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赵学敏

包邮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赵学敏

¥31.4 (7.5折) ?
1星价 ¥31.4
2星价¥31.4 定价¥4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23717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53
  • 出版时间:2017-09-01
  • 条形码:9787513237178 ; 978-7-5132-3717-8

内容简介

赵学敏著书详人所略,勇于创新,博览广征,遍访周咨,严谨求实,亲验详考,注重实用,力求济世;重视民间医药,发扬地方特色,融汇西方医药。所著《串雅》是我国首部走方医治疗技术专著,《本草纲目拾遗》是继《本草纲目》之后的集本草大成之作。本书内容,包括赵学敏的生平概述、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

目录

生平概述
一、时代背景
二、生平纪略
三、从医经历

著作介绍
一、《串雅》
二、《本草纲目拾遗》
三、《火戏略》
四、《凤仙谱》
五、亡佚著作

学术思想
一、学术渊源
(一)前人医药著作
(二)民间医药经验
(三)海外医药知识
二、学术特色
(一)广收精取严治学
(二)弃俗从雅述铃医
(三)留心本草补《纲目》

临证经验
一、截顶串,铃医治法有特色
(一)截法
(二)顶法
(三)串法
二、单方,药少效捷疗病广
三、外治,法多术简构思奇
四、选元,民间急救多活法
五、食疗,饮食徐养亦有方
六、取虫,取信百姓*称绝

后世影响
一、历代评价
二、后世发挥
(一)补注其书
(二)补其未备
(三)引述其论
(四)活用其方
(五)阐发药论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赵学敏》:  一、学术渊源  赵学敏并非出生于医学世家,其学术渊源主要有前人医药著作、民间医药知识与海外医药知识三方面。  (一)前人医药著作  赵学敏的父亲为官,想让其弟赵学楷业医,因此在家中养素园放置了《针灸甲乙经》等医学古籍,并开辟一畦地作为栽药圃,让赵学敏兄弟在那里住下,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赵学楷从小除了读四书五经,还要学习《灵枢》《素问》《难经》及《伤寒论》诸书,闲暇时父亲还让其默画铜人针灸图当游戏。而赵学敏被潜移默化,也对医学产生浓厚兴趣。  赵学敏“素有书癖”,不仅翻阅了家中的医书,还常借书读、抄书读。如他曾经“从邻人黄贩翁家阅所藏医书万余卷”,借录租客汪租客汪子师《祝由》之书。通过这样的方式,赵学敏读了大量医学书籍,“读书自《灵》《素》《难经》而下,旁及《道藏》《石室》;考穴自《铜人内景图》而下,更及《太素》《奇经》;伤寒则仲景之外,遍及《金稗》《木索》;本草则《纲目》之外,远及《海录》《丹房》”。(《串雅》自序)  而根据其现存著作征引文献的情况,《本草纲目拾遗》引用的医药文献或经史百家类比《本草纲目》都多,且多是《四库全书》所没有著录的珍本秘本和抄本,如王安卿《采药志》、汪连仕《采药书》《李氏草秘》、龙柏《药性考》《草宝》《草药鎰》《药辨》《海药秘录》《百草镜》等。《串雅》虽以走方医赵柏云口述经验为基础而著,也编人了不少赵学敏从方书中找到的验方,引用书籍有《伤寒论》《本草纲目》《腥仙神隐》《橘旁杂论》《本事方》《养生经验合集》《集简方》《万病回春》《存存斋医话》《药谱明疗》《鸡鸣录》《医书汇参》《石室秘录》《观聚方要补》《本草纲目拾遗》等。如此大量而广泛的引经据典,可见其读书之多,范围之广。  赵学敏以书为师,广泛涉猎了前人的医药著作,由经典旁及珍本秘本,为他自己撰著医药著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民间医药经验  民间医药向来被人轻视,而赵学敏却能够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并积极搜集民间草药、民间验方、民间医学理论,从而掌握大量**手的民间医药经验,著成我国首部走方医治疗技术专著《串雅》,而其《本草纲目拾遗》也因收录大量民间草药而更为充实。赵学敏的学术成就可谓大部分都来源于民间医药。  《串雅》的撰著是以走方医赵柏云口述经验为基础的。赵学敏认为走方医医术有“操技*神而奏效甚捷”的特点,且有独特的理论,但走方医多保守秘方而无从入门。当赵学敏遇到阔别八年而又熟知走方医理论的赵柏云时,就将他留下来足足招待了三个月,详谈走方医的理论。之后,赵学敏又将赵柏云的经验“弃俗从雅”,加上自己搜集的民间验方,精心编纂了《串雅》这部民间医学专著,让人得以全面了解走方医的理论与经验,同时也将民间的宝贵实践经验,“秘不轻授”的秘方、验方整理保存了下来。  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是继《本草纲目》之后的集本草大成之作,赵学敏也搜集了大量民间草药充实其中。书中所载绝大部分是《本草纲目》未收录的民间药,如金果榄、木蝴蝶、鸦胆子、银柴胡、路路通、雷公藤、千年健、雪莲花、冬虫夏草、太子参等。  ……

作者简介

  黄玉燕,女,1984年出生,江西省临川市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医学博士,中医基础理论(内经)专业;从事中医经典研究、中医名家学术思想研究、学术流派研究、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等。编著《五脏探幽:解密心肝肺》《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集成》编委。    潘桂娟,女,1953年出生,辽宁省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975”计划项目“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首席科学家;2002年至2015年期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中医痰证理论研究、中医名家学术研究、日本汉方医学研究。主编《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集成》《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卷·中医基础理论分卷》《中医痰病研究与临床》等。著有《日本汉方医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