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价波动非对称形成机制与影响

包邮油价波动非对称形成机制与影响

¥77.8 (7.2折) ?
1星价 ¥77.8
2星价¥77.8 定价¥10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65553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63
  • 出版时间:2020-07-01
  • 条形码:9787030655530 ; 978-7-03-065553-0

内容简介

本书将石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结合,以油价波动的非对称及其对靠前物价水平的传导与影响为研究对象,以保障国家石油安全、降低油价波动对经济发展的风险为目的。通过研究靠前原油价格、靠前原油价格、靠前成品油价格、靠前市场石油期货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发现其中的波动机制与规律,进而分析这种价格波动的非对称对一般价格水平的传导机制,发现其中的一般机理,进一步通过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油价波动的非对称对一般价格水平的影响力度。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规避风险的对策,以期对规避油价非对称波动带来的风险有所神益,并为石油关联产业协调发展的相关战略制定和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书适合与能源相关的政府部门、大型能源企业、科研院所研究人员阅读,也可以作为大中专院校能源经济学专业的教材。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导论 1
1.1 相关概念 1
1.1.1 价格水平 1
1.1.2 国际原油价格传导 2
1.1.3 油价传导非对称性 2
1.1.4 价格合约形式 3
1.1.5 石油贸易中的价格合约形式 3
1.1.6 价格合约形式的变化与价格波动 3
1.1.7 价格合约形式变化与石油期货市场发展 4
1.1.8 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与合同价格的影响 5
1.2 石油价格形成机制沿革与分析 6
1.2.1 可耗竭资源的价格决定 Hotelling模型 6
1.2.2 国际原油价格传导理论 8
1.2.3 石油价格体系的含义和国际油价的变化趋势 11
1.2.4 中国石油产业的发展与石油价格波动分析 19
1.3 国内外现状 28
1.3.1 关于油价波动的研究 28
1.3.2 油价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30
1.3.3 油价波动对物价的影响 32
1.3.4 相关评述 35
1.4 研究价值 35
1.4.1 研究的理论价值 36
1.4.2 研究的应用价值 36
第2章 成品油现行定价机制与成品油市场平衡关联研究 37
2.1 概述 37
2.2 基于古诺模型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与成品油市场平衡的关联分析 40
2.2.1 古诺模型与纳什均衡分析 40
2.2.2 模型分析 41
2.3 成品油定价机制中的有限规制:基于合谋的视角 43
2.3.1 成品油价格合谋及其影响的现实因素分析 43
2.3.2 成品油定价机制中的合谋分析——基于博弈的视角 45
2.3.3 成品油有限价格规制的有效性分析 47
2.4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成品油市场均衡评价 49
2.4.1 指标体系构建 49
2.4.2 成品油市场均衡评价 51
2.4.3 评价结果分析 54
2.5 行政垄断下我国石油行业效率及社会福利损失测度 54
2.5.1 石油行业行政垄断历史变迁与效应机理分析 55
2.5.2 行政垄断下石油行业效率测度实证 57
2.5.3 行政垄断下石油行业社会福利损失测算 60
2.6 国内外原油市场融合性研究 64
2.6.1 产出流动分析 64
2.6.2 价格关联分析 66
2.7 相关对策 69
第3章 国际油价波动对国内物价水平非对称传导机制和传导途径分析 73
3.1 国际油价波动对国内物价水平传导机制分析 73
3.2 国际油价波动对国内物价水平非对称传导的实证分析 76
3.2.1 APT-ECM构建 76
3.2.2 变量选定与数据预处理 77
3.3 国际油价与国内物价水平描述性分析 79
3.3.1 国际油价波动与 PPI走势分析 79
3.3.2 国际油价波动与 CPI不同组成走势分析 80
3.4 国际油价波动对 PPI非对称传导的实证分析 81
3.4.1 数据实证过程 81
3.4.2 基本结论 86
3.5 国际油价波动对 CPI非对称直接传导的实证分析 86
3.5.1 数据实证过程 86
3.5.2 基本结论 90
3.6 国际油价波动对 CPI间接传导分析 91
3.6.1 国际油价波动、PPI及 CPI协整关系检验 91
3.6.2 国际油价波动、PPI及 CPI Granger因果检验 92
3.6.3 国际油价波动、PPI以及 CPI的综合分析 93
3.7 基本结论及分析 94
第4章 中国原油和成品油价格的非对称实证研究 97
4.1 引言 97
4.2 研究基础概述 99
4.3 模型选择与数据处理 100
4.3.1 模型选择 100
4.3.2 数据选取 101
4.3.3 数据处理 102
4.4 基本结论与建议 105
4.4.1 相关结论 105
4.4.2 政策建议 106
4.5 国际原油价格、黄金价格、美元指数的互动关系研究 107
4.5.1 趋势性描述 107
4.5.2 数据选取及处理 108
4.5.3 单位根检验 108
4.5.4 协整分析 109
4.5.5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 111
4.5.6 Granger因果检验 113
4.5.7 基本结论 113
4.5.8 政策建议 114
第5章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传导与影响 115
5.1 引言 115
5.2 相关研究 116
5.2.1 相关理论 116
5.2.2 研究现状 119
5.3 油价冲击影响短期经济增长的中间传导机制分析 122
5.3.1 油价冲击与短期经济增长负相关性的中间传导机制 122
5.3.2 油价冲击对短期经济增长非对称性影响的传导机制分析 124
5.4 油价冲击影响长期增长的中间传导机制分析 126
5.4.1 技术进步 126
5.4.2 经济结构 126
5.4.3 经济波动 127
5.4.4 制度安排 127
5.5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传导 127
5.5.1 对产出的传导 128
5.5.2 对 CPI的传导 129
5.5.3 对货币政策的传导 129
5.6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130
5.6.1 变量选择 130
5.6.2 模型识别 132
5.6.3 平稳性检验 133
5.6.4 滞后期选择 134
5.6.5 结果分析 134
5.6.6 结论与政策建议 137
5.7 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石油开采行业税收影响的实证研究 137
5.7.1 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石油开采行业税收的影响机理分析 138
5.7.2 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石油开采行业税收影响的实证 141
5.7.3 结论与建议 146
第6章 国际油价波动非对称传导影响的对策研究 148
6.1 提高我国国际市场影响力和抵抗石油风险能力 148
6.1.1 积极“走出去”,增强我国在国际原油市场上的影响力 148
6.1.2 强化应对国际油价波动风险的能力 148
6.1.3 完善我国石油定价机制,改革制度性障碍 150
6.2 加强价格管理,稳定国内价格水平 150
6.2.1 实施物价水平 “区间管理 ” 150
6.2.2 提高协调管理能力,发挥价格的信息功能 151
6.2.3 谨慎制定经济政策,稳定市场预期 151
6.3 提高政府应对石油价格波动的能力 152
6.3.1 建立石油战略储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52
6.3.2 促进新型能源使用,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 152
6.3.3 优化石油消费结构,提高石油供给能力 153
参考文献 154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