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山金融论丛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与监管/泰山金融论丛

包邮泰山金融论丛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与监管/泰山金融论丛

¥44.7 (8.0折) ?
1星价 ¥44.7
2星价¥44.7 定价¥5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81422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9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521814224 ; 978-7-5218-1422-4

内容简介

目前,有关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研究主要基于时间维度(银行体系顺周期性)和空间维度(银行体系中系统性风险的分布)两个层面,2008年金融危机为研究系统性风险传染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参照样本。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ystemically Important Finan Institutions,SIFIs)在系统性风险生成传染以及危机转化升级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尤为明显,因此,对SIFIs的监管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后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任务。2008年金融危机后,靠前货币基金组织(IMF)、靠前清算银行(BIS)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BCBS)、金融稳定委员会(FSB)以及欧美有关国家先后对原有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缺陷提出改革方案,内容主要包括制定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评估方法、明确系统性风险传染度量标准以及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进行宏观审慎监管等。系统重要性银行(Systemically Important Banks,SIBs)是银行业内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不可否认的是,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系统性风险防范及监管问题的研究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靠前银行体系改革发展及风险管理具有自身独特性。借鉴靠前相关经验,切合自身实际需求,研究开发靠前系统重要性银行(Domestic Systemically Important Banks,D-SIBs)系统性风险度量工具,并构建适用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以加强对靠前系统重要性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监管,既是本文的立论依据,同时也构成本文后续研究的逻辑主线。 关于靠前银行体系改革、银行风险及监管问题的研究,相关文献可谓汗牛充栋,已有研究角度不同,分析思路及方法各异。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分析靠前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与宏观风险传染监管问题,力图通过本文的研究,为靠前系统重要性银行风险传染问题及政府制定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提供相应理论支持并给出政策建议。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逻辑关系
1.4 研究创新性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2章 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2.1 《巴塞尔协议Ⅲ》
2.2 金融系统性风险
2.3 金融系统性风险传导机制
2.4 金融系统性风险度量

第3章 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分析
3.1 金融机构“大而不倒”问题
3.2 国内商业银行运行现状分析
3.3 系统重要性银行理论分析
3.4 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

第4章 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风险度量
4.1 系统性风险度量模型
4.2 系统性风险度量实证分析
4.3 系统重要性银行经营风险度量

第5章 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宏观审慎监管
5.1 宏观审慎监管概述
5.2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5.3 完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体系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柏宝春,1971年9月生,汉族,山东威海人,中共党员。2014年6月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金融、外汇交易、银行管理等。在《山东财经大学学报》、《上海金融》等杂志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5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