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声乐基础与儿歌表演唱(实践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

包邮实践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声乐基础与儿歌表演唱(实践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

¥34.3 (9.0折) ?
1星价 ¥34.3
2星价¥34.3 定价¥3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7876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61
  • 出版时间:2020-07-01
  • 条形码:9787300278766 ; 978-7-300-27876-6

内容简介

教材紧密联系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艺术能力,阐述科学的声乐理论知识,结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素质培养的目标,本着“教一学一教”的指导原则,突出实际操作能力。 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部分主要讲解的是声乐基础知识,从声乐的概念、分类、唱法入手,系统阐述科学的发声方法的重要性,并翔实讲解了发声器官的构造,如何正确运用喉头、声带、共鸣腔体等进行歌唱。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在教材中创新加入了“声乐演唱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这一知识点,为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学习者答疑解难。第二部分结合声乐基本理论,以及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分析儿歌及儿歌表演唱的特点、艺术性、意义以及表演法则,实操性极强。此外,为提升幼儿教师的艺术修养和审美,在这部分中特别增加了经典音乐作品赏析章节,希望能够通过对8部经典音乐作品的赏析,丰富学习者的艺术鉴赏水平,开拓音乐视野,为今后的音乐教学做积极补充。第三部分选取了100首幼儿歌曲,根据年龄特点分类罗列,并对每一首作品进行谱面分析和演唱提示、教学提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其中后40首幼儿歌曲是近些年编者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学生作业作品,这为众多的幼儿歌曲作品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体现了编者为推动幼儿歌曲发展所做的积极贡献。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科学、系统、操作性强,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促进课堂教学实施,推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目录

**部分 声乐基础知识
**章 声乐
**节 声乐的概念
第二节 声乐的分类和特征
第三节 声乐唱法分类和特征
第二章 声乐演唱原理及要求
**节 发声器官基本构造
第二节 如何正确歌唱
第三节 声乐演唱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第二部分 儿歌及儿歌表演唱
第三章 儿歌
**节 儿歌概述
第二节 3~6岁学前儿童声乐发展水平
第四章 儿歌表演唱
**节 儿歌表演唱概述
第二节 儿歌表演唱中的表演法则
第三节 儿歌表演唱的艺术性和意义
第四节 三大音乐教学法对儿歌表演唱的指导意义
第五章 经典音乐作品赏析
一、音乐电影《音乐之声》
二、音乐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三、舞剧《胡桃夹子》
四、舞剧《天鹅湖》  
五、交响乐《动物狂欢节》
六、交响乐《c小调第五交响曲》
七、圆舞曲《春之声》
八、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第三部分 儿歌曲目集锦
模块一:小班歌曲 20首
模块二:中班歌曲 20首
模块三:大班歌曲 20首
模块四:原创幼儿歌曲 40首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声 乐【本章导读】声乐作为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需要得到专业的训练和进行长期不懈的练习,本章将在声乐的基础知识层面详细阐述声乐的概念,声乐的分类、特征,以及现今普遍存在的声乐唱法的分类和特征,旨在让学生充分了解声乐这一艺术表现形式,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它。【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学习声乐的概念、分类、特征、唱法等基本内容。能力目标:能解读声乐基本知识点,能分清各唱法的特征。情感目标:建立学习声乐的兴趣,培养欣赏音乐的艺术情操。**节 声乐的概念声乐在大众认知上常被称为“唱歌”,这只是一种比较狭义上的理解,并不能够完全释义声乐。那么,声乐是什么呢?它的范畴又包括哪些呢?下面我们来一一分析。一、声乐的定义和范畴声乐,是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舌头、鼻腔作用于气息,发出悦耳的、连续性、有节奏的声音。每一种人声的音域大约为两个八度,音域较宽者可达到三个八度,甚至更高。二、人声的分类人声根据音色差异,可分为不同声部,包括女高音、男高音、女中音、男中音、女低音、男低音等。每个声部都具有自身不可替代的音色特点,在音乐表现中充当的角色也各不相同,将在下一节中具体分析。第二节 声乐的分类和特征一、女高音女高音(soprano),音域通常是从小字一组 c到小字三组c。女高音由于音色、音域和演唱技巧的差别,又可分为抒情女高音、花腔女高音和戏剧女高音三类。抒情女高音的音色清朗柔美,声音宽广,善于演唱歌唱性强的曲调,抒发富于诗意的内心情感。《我爱你中国》《我和我的祖国》《歌唱祖国》都是抒情女高音的代表曲目。花腔女高音的音域普遍更高一些,有些可以达到小字三组 f,音色明亮,类似长笛,声音轻巧灵活,擅于演唱快速的音阶、颤音、装饰音以及华彩乐章。歌剧《蝙蝠》中的咏叹调《笑之歌》,歌剧《魔笛》中的《夜后咏叹调:复仇的火焰在心中燃烧》等都是著名的花腔女高音代表曲目。戏剧女高音音色宽广浑厚,张力极强,擅于演唱戏剧性强,表现激动情绪、复杂情绪的宣叙调及咏叹调,歌剧《图兰朵》中“图兰朵公主”一角就是典型的戏剧女高音角色。二、女中音女中音(alto),音域和音色都在女高音和女低音之间,通常从中央 c下面小字组的 a到小字二组的 a。女中音音色较为宽厚,代表性的人物为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歌剧《卡门》中的女主角卡门,她是一个放荡、泼辣的吉卜赛女郎,运用女中音演唱恰好表现了卡门的野性。我国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有关牧村、刘子琪、德德玛、梁宁等。三、女低音女低音(contralto),女声中*低的声部,音域通常从中央 c下面小字组的 f到小字二组的 f。音色不如女高音明亮,但比较丰满坚实。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幕**场的《奥尔伽的叙咏调》就是由女低音独唱。18世纪末至 19世纪的前半期是女低音的黄金时代。韦伯《奥伯龙》中的国王侍从、罗西尼《湖上美人》中的马尔科姆等,均出色发挥了这一声部的声音特色。女低音还可以演书童或少年,如唐尼采蒂《夏摩尼的琳达》中的彼罗托,《路克莱莎?波其亚》中的奥西尼等。除罗西尼的《灰姑娘》中的辛德瑞拉、《赛米拉密德》中的阿萨斯等角色之外,女低音的形象又常与荡妇、懒婆娘、老年妇女等联系在一起。例如彭奇埃利《欢乐的歌女》中的盲人母亲拉杰卡、瓦格纳《罗恩格林》中的女巫敖德路特等。四、男高音男高音(tenor),男声的*高声部,音域通常从中央 c即小一字组的 c到小字三组的 c。按音色的特点可分为抒情男高音和戏剧男高音两类。抒情男高音也像抒情女高音一样明朗而富于诗意,擅于演唱歌唱性的曲调。戏剧男高音的音色强劲有力,富于英雄气概,擅于表现强烈的感情。柴可夫斯基的歌剧《黑桃皇后》中的男主人公格尔曼就是典型的戏剧男高音。五、男中音男中音(baritone),是一种介于男低音和男高音(包含男次高)之间的声部,其同时或可兼具男高音和男低音的一些特色。音域一般从小字组的降 a到小字二组的降 a。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颂》,就是著名的男中音独唱曲。这首歌以宽厚的曲调、雄浑的气魄,展现了一幅气象万千的黄河壮丽图景,它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而崇高的精神。浪漫主义时期的意大利,由于作曲家应用音域的扩展,男中音越来越多地扮演复杂的角色,因此,在罗西尼作品中男中音音域与男高音相似。如贝利尼的《海盗》中的恩奈斯托,《清教徒》中的泰尔波等。无独有偶,威尔第的歌剧从《弄臣》开始,要求歌唱家把胸声提到较高的音区,因此“威尔第男中音”出现了。大歌剧的黄金时代,作曲家们也纷纷模仿威尔第,如托马的《哈姆雷特》、德彪西的《佩里阿斯与梅丽桑德》中,都安排了极具个性的男中音角色。在德国,也有“表演性男中音”“英雄男中音”“高音―男中音”“骑士男中音”和“低音―男中音”的细分,有人还把一些音区偏高、音色轻巧、带鼻音的称作法国男中音。六、男低音男低音(bass),是男声的*低音。音域通常从小字组的 e到小字二组的 e。按音色的特点还可细分为抒情男低音和深厚男低音等。男低音的音色深沉浑厚,擅于表现庄严雄伟和苍劲沉着的感情。马可等作曲的歌剧《白毛女》中的杨白劳就是男低音,浓重的歌声倾诉出心头的满腔悲愤。……

作者简介

赵婷,汉族,北京人,中共党员,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2008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曾任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歌剧合唱演员,现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艺术教研室主任、讲师;所教授课程包括《声乐与儿歌表演唱》《音乐基础课程》《幼儿歌曲钢琴伴奏》《合唱与指挥》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