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或,论财富同人口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或,论财富同人口的关系

1星价 ¥47.6 (7.0折)
2星价¥47.6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81662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8,532页
  • 出版时间:2020-07-01
  • 条形码:9787100181662 ; 978-7-100-18166-2

内容简介

西斯蒙第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新原理》。西斯蒙第从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对资本主义经济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资本主义不以人的享受而以财富作为经济活动的目的,从而造成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现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把财富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完全无视了人。在他看来,政治经济学应从政府事业的角度看,把人们的物质福利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也因此,他反对经济自由主义,主张依靠国家政策来调节社会生活。西斯蒙第指出了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他认为,个人进行生产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的,消费决定生产。在交换经济中,消费决定生产表现为社会需求先于并决定供给。由于人的消费依存于他所分配到的收入,因此,收入*终决定着生产。他指出,生产决定收入,但生产出的产品只有在实现以后才能变为收入,收入决定支出,支出决定消费,假如支出不能购买全部生产物,就会出现过剩生产物。所以,收入虽由生产决定,但它却决定着下一次再生产,也即*终决定着生产。他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利润,生产者应用机器,相互竞争,造成生产的无限扩张;而资本主义不公平的分配制度,使财产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小生产者和工人,即广大劳动者收入不足,收入不足导致消费不足,从而使国内市场越益狭窄,生产和收入比例遭严重破坏,产品实现问题*终会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爆发。西斯蒙第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必然性的论述是他的科学贡献。但他仅把它归为消费不足,并仅仅是个人消费品的消费不足,并不能真正揭示经济危机的原因。由于他的小资产阶级眼界限制,他不能找到消除资本主义弊端的正确道路。他虽不想回到中世纪状态中,但他仅能在过去的社会中找寻其理想社会的原则,因而他要求用宗法和行会原则组织社会经济,以节制资本主义,建立符合小生产者利益的一种社会。

目录

第二版序 1

**版序 11

**篇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及其起源 15

**章 政治学的双重目的 15

第二章 政治学的分类??高级政治学和政治经济学 17

第三章 管理国民财富的理论成为一门科学对象以前的国民财富的管理 20

第四章 十六世纪查理五世的大臣在政治经济学中实行的**次革命 26

第五章 重商学说 28

第六章 重农学说或经济学家的学说 33

第七章 亚当·斯密学说??本书的其他部分 39

第二篇 论财富的形成和发展 46

**章 单个人的财富的形成 46

第二章 财富通过交换在社会中的形成 50

第三章 论社会人的需要的增长和生产的极限 54

第四章 收入怎样从资本中产生 59

第五章 国民收入在各个公民阶级间的分配 70

第六章 生产和消费的相互决定以及支出和收入的相互决定 76

第七章 货币怎样简化财富的交换 84

第八章 商业如何促进生产并替换生产资本 87

第九章 不能在自己的产品中获得劳动价值的劳动阶级 91

第三篇 论领土财富 96

**章 关于领土财富的立法目的 96

第二章 政府对于耕作方法的进步的影响 99

第三章 论宗法式的土地经营 104

第四章 论奴隶制的经营 111

第五章 论对分制的经营或平分收获制的经营 117

第六章 论劳役制的经营 126

第七章 论通过人头税的经营 131

第八章 论出租制的经营 134

第九章 论长期出租制的经营 148

第十章 论谷物贸易法 151

第十一章 论土地所有权的出卖 162

第十二章 论贵族家庭永远保持土地所有权法 167

第十三章 李嘉图先生的地租论 179

第四篇 论商业财富 188

**章 商业体系中的国家繁荣 188

第二章 论关于市场的知识 194

第三章 卖者怎样扩大他的市场 201

第四章 商业财富怎样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210

第五章 论工资 219

第六章 论利率 228

第七章 论劳动分工和机器 231

第八章 论廉价生产竞争的结果 236

第九章 论政府规定的专卖权 242

第十章 论法律对生产者增加的限制 248

第十一章 论关税 254

第十二章 政府对商业财富的影响 263

第三篇第十章 第155页补遗 269


……

展开全部

节选

  《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人一生下来,就给世界带来要满足他生活的一切需要和希望得到某些幸福的愿望,以及使他能够满足这些需要和愿望的劳动技能或本领。这种技能是他的财富的源泉;他的愿望和需要赋予他一种职业。人们所能使自己享有价值的一切,都是由自己的技能创造出来的,他所创造的一切,都应该用于满足他的需要或他的愿望。但是,他消费自己通过劳动创造的、为自己享用的东西,需要有较长的时间。这种东西,这种积累起来不予消费的劳动果实,便称为财富。财富不仅不需要任何交换的标志或金钱就能存在,即使没有任何交换的可能,或者没有进行任何商业活动也能够存在;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劳动,如果没有劳动所应满足的愿望或需要,财富就不能存在。假使一个人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没有任何人与他争这个荒岛的所有权,不管这里的土地多么肥沃,不管这里森林里的猎物多么丰富,也不管沿岸有多少鱼,地下具有多少矿藏,如果他不劳动就不会致富。相反,他会在大自然赐予他的这些恩惠中陷于极端贫困的境地甚至饿死。但是,如果这个人用自己的技能活捉几只奔跑在树林里的动物,而且并不立刻把它们吃掉,却把它们保存起来以备日后的需要,如果他在这个阶段把这些动物加以驯养,喝它们的奶,让它们参加自己的劳动,使它们繁殖,他就可能富裕起来。因为劳动使他获得了这些动物的所有权,而且另外一种新的劳动使它们变成了家畜。衡量他的财富的尺度绝不是在交换中所得到的东西,因为他没有进行任何交换的可能。衡量他的财富的尺度是他所能满足的需要的范围,或者说,是在他不需要新的劳动就能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而过活的时间。这个人经过驯养牲畜而使它们成了自己的财产和财富;通过开发土地,而把土地也变成了自己的财富和财产。他所居住的荒岛在没有经过劳动以前是毫无价值的;但是,如果他不把自己所获得的果实到手就吃掉,而是把它们保存起来以备日后之需;如果他把这些果实再利用到地里再生产;如果他耕种土地,以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如果他把土地围上篱笆以防野兽的侵害;如果他栽种多年以后才收获的树木,那么,他不只是创造了他的劳动使土地生长出来的一年生产的价值,而且也创造出土地本身的价值,因为他和驯养牲畜一样把土地也驯服了,使它变成对自己有利的东西。这时他就成为富人了;愈能长期不劳动而没有新的需要.他就愈加富足。这个离群索居的人,再也不受各种迫切需要的驱使,再也不用担心饥饿了,他可以把自己的时间用在建筑住所,缝制衣服,甚至把自己的穿戴和住宅弄得更舒适。他可以建造一座房屋;在房屋里摆设他自己的劳动所能制造的家具。……

作者简介

西斯蒙第,法国政治经济学家。经济浪漫主义的奠基人。原籍意大利,生于瑞士日内瓦,后移居法国。曾在巴黎上过大学,后中途退学到里昂一家银行当职员。法国大革命时回到瑞士。曾移居英国、意大利。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