作环境的产物。当时*流行的一种解释是,人的行为要么受内驱力“推动”,要么受外部事件“拉动”。虽然对内在推力和外在拉力的具体释义,每种理论略有分歧,但大体上主流理论全都支持这一观点。弗洛伊德学派认为未解决的童
年冲突驱动着成年后的行为。斯金纳一派认为,行为只有得到外部强化,才会重复发生。动物行为学家认为行为源自我们基因中的固定行为模式。而以克拉克·赫尔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则认为,我们的行动是为了降低内驱力,满足生理需求。 自 1965年起,以前大行其道的行为解释迎来转变,环境对行为的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弱。四种不同的研究思路*终殊途同归,纷纷抛弃外力,将自我导向作为解释人类行为的首要途径。 ■ 1959年,诺姆 ·乔姆斯基对斯金纳的代表作《言语行为》进行了猛烈批判。乔姆斯基辩称,一般性的人类行为,尤其是语言,绝不是靠强化过去的语言习惯而产生的。他认为,生成性是语言的根本特点:哪怕是以前从未讲过或听过的句子(譬如,“你腿上有只紫色的希拉毒蜥”),人们也能立刻理解。
■ 杰出的瑞士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成功地说服了全世界(美国*后才心悦诚服),我们可以科学地研究儿童的心智发展。
■ 1967年,以乌尔里克 ·奈瑟尔和乔治·米勒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开始令那些摆脱了行为主义教条的年轻实验心理学家神往。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智活动是可以测量的,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的信息加工模型,研究人类的心智活动。
■ 行为心理学家发现驱力和需求不足以全面解释动物和人类的行为,他们开始引入认知(即思维)来解释复杂行为。本书首次出版时就介绍并总结了这一趋势。 因此,及至 20世纪 70年代末,主流的心理学理论已将关注的重心从环境的影响力,转移至个体的期望、偏好、选择、控制和无助。

作者简介

马丁·塞利格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会(APA)前主席(1998),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积极心理学中心主任,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父。2002年出版的《普通心理学评论》(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将其列为20世纪伟大的100位心理学家之一。,除了积极心理学,他还是心理复原力、习得性无助、抑郁、乐观和悲观研究领域的权威。 塞利格曼的作品曾在《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读者文摘》《今日美国》以及许多其他热门报刊的头版上都有报道,并被翻译成超过45种语言,如中译本中的《教出乐观的孩子》《持续的幸福》《真实的幸福》等,这些书都已成为国内的超级畅销书。他还在许多电视和广播节目中担任心理科学及其实践的发言人,开设有教育、暴力、幸福和心理治疗等广泛主题的专栏,并经常在全球范围内向教育工作者、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专业人员以及公众发表演讲。 塞利格曼获得过众多重量级荣誉,包括APA心理学杰出终身贡献奖(APA高奖,2017)、唐奖心理学终身成就奖(2014)、APA杰出科学贡献奖(2006)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