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324140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0,242页
- 出版时间:2017-09-01
- 条形码:9787513241403 ; 978-7-5132-4140-3
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选取的医家, 均为历代具有代表性或特色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名家, 包括汉代至唐代医家6名、宋金元医家18名、明代医家25名、清代医家46名、民国医家7名, 共计102名。每位医家独立成册, 旨在对医家学术思想与诊疗经验等内容进行较为详尽的总结阐发, 并进行精要论述。本册内容包括虞抟的生平概述、著作介绍、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
目录
一、时代背景
二、生平纪略
著作简介
一、《医学正传》
二、《苍生司命》
三、《证治真诠》
四、《医学集成》《医学权舆》
学术思想
一、学术渊源
二、学术特色
(一)溯医学源流,倡医学正道
(二)释阴阳一体,论气血虚实
(三)两肾命门说
(四)人体寿天论
(五)四诊合参论
(六)亢害承制论
(七)三焦相火论
(八)运气之用论
临证经验
各科病证论治
(一)中风
(二)伤寒
(三)中暑
(四)火热
(五)痰证
(六)哮喘
(七)泄泻
(八)虚劳
(九)胃脘痛
(十)胁痛
(十一)肿胀
(十二)便秘
(十三)痞满
(十四)眩晕
(十五)痛风
(十六)疮疡
(十七)妇科
(十八)儿科
(十九)五官科
二、祖传方集解
(一)中风方
(二)瘟疫方
(三)斑疹方
(四)内伤饮食方
……
后世影响
参考文献
节选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虞抟》: 一、各科病证论治 (一)中风 中风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亦是疑难杂症,即使在今日亦是死亡率极高、治愈率极低的病证。《医学正传·中风》占全书的篇幅较大,亦可从中体现出虞抟对此病的重视程度。虞抟认为,中风应具备卒中、暴仆、暴痦、蒙昧、喁僻、瘫痪、不省人事,语言蹇涩、痰涎壅盛等一系列特异性的证候表现,即“中风之候不过如此,无此候者非中风之病也”。亦即中风是一种发病急骤、变化多端、来势凶险,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口眼喁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症的危急病证。虞抟论治中风,以《内经》的标本理论为指导,融汇刘河间、李杲、朱丹溪之说,具有鲜明的学术特点。 1.外风内风,归于标本 虞抟认为,中风一证,金元以前医家多从外风立论,治法亦多用祛风药。金元以后,则多从内风立论。先是刘河间从火立论,认为中风一证由于“心火暴甚”;继而,李杲认为中风“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从气虚立论。接着,朱丹溪又指出中风“有气虚,有血虚,有痰甚”,又言“西北二方,真为风所中者有之。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强调痰湿之患是中风之源。王履则提出中风有真中、类中之分,前人多言真中风,刘、李、朱所言为类中风,之后的医家对此观点基本持肯定态度,而虞抟则提出了质疑。 虞抟对中风的认识,也是一个反复求证、逐渐深入的过程。正如他自己所说:“欲求归一之论终不可得,于是积年历试四方之病此者若干人,尽因风、湿、痰、火夹虚而作,何尝见其有真中、类中二者之分哉?是以一旦豁然有所感悟。”通过长年的临床经验总结,虞抟认为中风的发生是“先伤于内而后感于外之候也,但有标本轻重之不同耳”。内虚为“本因”,外感为“标证”,即人体气血虚损,营卫失调,是中风发病的根源,为本;感受外邪,引动内虚,是发病的诱因,为标。虽然金元以前论治中风,亦强调“内虚邪中”,如《金匮要略》认为中风是络脉空虚,风邪乘虚人中,但多强调外中风邪,治疗亦侧重祛风。而虞抟则认为外感、内伤有标本缓急之分,内因和外邪相互作用,才能引发中风,在治疗上亦随证各有侧重。这应是中风临证思维的一种进步。虞抟说:“其所谓真中风邪者,未必不由气体虚弱、荣卫失调,然后感于外邪也。若非体虚所致,则西北二方风寒大盛之地,而中风者比比皆是,何暇为他证哉?其所谓因火、因气、因湿者,亦未必绝无外邪侵侮而作也。若无外邪侵侮,则因气、因火、因湿各自为他证,岂有喁僻瘫痪暴仆暴痦之候乎?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也。岂可以一中风之证歧为二途哉!” 因此,虞抟对中风病名长期纠缠不清的真中、类中之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病因病机学的角度出发,不主张有真中、类中之分。该说虽在后世仍有争议,虞抟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较之前人,他的观点还是进步的,思路还是正确的。其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亦是符合《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原旨的。 2.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中风之证既然有外感与内伤之轻重,治疗上则亦有标本缓急之分。虞抟根据《内经》“本而标之,标而本之”和“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大法,提出“重于外感者,先驱外邪而后补中气;重于内伤者,先补中气而后驱外邪。或以散风药为君,而以补益药为臣使;或以滋补药为君,而以散邪药为臣使”的治疗原则。 ……
作者简介
徐世杰,男,1966年出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医各家学说研究、中医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主编《孔令诩临证精要》,参编《温病大成》《医案学》。《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集成》编委。 潘桂娟,女,1953年出生,辽宁省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975”计划项目“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首席科学家;2002年至2015年期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中医痰证理论研究、中医名家学术研究、日本汉方医学研究。主编《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集成》《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卷·中医基础理论分卷》《中医痰病研究与临床》等。著有《日本汉方医学》。
-
中国针灸学概要(精装)
¥5.1¥19.0 -
舌诊图谱:观舌知健康
¥13.9¥39.8 -
黄帝内经鉴赏辞典(文通版)
¥15.5¥28.0 -
内外伤辨惑论-局方发挥
¥2.5¥5.0 -
直到最后一课 生与死的学习
¥36.3¥59.0 -
小儿推拿秘旨
¥5.5¥9.0 -
中医诊断全书
¥28.1¥59.0 -
本草纲目
¥38.8¥76.0 -
外科急救常识图解
¥1.7¥4.0 -
中医入门必背歌诀
¥13.3¥38.0 -
脉因证治
¥6.5¥13.0 -
神农本草经 本草三家合注
¥27.8¥58.0 -
伤寒论 注解伤寒论-杏林传习十三经
¥15.4¥32.0 -
黄帝内经素问
¥22.5¥30.0 -
格致余论
¥3.0¥6.0 -
(一八三五-一九三五)-博济医院百年
¥21.0¥70.0 -
中医入门
¥7.5¥10.0 -
温病条辩、温热论、湿热病篇、外感温病篇
¥13.9¥39.8 -
医方集解
¥13.9¥29.0 -
临床常用百药精解-国医精粹口袋书系
¥18.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