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22011645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0cm
- 页数:325页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220116452 ; 978-7-220-11645-2
本书特色
◆如果肉体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那么灵魂是否将在另一个神秘的世界重生? 如果生者与死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那么肉与灵的转换之地又在何方? 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先民的死亡观念有了从生死异路到死后重生的转变? 又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先民开始表达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自立自为精神? 在力图重生的种种期望中,先民们做出了哪些孜孜矻矻的努力? 这本书正是通过回溯那些与死亡密切相关的墓葬形制,探照汉代人的生死态度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和信仰,一窥笼罩中国人两千年的心灵史。 ◆关于丧葬的研究不乏先例,但国内集中讨论汉代人生死观念和墓葬信仰的专著并不多。本书正是一本以探究墓葬背后的思想和信仰为重点的专著。 ◆本书所论述的墓葬信仰,更多地是指散布于民间生活中的观念、仪式和象征。以对底层社会、民间文化和思想原貌的关照为出发点,进而重构大众先民有关死亡的种种历史现场和精神世界,对于一般民众思想世界的研究与建构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书主要集中讨论的材料为墓葬相关的出土文物,包括墓葬形制、墓内随葬品、图像、题记等。这些正史中无法看到的原始材料,所反映的思想也付之阙如。理解这些材料,使其提供传统文献无法提供或无法记录的史料和史实,同时处理好传统文献与文物材料的关系,从而更好地透过它们,复原古人包括精神在内的社会生活。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幅关于死亡的图画,通过它也许能为这幅图画构筑起更为广袤而深邃的想象空间。
内容简介
本书为汉代思想的学术专著。作者从死亡观念中的生命意识、解除术给身体以清洁、作为生居与死所中介的墓葬和死后生命的变形四个部分, 从死亡与再生观念、解除之术、墓葬构造与功能、再生仪式等方面相互贯通, 对墓葬背后的汉代信仰要素进行系统的解释和论述。
目录
目 录
引?? 言 / 001
**章
死而不亡者寿:死亡观念中的生命意识 / 022
一 没而不殆:从生的重要性到神仙信仰 / 022
二 顺与逆:再生信仰的逻辑依据 / 044
三 生死世界的相对存在与相互通达??/??062
第二章??
清理:解除术给身体以圣洁 /??073
一 汉代巫觋方士解除之法??/ 074
二 汉代葬仪文书??/??113
第三章
墓葬:生居与死所的中介 /??141
一 汉代宇宙论的变化 /??141
二 洞天福地:圆形的生命过程??/??174
三 门的意象??/??194
第四章
转换:死后生命的变形 /??230
一?? 再生的死亡仪式??/??230
二??《老子想尔注》与道教尸解说的形成??/??233
结??语 /??275
参考文献 /??280
一、古籍资料(按时间排列)??/??280
二、国内外专著与论文??/??283
后?? 记 /??323
作者简介
李虹,山东大学宗教与社会问题研究所博士,现为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专攻中外艺术史及中国工艺美术研究。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3¥20.0 -
《老子》注评
¥3.9¥11.0 -
冯友兰的伦理思想
¥20.6¥49.0 -
理想国
¥22.0¥45.8 -
脑海中的声音:自我对话的历史与科学
¥17.1¥49.0 -
道家哲学研究-(附录三种)
¥4.9¥18.0 -
小窗幽记
¥5.7¥19.0 -
谈修养
¥6.0¥20.0 -
论语讲座
¥6.2¥23.0 -
谈美
¥5.0¥10.0 -
中国禅宗
¥9.9¥26.0 -
一种人生观
¥23.0¥42.0 -
昨日书林:道教史
¥11.0¥33.0 -
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二卷
¥13.2¥49.0 -
中国哲学十讲
¥14.9¥49.8 -
艺术美学讲演录
¥9.6¥32.0 -
和颜爱语
¥9.9¥29.8 -
宽容:人类的解放
¥12.7¥39.8 -
宋代理学三书随劄
¥19.9¥32.0 -
孔子的智慧-精装典藏新善本
¥16.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