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中国的动员型灾害治理:以地震为例

中国的动员型灾害治理:以地震为例

1星价 ¥49.0 (7.2折)
2星价¥49.0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6523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1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520365239 ; 978-7-5203-6523-9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自然灾害治理这个兼具超常规和常态化色彩的公共治理领域,分析动员是如何被嵌入灾害治理过程的不同环节、不同层次之中,又如何对具体的灾害治理结果产生影响,进而探析动员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如何在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条件下保持活力。本书的实证分析聚焦地震这个特定的灾害类型,采用案例比较法,选取1949年以来的四场破坏性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1996年丽江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及其触发的抗震救灾行动进行对比分析。这四场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遭遇的破坏性不错的震害,其抗震救灾行动也代表了我国地震灾害治理的不同发展阶段,能够更清晰地呈现动员体制同灾害治理结合机制和结合模式的变化特点。

目录

**章 导论
**节 案例选择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 动员体制变化与中国国家转型
第三节 动员与动员型治理
一 如何定义动员
二 动员型灾害治理模式
三 如何解释中国灾害治理模式变化
四 正文结构

第二章 唐山地震:主动动员模式的高潮和转折
**节 “69号文件”和“海城经验”:主动动员模式的确立
第二节 “漏报”:主动动员模式的内在风险
第三节 城市灾害对传统灾害管理的整体挑战
第四节 “跨时代”的重建:动员的延续与变化

第三章 澜沧-耿马地震:应急管理的崛起与大众动员的延续
**节 “双重转型”与大众动员模式的不均衡衰落
一 地震工作“大整顿”与主动动员模式的衰落
二 农村经济改革对大众动员模式的冲击
第二节 澜沧-耿马地震
一 从“群测群防”到“内紧外松”
二 应急预案的发展与抗震动员自动启动机制
三 震后重建:筹资压力与大众动员的延续
四 动员新资源
第三节 “双重转型”与多种动员模式并存

第四章 丽江地震:国家后撤与大众动员模式“重新抬头”
**节 灾害治理结构碎裂化与专业化动员的局限
第二节 国家后撤与涉灾财政条件恶化
一 灾民自我保障机制的强化
二 中央“卸包袱”与救灾分级管理
第三节 丽江地震
一 震后应急管理进一步规范化
二 震后重建:国家财政困难与云南省内动员
第四节 国家主动后撤与大众动员模式的持续强势

第五章 汶川地震:动员形式与内涵的变化
**节 从“生产自救”转向“国家主导”
一 “非典”危机与现代危机管理的扩展
二 灾害治理的“社会转向”
第二节 “重新”动员社会与国家扩张
一 社会捐赠动员体系的发展
二 “重新”动员大众:从农村转向城市
第三节 汶川地震
一 应急动员进一步正规化和后倾化
二 重建与对口支援的新变化
三 国家动员与社会动员的互动
第四节 汶川的遗产与抗灾动员模式的变化

第六章 跨越四十年的抗震动员:比较与讨论
**节 跨越四十年的地震灾害治理和抗震动员
第二节 解释动员模式的变化
一 发展水平提升带来的复杂影响
二 国家角色定位的变化
三 涉灾基础能力的复杂性
第三节 抗震动员模式变化的复杂性
一 震前备灾动员模式的变化
二 震后应急动员模式的变化
三 重建动员模式的变化
第四节 分析与发现

第七章 结语
**节 动员体制的连贯性与非线性变迁
第二节 中国动员型灾害治理模式的独特性与横向比较的可能性

附录1 访谈
附录2 档案
附录3 年鉴、公报、地方志和专业志
附录4 过往报纸和期刊
附录5 开放数据库
附录6 中国地震灾情数据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彭林,2012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现为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政治法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兴趣集中在国家社会关系、灾害政治和环境政治,尤其是对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政府间关系、国家社会关系和公众参与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在The China Quarterly、China Information和China Policy Journal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