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323741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45
- 出版时间:2017-09-01
- 条形码:9787513237413 ; 978-7-5132-3741-3
内容简介
吴有性,字又可,号淡斋,约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卒于清顺治九年(1652);江苏吴县人,著有《温疫论》一书。吴有性明确地提出了疫邪自口鼻而入的病因学说及“戾气”致病说,在病机方面提出“邪伏膜原说”和“疫邪九传说”;在疫病治法中强调祛邪为靠前义,首推攻下法,使后世治疫中的“温病下不厌早”之说有绳墨可循,并成为“温疫学派”的开创者。甄雪燕编著的《吴有性》一书,内容包括吴有性的生平概述、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
目录
一、时代背景
(一)时局动荡
(二)灾害连年
(三)热病肆虐
(四)防疫方法
(五)医学治疫
二、生平纪略
(一)生卒年考
(二)籍贯考辨
(三)字号、书斋室名考
三、从医经历
著作简介
一、《温疫论》原刊本系统
二、《温疫论》各种注本系统
学术思想
一、学术渊源
(一)“温疫”探源
(二)“温疫”解析
(三)“温疫”防治
二、学术特色
(一)温疫病因杂气致病
(二)温疫传变,邪伏膜原
(三)温疫治则逐邪**兼以扶正
(四)温疫治法分消表里
临证经验
一、验案解析
(一)重用大黄案例
(二)疫病诊断案例
(三)疫后康复案例
二、诊疗要略
(一)辨析“汗”与“斑”
(二)辨析应下诸症
(三)辨析下后变证
(四)辨析疫病二便
(五)辨析疫病兼证
(六)辨析“药烦”与“停药”
后世影响
一、历代评价
二、学派传承
(一)戴天章
(二)杨栗山
(三)余霖
(四)刘奎
三、后世发挥
(一)“主客交”理论新解
(二)“截断扭转”疗法
(三)膜原证与达原饮
参考文献
节选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吴有性》: 三、从医经历 江苏吴县东山镇在伸进太湖*大半岛的顶端,也叫东洞庭山。这里物产丰富、风景优美,吴有性就生活在此。吴氏生活的年代正值大明朝内忧外患之际,各种矛盾不断激化,连年战争导致瘟疫流行,为治疗疫病,吴有性走上了医学道路。 由于资料记载有限,吴有性师出何门、自幼跟随过哪些老师学习、学习过什么、读过哪些著作等情况,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吴有性的家乡江苏吴县一直以来医学整体发展水平较好,仅明清时期就出现过很多名医。如明代著名外科医家王维德就是洞庭西山人,明代著名温补派代表人物薛己也是江苏吴县人,清初的张璐、叶天士、薛雪都是江苏吴县人。江苏经济、文化、科学自古就比较发达,尤其洞庭湖一代更是河流密集、交通便利,加之气候相对温暖,人口流动很大,致使疫病流行频繁,在客观上促进了医家对疫病的认识和了解,使江苏成为温病学派的发源地。正是受到浓厚医学研究氛围的影响,为吴有性创立温疫学派奠定了良好的医学研究氛围。 据《温疫论》中吴有性所写序言分析,吴氏主要因疫病流行而走上医学道路。崇祯十七年前后,吴有性曾任吴县二十六都一图的里长,是古代的乡官。明代以110户为一里,里长主要负责掌管户口、赋役等事物。由此可以推测,吴有性并不是专门从事医疗行业。中年以后的吴有性主要担任里长工作,医学应该只是他的“副业”。崇祯十七年,吴有性曾组织一些有名望的乡绅和商人,为乡里一个席姓寡妇修建庙宇。作为大明政府委任的里长,吴有性恪尽职守,担负着自己应尽的职责。尤其,此时正是清兵入关,与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进行着殊死搏斗的历史时段,整个中国处在改朝换代的混乱之际。由此可以看出,吴有性在当地一定是一位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长者。在担任里长的同时,吴有性喜爱医学,并从事临床治疗工作。《温疫论》序言中也提到在崇祯年间,中国的几个省都流行过瘟疫,崇祯辛巳“疫气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感者尤多……或至阖门传染”。面对这种局面,吴有性发现,“诸医以伤寒法治之不效,死亡甚众……缓者朝发夕死,急者顷刻而亡”。如此惨痛的失治、误治局面,使吴有性深有感触。他通过临证细致入微的观察,又翻阅大量的医学文献,“静心穷理,格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受之处,及其传变之体”,并将平日所用验方加以整理,撰写《温疫论》一书,为疫病的防治提出了一系列新见解,在疫病防治的许多方面有重大突破。 吴有性在临证期间发现,诸多患者中有因医者死守伤寒治法而误治的,也有因家财贫乏无力医治而死的,枉死者不可胜计。面对这种阖门而殪,举族而丧的惨景,吴有性深深感觉到对于疫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等必须深入研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认真实践。他明确指出:“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简古书,原无明论,是以投剂不效。”一针见血地找到了时医治疗疫病无效的原因。吴有性打破了一直以来《内经》中关于六淫致病的病因学说,突破性地提出了“戾气”致病学说,并指出瘟疫之邪由口鼻而入,成为温病病因学上新的里程碑。通过长期临证实践,吴有性观察到伤寒与温疫的区别,使温病真正从伤寒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为中医学外感病认识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为清代温病学派的形成发出了先声,为此,他得到了“治温证千古一人”的赞誉。 ……
作者简介
甄雪燕,女,1976年出生,北京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医学博士,中医医史文献学专业;从事医学史的教学与科研及中医文化史、中西医学比较史研究。参编《带您走进》《中医临床必读名著30种》等。 潘桂娟,女,1953年出生,辽宁省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975”计划项目“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首席科学家;2002年至2015年期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中医痰证理论研究、中医名家学术研究、日本汉方医学研究。主编《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集成》《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卷·中医基础理论分卷》《中医痰病研究与临床》等。著有《日本汉方医学》。
-
黄帝内经鉴赏辞典(文通版)
¥9.2¥28.0 -
小儿推拿秘旨
¥4.0¥9.0 -
舌诊图谱:观舌知健康
¥11.9¥39.8 -
民间针灸三百方
¥2.3¥7.0 -
中医诊断全书
¥19.2¥59.0 -
本草纲目
¥27.4¥76.0 -
勾勒姆医生
¥20.7¥59.0 -
内外伤辨惑论-局方发挥
¥2.4¥5.0 -
直到最后一课 生与死的学习
¥26.5¥59.0 -
博济医院百年1835-1935
¥26.6¥70.0 -
中医入门必背歌诀
¥15.2¥38.0 -
脉因证治
¥4.8¥13.0 -
黄帝内经素问
¥22.5¥30.0 -
中医手诊图释
¥9.2¥28.0 -
黄帝内经
¥43.5¥68.0 -
神农本草经 本草三家合注
¥19.1¥58.0 -
针灸大成
¥29.2¥65.0 -
外科急救常识图解
¥1.7¥4.0 -
实用伤寒论方证解析
¥19.1¥58.0 -
千金方
¥9.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