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新媒体科普概论

新媒体科普概论

¥36.1 (3.6折) ?
1星价 ¥51.5
2星价¥51.5 定价¥9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468397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548页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504683977 ; 978-7-5046-8397-7

本书特色

科普工作需要与时俱进,新媒体如何应用于科普是科普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利用新媒体,此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种新媒体及其载客需普及工作中的应用。

内容简介

本教材拟系统而深入浅出地将当代新媒体技术的概貌传达给读者,对新媒体的各种技术形态从基本原理到应用模式进行全景式的展现,并且配以大量新媒体技术手段应用于科普创作的典型案例,对其中的技术设计、用户体验和科普效果进行深入的剖析,以期帮助读者了解新媒体技术的特征及其科普创作的可能性,启发他们开展新媒体科普创作的思维,培养他们应用新媒体开展科普作品策划设计的能力,并能够能够根据教材中所提供的新媒体技术线索深入下去将其实际制作出来。

目录

**篇 新媒体科普传播与出版
 **章 新媒体科普的传播
  **节 新媒体环境下科普传播路径分析
  第二节 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科普传播
 第二章 新媒体科普与微博
  **节 新媒体科普的兴起
  第二节 新媒体科普的发展
  第三节 新媒体科普的传播特征
  第四节 微博的兴起
  第五节 中国微博的起步
  第六节 中国微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第七节 微博科普的要素和特点:
  第八节 微博科普的优势
  第九节 微博平台科学传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第十节 Web2.0时代科学传播的建议
  第十一节 微博上科普新闻可能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新媒体科普与微信公众号
  **节 微信科普
  第二节 微信公众号的科学传播优势
  第三节 科普类微信公众平台应用现状
  第四节 目前主流的科普微信公众号及特点
  第五节 科普类微信公众号传播特性—以“果壳网”为例
  第六节 科普类微信公众号的社会影响
  第七节 科学成果的微信公众平台完善建议
  第八节 如何注册微信公众号及发表文章
 第四章 新媒体科普与短视频
  **节 短视频平台下科普内容的传播特征
  第二节 对短视频平台科普创作者的建议
 第五章 新媒体科普出版刍议
  **节 基本概念界定
  第二节 我国科普出版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新媒体科普出版技术运用
  第四节 新媒体科普出版发展现况
  第五节 新媒体科普出版案例分析
  第六节 新媒体科普出版存在问题及对策
第二篇 新媒体科普创作
 第六章 科普信息图设计
  **节 科普信息图设计的原则
  第二节 科普信息图设计的方法
  第三节 科普信息图设计的案例
  第四节 科普信息图与原始知识的编码与解码等效性
 第七章 技术摄影:延时、高速与全景摄影
  **节 延时摄影
  第二节 高速摄影
  第三节 全景摄影
 第八章 3D 立体影像
  **节 从平面到立体的奥秘:立体影像的原理
  第二节 分离图像:立体图像的观看技术
  第三节 立体摄像设备及拍摄
  第四节 双眼的延伸:立体影像的相关理论
 第九章 科普微视频
  **节 科普微视频的选题策划
  第二节 科普微视频的视觉设计
  第三节 科普微视频的传播特点
  第四节 科普微视频的拍摄
  第五节 科普微视频的后期制作
  第六节 科普微视频的发布与传播
 第十章 科普动画
  **节 科普动画
  第二节 我国科普动画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国外的优秀动画科普作品
  第四节 动画进行科学普及的优势
  第五节 科普动画的主要类型
  第六节 创作科普动画的注意事项
 第十一章 科普游戏
  **节 游戏传播的历史
  第二节 游戏传播的优势
  第三节 科普游戏内容构成
  第四节 科普游戏选题
  第五节 科普游戏载体类型
  第六节 科普游戏的利弊与发展
  第七节 科普游戏策划
  第八节 科普游戏制作
 第十二章 3D 互动式科普创作
  **节 HTML5
  第二节 WebGL
  第三节 与X3D 相关的WebGL 框架:X3DOM
  第四节 WebGL 框架:Three.js 入门
  第五节 VR 头显:3D 互动内容的沉浸感体验
 第十三章 增强现实与科普
  **节 增强现实简介
  第二节 增强现实相关技术
  第三节 增强现实应用
  第四节 桌面型增强现实应用制作案例—BuildAR
  第五节 基于Unity+Vuforia 开发移动AR 应用
  第六节 开放式移动增强现实新框架
  第七节 ARML 语言特征
  第八节 基于AR.js 的WebAR
  第九节 环境感知:从增强现实到混合现实
 第十四章 基于自然交互的互动式科普
  **节 基于体感交互的互动式科普
  第二节 基于语音识别的科普作品交互
 第十五章 现代科技手段与科普作品的艺术化创作
  **节 科技与艺术交融的历史和现状
  第二节 艺术新秩序:数学艺术及其美学特征
  第三节 物理科技与艺术创作
  第四节 光线的延伸:红外成像
  第五节 来自生化的“湿”媒体
  第六节 另一种“活”的艺术
  第七节 软硬兼施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燕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教授,国际美学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获省部级奖励十多项,新媒体艺术作品多次获国内外奖励,《掌握科学增强现实虚拟互动科普读物》于2014年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已出版著作及G级教材共11部,在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技术领域?已经发表EI收录的论文十多篇,曾应邀到中国香港城市大学、日本电气通信大学、中国台湾清华大学、中国台湾交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等讲学?展览及交流,均为对方付费。2014.8—2015.8,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增强现实实验室访学一年。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