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16301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88
- 出版时间:2020-09-01
- 条形码:9787520163019 ; 978-7-5201-6301-9
本书特色
写出《布登勃洛克家族》《魔山》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在流亡中积极参与政治而一再掀起舆论高潮,逝世后每年版税收入仍高达25万马克(相当于10位德国教授的年收入之和)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称得上一位好父亲吗?生在这个文豪之家,在优渥的成长环境和作家父亲的光环下,孩子的成名之路必定一帆风顺?
这是一个传奇之家,一个世纪以来,无数文学爱好者和批评家不仅惊叹它在20世纪文学史上的巨大贡献,而且热衷于挖掘它的逸闻趣事。时而光鲜亮丽,时而满地鸡毛,曼氏家族的大船逆极权政治的潮流而动,船员多数时候团结一心,却也彼此针锋相对。
这部家庭传记详尽而生动地描述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对我们理解其政治抉择,欣赏其文学创作将大有裨益。传奇之家每个人的经历、记忆和写作映照了整整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
??探秘20世纪著名的文豪之家
文豪之家的种种绯闻和他们的成就一样引人关注。父亲曾被誉为“健在的伟大的作家”,他的孩子们几乎个个离经叛道、拜金享乐,同时又以惊人的活力和执着的理想情怀勤奋耕耘着文学与政治的新田。他们不仅是德意志民族的作家,而且是周游世界、万众瞩目的多栖艺术家。然而纵使每一个人都深深地痛恨希特勒及其政权,但各人选择的斗争方式不尽相同,在激进与保守之间从不乏争吵和徘徊。从欧洲到美洲,从魏玛共和国、第三帝国到战后的两个德国和重新统一,他们经历过生离死别,也经历过兄弟阋墙、姐妹反目。真实的痛楚常被光彩掩盖,喧嚣中的孤独让人唏嘘。
??了解流亡作家群体和20世纪波谲云诡的出版史
政治干预文学,文学也影响政治。在纳粹阴影下,托马斯·曼一家和其他许多作家的作品被禁止和焚毁,曾经备受追捧的艺术家被褫夺国籍,不得不远走他乡。流亡者与他们又爱又恨的祖国之间渐行渐远,背井离乡的“流亡者”与留在德国的“内心流亡者”的嫌隙无法弥合,与作家群体命运相连的出版社也一次次面临经营危机和舆论风暴。至于战后,在和平和冷战,在两个德国之间,文学家政治理想的表达依然受时局左右,几家著名的出版社因应拆分或合并,调整出版方向。二者合力下,德国公共舆论逐渐容纳新的议题,对二战的反思以及对战后秩序重建的思考走向了更尖锐、激烈的阶段。
??思考历史的书写和记忆的重塑
恰恰因为曼家几乎每个人都在写作,其文字的真实性和艺术性尤其值得关注。为了塑造心中理想的形象,或者为了达到更佳的修辞和审美目的,他们并不完全忠实于真实经历,而是擅长取材于现实,抽象出无与伦比的艺术角色;时而也会避实就虚,甚至天马行空、添油加醋。曼家的作家们惯以一种“实验态度”对待真相并陈述他们所认识的现实,可以说是文学史上又一个写实与虚构结合的典型例子。记录历史,重塑记忆,针砭时弊,畅想未来——在理解20世纪的历史事件和文化记忆的时候,他们的作品无疑是有特殊参考价值的珍贵文本。
内容简介
八个成员,八种视角:曼家族的故事还从未被这样讲述过。
托马斯·曼的文学作品力压他的竞争对手,也像阴影一样笼罩着他的家庭。夫人卡蒂娅让他全无后顾之忧,不让孩子们烦扰到他。毕竟他们的言语也是相当尖锐的。长女艾丽卡的爱和她的恨一样鲜明热烈。漂亮的长子想成为像父亲一样遐迩闻名的作家。害羞的戈洛在远离家庭的地方默默寻找自己的幸福。米夏埃尔想成为大音乐家,必须和自己的暴躁脾气和家里的高要求对抗到底。父亲的至爱,伊丽莎白,和动物交谈并拯救世界。而这一切都折磨着无所事事的莫妮卡。这些兄弟姐妹在爱情和毒品中实验着他们的人生,挥霍着父母的金钱,也严肃地对抗着希特勒。无论命运将他们带向何方:曼家族同心同德,曼家族相生相克。
蒂尔曼?拉姆对数百份信件、日记和记录进行了考证研究。他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人们从未读到过的扣人心弦的家庭故事:家庭生活中的各种深渊与辉煌的文学成就,从反对希特勒的斗争到政治上的谬误,从妒忌、毒品到个人的不幸,从这个“传奇之家”的成功到他们自己为世人塑造的和谐家庭的传奇。
目录
**章 一个德国家庭(1922~1932)
第二章 在流亡中(1933~1936)
第三章 传奇之家(1937~1939)
第四章 危险与金钱(1940~1941)
第五章 战争与和平(1942~1946)
第六章 希特勒之后(1946~1952)
第七章 能者为之(1952~2002)
曼氏家族一览表
缩略语
注释里的书名缩写
注 释
关于曼氏家族的文献
图片来源
人物及其著作
节选
有一个家庭要被褫夺国籍了。“不配做德国人!”各家报纸都这么写着。托马斯·曼(Thomas Mann)一家在1936年12月被视为“毒害人民的害人虫”。三年以来,他们一家人生活在国外。在这三年中,托马斯·曼彷徨过、动摇过,现在,正如他自己所说,终于“洗面革心”,把自己流亡国外的事情公布于世,从而站到了希特勒政权的对立面。他们全家人如同久旱盼甘霖,一直渴望着这一时刻的到来。为了这一时刻,他们无不绞尽脑汁,使尽各种招数:有时候发飙,就像女儿艾丽卡(Erika)那样;有时候直言不讳,如同儿子克劳斯(Klaus)那般;有时候绵里藏针,柔和却又十分坚定,就像儿子戈洛(Golo)和妻子卡蒂娅(Katia)那样。戈洛·曼心里觉得不爽,倒不是因为失去了德国护照。他本想跟姐姐艾丽卡和哥哥克劳斯一样,靠自己来“挣得被剥夺国籍的这份荣耀”,现在只能“以儿子的身份屈就,多少有点不开心”。
纳粹分子到1936年底才剥夺托马斯·曼及其家人的国籍,究其原因,只可能是政治上的考虑。早在2月,托马斯·曼就已宣布背弃希特勒德国。之后不久,德国驻瑞士大使恩斯特·冯·魏茨泽克(Ernst von Weizsäcker),即后来的德国总统魏茨泽克的父亲,就主张吊销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护照。希姆莱(Himmler)的国家秘密警察,即盖世太保,出具了一份鉴定报告,其中指出,托马斯·曼在国外被视为“依然健在的*伟大的德国诗人”。是可忍,孰不可忍。既然拿“*伟大的”和“诗人”这样的称号没辙,对“依然健在的”说法当然也毫无办法,那么至少可以在“德国的”这一点上做做文章。希特勒政权总算熬过了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12月2日,终于把褫夺国籍这一步骤落到了实处。这一步骤早在预料之中,但到了此时,从形式上来看,已属“名不正言不顺”了:托马斯·曼及其大部分家人从11月起已经成为捷克斯洛伐克公民了。
米夏埃尔·曼(Michael Mann)在1936年圣诞节前不久去了巴黎。他在考虑能否在那里继续他的音乐学业。米夏埃尔是家里的幼子,17岁,几周前刚从苏黎世音乐学院小提琴师范专业毕业,他的实践课成绩特别优秀,理论课却马马虎虎。人们一再信誓旦旦地向米夏埃尔和他父亲保证,米夏埃尔是个天才,对此,父亲特别自豪。但米夏埃尔还是不得不离开这家音乐学院,因为他跟院长有段“过节”,父母亲轻描淡写地这样说。为抗议院长给他的一个警告处分,米夏埃尔曾经甩过院长一记耳光。比米夏埃尔大一岁的姐姐伊丽莎白(Elisabeth)不会惹这样的麻烦。她是父亲*宠爱的孩子,功课门门特优,中学毕业时还受过嘉奖。但她也并非没有让人揪心的地方:伊丽莎白想成为钢琴家,每逢有人说她水平算不得上乘,她就以双倍的练习作为回敬。父亲在日记里不无忧虑地写道,她“对音乐痴狂”。不幸的是,伊丽莎白爱上了比她大17岁的弗里茨·兰茨霍夫(Fritz Landshoff),而且好几年了,他是哥哥克劳斯的朋友兼出版商。兰茨霍夫爱的是艾丽卡·曼,艾丽卡爱的是自己的自由。克劳斯和艾丽卡于1936年秋天前往纽约。在流亡欧洲时,艾丽卡的政治性文学小品剧《胡椒磨》(Pfeffermühle)曾风靡一时,气得纳粹分子发疯抓狂,现在,她希望能在美国继续这一辉煌。艾丽卡的心情好极了:“我非常愿意来这儿。在这里,我感觉到了生活的意义和理性,还有1000种不同的可能性,多年来,这还是头一回。”但她也**次产生了怀疑:《胡椒磨》在美国演出,难道不应该*好是用英语吗?可是演出队伍里没人真正会说英语,这该怎么办呢?
克劳斯·曼穿梭于纽约的大街小巷,心情糟糕透顶。长篇小说《梅菲斯托升官记》(Mephisto)刚在阿姆斯特丹用德语出版,这部书不仅是对德国,而且也是对他的前姐夫古斯塔夫·格伦特根斯(Gustaf Gründgens)进行清算。格伦特根斯是个演员,在希特勒、戈培尔和戈林统治下仍旧飞黄腾达。《梅菲斯托升官记》将成为克劳斯·曼名气*大也*具争议的一本书。美国的出版社都不愿意出版这部小说。他的女代理人告诉他,可以作各种各样的报告,题目就用《我的父亲与他的作品》(My father and his work)。克劳斯·曼有先见之明,这一年,他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们真是一个奇特的家庭!以后,人们将要撰写各种书籍来介绍我们,而且不仅仅是介绍我们中的每一个人。”
莫妮卡·曼(Monika Mann)对前途丧失了信心,这与政治局势无关,跟她失去了德国护照也没有关系。父母亲在为这个女儿发愁,因为她似乎突然发现了什么,而他们早已把这看在眼里:她的人生和她所做的一切都没有意义,也没有前景——中学辍学,声乐学不下去,工艺美术学校也没读完,现在轮到弹钢琴了。对此,就连家庭的心理治疗医生艾里希·卡岑施泰因(Erich Katzenstein)也无能为力了,家里的六个孩子中有四个都接受他的治疗。母亲在给克劳斯的信中这样写道。莫妮卡的颓势“显然是无法挽回了”。在家里,圣诞节是仅次于父亲生日的*重要的家庭团聚日,却因为“可怜的莫妮卡”而蒙上了阴影,托马斯·曼这样写道:“她经历了一场危机,就连父母来到她的床头看望她也不见起色。”
在莫妮卡经历危机和全家准备盛宴期间,托马斯·曼正在奋笔疾书,写信给波恩大学,该大学因为托马斯·曼被褫夺国籍而取消了1919年授予他的名誉博士头衔。他在信中写道,他只是想顺便提一下,哈佛大学新近授予了他名誉博士,同时还想发布一个预言,这是他一直准备要说的:“他们”——那些剥夺他德意志身份的当权者们——“竟然胆敢把自己跟德国混为一谈,真是厚颜无耻!在那里,那一时刻的到来或许并不会太久远了——到了那一时刻,德国人民*不希望的,就是把他们跟纳粹混淆在一起。”仅仅几天后就已刊印的《波恩公开信》(Bonner Brief)将成为流亡文学*著名的宣言。
几个星期后,一拨共产党人在柏林格鲁勒森林区(Grunewald)的一个住宅内秘密聚会,其中有一位16岁的文学青年,名叫马塞利·赖西(Marceli Reich)。是姐夫带他来的,他时不时地会为地下运动充当信使。“大家都鸦雀无声。半黑的屋子里有些令人毛骨悚然。”有个人朗读着一篇非法作品——托马斯·曼的《波恩公开信》,这封信或以伪装的形式,或以手抄本形式在德国到处流传。马塞利·赖西有点坐立不安,这位《布登勃洛克一家》(Buddenbrooks)的作者对他来说太重要了,他把短篇小说《托尼奥·克律格》(Tonio Krüger)称为其青少年时期刻骨铭心的文学经历,它“是一部《圣经》,那些把文学当作唯一精神家园的人的《圣经》”。托马斯·曼如何看待“第三帝国”,这个问题对赖西来说也就相应地非常重要了。“信的*后一个句子读完后,没有人敢说什么。于是,读信的人建议,我们大家先休息一下,然后再来谈谈这篇文章。我利用休息时间向众人表示感谢和告别。我说不想回去太迟,因为明天还要写一篇重要的课堂作业。这是撒了个谎。实际上我是想一个人、单独一个人享受我的马塞利·赖西-拉尼茨基(Marcel Reich-Ranicki,即马塞利·赖西的全名)侥幸逃过了大屠杀的劫难,后来成为德语界影响*大的文学批评家,他将一而再,再而三地从事托马斯·曼及其家人的研究。“我相信,”他有一次这么写道,“在本世纪的德国,没有比曼氏一家更为重要、更为独特、更为有趣的家庭了。”
作者简介
蒂尔曼·拉姆曾在基尔大学和伯尔尼大学专攻日耳曼语言文学、历史和哲学,曾担任《法兰克福汇报》文艺版编辑,目前在吕讷堡大学讲授文化学。拉姆潜心研究曼氏家族多年,2009年发表了著名的戈洛·曼传记。为撰写《传奇之家:托马斯·曼一家的故事》一书,他对曼氏家族的全部书信往来进行了研究,这些书信大部分都不为世人所知,目前已由他和霍尔加·皮尔斯(Holger Pils)、凯尔斯廷·克莱因(Kerstin Klein)整理出版。 译者简介
朱锦阳,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德国哥廷根大学日耳曼学系博士,德国康斯坦茨科技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学。译有《从国家意识形态出走——中国新艺术展》和《西方通史:从冷战到柏林墙的倒塌》,曾为南京《周末报》、香港《信报》和《明报》周刊撰稿。
-
中国近代史
¥14.7¥39.8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9.8¥76.0 -
一张纸铺开的人类文明史
¥13.9¥39.8 -
史学与红学
¥10.0¥27.0 -
史学与红学
¥7.0¥26.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19.7¥5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7.6¥4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1.4¥38.0 -
清朝穿越指南
¥16.7¥45.0 -
五口通商变局
¥12.0¥30.0 -
万历十五年
¥16.3¥25.0 -
万国来朝-明朝那些事儿-第贰部
¥24.5¥35.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3.3¥36.0 -
中国通史
¥18.5¥45.0 -
大结局-明朝那些事儿-第柒部-新版
¥15.1¥35.0 -
妖孽宫廷-明朝那些事儿-第叁部-新版
¥19.3¥35.0 -
人类酷刑简史
¥20.1¥59.0 -
粉饰太平-明朝那些事儿-第肆部-新版
¥17.2¥35.0 -
毕竟战功谁第一
¥17.5¥46.0 -
中国历史速记图表
¥9.9¥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