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324251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6
- 出版时间:2017-07-01
- 条形码:9787513242516 ; 978-7-5132-4251-6
内容简介
叶橘泉先生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抢先发售提出了“方证学”的概念,此后他不断地向中医界呼吁“应该重视中医方证学的研究”。从他的经方临床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他不但具备经方临床家的一般特性,而且有他自己独到的学术思想和风格。他认为:“中医的主要特色是辨证论治,以及辨症求‘证’,论治施‘方’,方证相对,疗效卓著”。他提出的方证学,是现代经方研究目前的一次重大突破。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经方论坛”上,诸多与会专家们认为:叶橘泉先生作为“方证药证派”的代表,与“脏腑经络派”的代表刘渡舟先生、“谨守病机派”的代表胡希恕先生,构成中国现代伤寒学术目前的三座高峰。叶橘泉先生一生著作颇丰,至93岁辞世时,先后编著出版44册著作,并发表了500多篇文章。很近,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经过全面整理,归纳出叶先生的学术著作主要包括“医话三书”“方证三书”“药证三书”:其中“医话三书”包括《叶橘泉方证药证医话》、《叶橘泉临症直觉诊断学》、《叶橘泉点滴经验回忆录》;《方证三书》包括《叶橘泉近世国药处方集》、《叶橘泉经方临床之运用》、《叶橘泉临证实用方剂》;《药证三书》包括《叶橘泉现代实用中药》、《叶橘泉实用经效民间单方》、《叶橘泉食物中药与便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叶橘泉先生关于“方证学”的理论和实践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只要大家能熟练掌握这种“方证学”,中医必将出现新的鼎盛时期,当今全世界悄然兴起的中医热就是证明。叶先生在大半个世纪为中医发展而奔走呼号、身体力行、充满艰辛的一页将永远留存在我国中医学的史册中。今天我们整理出版《叶橘泉医集》,为的是将其宝贵经验和学术体系完整地保存下来,同时也为了让后继者永远怀念他。他的学术生命将在一代又一代后学者的血液中延续。
目录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称感冒,伤风)
二、急性支气管炎(中医称咳嗽,重伤风)
三、慢性支气管炎(中医称久咳,痰饮气急)
四、支气管扩张症(中医称咳嗽,咯血)
五、肺炎(中医称风温,肺热病)
六、支气管哮喘(中医称哮病)
七、肺气肿(中医称肺胀,龟胸)
八、肺脓肿(中医称肺痈)
九、肺结核(中医称肺痨,传尸痨)
十、胸膜炎(中医称悬饮,肋痛)
十一、肺癌(古称肺积,息贲)
第二章 消化系统疾病
一、急性胃炎(中医称呕吐,胃痛)
二、慢性胃炎(中医称痞满,嘈杂)
三、消化性溃疡(中医称胃脘痛,吞酸)
四、食管癌(中医称噎膈,呕吐)
五、胃癌(中医称翻胃,积聚)
六、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称肠澼,血痢)
七、慢性腹泻(中医称泄泻)
八、大肠癌(中医称肠蕈,积聚)
九、急性胰腺炎(中医称胁痛,腹痛)
十、肝硬化(中医称单鼓胀,蜘蛛蛊)
十一、原发性肝癌(中医称瘢积,肝积)
十二、胆石症(中医称胁痛,黄疸)
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
一、高血压病(中医称头痛,风眩)
二、心绞痛(中医称疰心痛,悸心痛)
三、心肌梗死(中医称真心痛,胸痹)
四、病毒性心肌炎(中医称心悸,怔忡)
五、心包炎(中医称心痛,痰饮)
六、心律失常(中医称惊悸,怔忡)
七、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称惊悸,郁证)
八、心力衰竭(中医称心悸,心痹)
第四章 泌尿与生殖系统疾病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中医称风水,水气)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称肾水,水肿)
三、肾病综合征(中医称水肿,尿浊)
四、尿路感染(中医称淋证,腰痛)
五、泌尿系统结石(中医称血淋,血尿)
六、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称关格,癃闭)
七、前列腺肥大(中医称癃闭)
八、阳痿(中医称筋痿,肾虚)
第五章 血液系统疾病
一、缺铁性贫血(中医称萎黄,黄胖)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称血枯,髓劳)
三、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中医称虚劳,血虚)
四、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称血证,紫斑)
五、恶性淋巴瘤(中医称恶核,石疽)
六、白血病(中医称血证,虚劳)
……
第六章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
第七章 神经系统疾病
第八章 精神系统疾病
第九章 外科常见疾病
第十章 妇产科常见疾病
第十一章 眼科,口腔科及五官科常见疾病
第十二章 皮肤科常见疾病与性病
就《近世内科国药处方集》的旨趣和新医药界作公开的探讨
节选
《中医师承学堂·橘泉医集:叶橘泉近世国药处方集》: 第六章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 一、痛风(中医称痹证,白虎历节)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全身慢性疾病。其主要特点为长期血中尿酸值过高,造成尿酸盐大量沉积在关节,导致痛风性关节炎。此外,尿酸盐还可能沉积在软骨或肾脏等部位而呈现相应的症状。 痛风患者大多数为30岁以上的男性,平时喜食高蛋白或高脂肪之物,体型肥胖。部分痛风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患。 痛风发作前多数患者无明显征兆,常于深夜因腿部关节剧痛而惊醒。随后疼痛进行性加剧,呈针刺样、撕裂样或咬噬样。患部呈红、肿、热、痛,无法着地,行走功能受限。多数患者数天后症状可以缓解。痛风一般多侵犯单侧**跖趾关节,其次为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等关节。部分患者可能有恶寒发热、眩晕心悸等全身症状。 实验室检查提示:痛风患者血尿酸值明显超过正常数值。影像学检查:慢性反复发作性痛风之患部可见尿酸盐晶体沉积,或有关节软骨下骨质损伤。 本病属于中医学中的“痹证”“白虎历节”之范畴。 痛风处方 处方一痛风方1(叶氏经验方) 地肤子30克,薏苡仁18克,茅术12克,车前子15克,独活9克,接骨木12克,木瓜12克,防己9克,粉萆薢9克,制天南星6克,芍药9克,甘草6克,水煎服。 【适应证】痛风。跖趾关节等处发红且肿,疼痛剧烈,痛有定处,活动受限。部分患者可见患部皮下结石或痛风石。患侧下肢沉重或麻木不仁。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紧。 处方二痛风方2(叶氏经验方) 龙麟草(豆科植物金钱草)15克,秦艽18克,桑枝9克,晚蚕砂12克,忍冬藤12克,王不留行9克,黄柏9克,生石膏30克,山栀子9克,海桐皮9克,地肤子30克,车前子15克,水煎服。 【适应证】痛风。跖趾关节等处红肿,疼痛难忍,按之更甚。触之患部有灼热感,屈伸不利,患部皮下存在结石或痛风石。或有发热,口渴欲饮冷,烦躁易怒,睡眠不安,大便偏干,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处方三痛风方3(叶氏经验方) 虎杖15克,丹参9克,骨碎补12克,常春藤9克,车前子15克,滑石12克,威灵仙12克,薏苡仁6克,徐长卿6克,地肤子30克,桃仁9克,红花6克,水煎服。 【适应证】痛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跖趾关节等有不同程度之肿胀变形。患部疼痛似针刺或刀绞,触之更甚。局部有出血点或瘀斑。舌质紫暗或伴有瘀点瘀斑,苔薄黄,脉弦涩。 处方四痛风方4(叶氏经验方) 桑寄生15克,枸杞子12克,独活9克,车前子13克,怀牛膝9克,生地黄12克,当归9克,鸡血藤9克,薏苡仁12克,贝母9克,地肤子30克,穿山甲(炮)15克,水煎服。 【适应证】痛风。病程漫长,频频发作,跖趾关节等处疼痛剧烈。患部肿胀变形,行走艰难,肌肤呈麻木状态或痉挛不止。头晕耳鸣,午后低热,口干欲饮。舌质偏红,苔薄或无苔,脉弦细。 处方五大防风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黄芪9克,地黄9克,芍药9克,白术9克,防风9克,川芎6克,牛膝6克,当归9克,人参6克,羌活6克,杜仲9克,制附子3克,甘草6克,大枣6克,干姜3克,水煎服。 ……
作者简介
叶橘泉(1896-1989),“方证药证”学说倡导者、实践者,杰出的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中药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一级教授。 叶橘泉先生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首次提出了“方证学”的概念,此后他不断地向中医界呼吁“应该重视中医方证学的研究”。从他的经方临床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他不但具备临床经方家的一般特性,而且有他自己独到的学术思想和风格。他认为:“中医的主要特色是辨证论治,以及辨症求‘证’,论治施‘方’,方证相对,疗效卓著”。他提出的“方证学”,是现代经方研究史生的一次重大突破。 在中华中医学会主办的“全国经方论坛”上,诸多与会专家们认为:叶橘泉先生作为“方证药证派”的代表,与“脏腑经络派”的代表刘渡舟先生、“谨守病机派”的代表胡希恕先生,构成中国现代伤寒学术史上的三座高峰。
-
黄帝内经鉴赏辞典(文通版)
¥9.2¥28.0 -
舌诊图谱:观舌知健康
¥20.3¥39.8 -
小儿推拿秘旨
¥4.0¥9.0 -
中医诊断全书
¥19.2¥59.0 -
本草纲目
¥27.4¥76.0 -
勾勒姆医生
¥20.7¥59.0 -
内外伤辨惑论-局方发挥
¥2.4¥5.0 -
博济医院百年1835-1935
¥26.6¥70.0 -
中医入门必背歌诀
¥15.2¥38.0 -
脉因证治
¥4.8¥13.0 -
直到最后一课 生与死的学习
¥26.5¥59.0 -
中医手诊图释
¥9.2¥28.0 -
实用伤寒论方证解析
¥19.1¥58.0 -
千金方
¥9.9¥32.0 -
黄帝内经素问
¥22.5¥30.0 -
黄帝内经
¥43.5¥68.0 -
神农本草经 本草三家合注
¥19.1¥58.0 -
针灸大成
¥29.2¥65.0 -
外科急救常识图解
¥2.8¥4.0 -
人体解剖图谱
¥6.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