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752996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2cm
- 页数:12,316页
- 出版时间:2012-04-01
- 条形码:9787807529965 ; 978-7-80752-996-5
本书特色
靳明全主编的《大后方抗战文学异国形象论稿》是“比较文学与文艺学丛书”之一,以比较文学的方法、异国形象学和他者的理论,论述大后方抗战文学中的日本、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德国等形象,这也是目前抗战文学研究领域里极少涉及的方面。
内容简介
本书以异国形象学及他者理论为主, 系统、全面地对大后方抗战文学异国形象进行考察论述, 显示出珍贵的学理性,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前言
**章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中的美国人形象
一、序言
二、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概述
三、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中的各色美国人形象
第二章 民国政要人员抗战回忆录里的美国人形象
一、高傲自大的施主
二、直爽热情的美国人
第三章 中国抗战文学中的苏联形象
一
二
第四章 老舍抗战文学中的英国形象
一、引言
二、“形象”与“英国形象”
三、历史语境
四、老舍与英国因缘
五、老舍笔下的英国形象
六、老舍战时作品中的英国形象特征
第五章 艾青抗战诗歌中的法国形象
一
二
第六章 抗战文学中的德国人形象
一、社会集体想象物中的德国人形象
二、意识形态的德国人形象
三、乌托邦的德国人形象
四、结语
第七章 抗战时期巴金小说中的外国人形象
一
二
结语
第八章 抗战时期大后方文学中的日本战俘形象
一、狂热的侵略者与反战斗士--大后方文学中的日本俘虏
二、“奇怪”的注视者--描写日本战俘的作家们
三、灭绝人性的魔鬼--大后方文学中普遍出现的日军形象
四、是写实还是误读--日本战俘形象产生的深层根源
五、结语
第九章 胡风抗战时期诗歌中的日本形象
一
二
三
四
五
第十章 意识形态化的日本间谍“蓝尾蛇”--以徐言于的《风萧萧》为例
一
二
第十一章 日本间谍范斯伯形象分析
一、范斯伯身份界定
二、日本间谍“成长史”
三、电影《日本间谍》
四、日本间谍范斯伯形象分析
五、结语
第十二章 《荒村之火》中村衫大佐形象分析
一
二
三
第十三章 夏衍抗战戏剧中的日本女性形象--以《法西斯细菌》的静子和一《冬夜》的静江为例
一、“他者”与作家的情感
二、“他者”与“社会集体想象”
三、“他者”形象的延伸
四、结语
第十四章 缺席与分裂--浅析抗战时期大后方报告文学中的日本人形象
一、引言
二、报告文学:原型的“在场”与缺席
三、日本人形象:矛盾与分裂
四、“屋里的安琪儿”:双重缺席的日本女性形象
第十五章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慰安妇形象
一、日军排泄的“公共厕所”
二、中国慰安妇的“身体命运”
三、中国慰安妇的抗争
四、慰安妇地位的改变
五、日本人眼中的中国慰安妇形象之溯源
六、结语
后记
**章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中的美国人形象
一、序言
二、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概述
三、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中的各色美国人形象
第二章 民国政要人员抗战回忆录里的美国人形象
一、高傲自大的施主
二、直爽热情的美国人
第三章 中国抗战文学中的苏联形象
一
二
第四章 老舍抗战文学中的英国形象
一、引言
二、“形象”与“英国形象”
三、历史语境
四、老舍与英国因缘
五、老舍笔下的英国形象
六、老舍战时作品中的英国形象特征
第五章 艾青抗战诗歌中的法国形象
一
二
第六章 抗战文学中的德国人形象
一、社会集体想象物中的德国人形象
二、意识形态的德国人形象
三、乌托邦的德国人形象
四、结语
第七章 抗战时期巴金小说中的外国人形象
一
二
结语
第八章 抗战时期大后方文学中的日本战俘形象
一、狂热的侵略者与反战斗士--大后方文学中的日本俘虏
二、“奇怪”的注视者--描写日本战俘的作家们
三、灭绝人性的魔鬼--大后方文学中普遍出现的日军形象
四、是写实还是误读--日本战俘形象产生的深层根源
五、结语
第九章 胡风抗战时期诗歌中的日本形象
一
二
三
四
五
第十章 意识形态化的日本间谍“蓝尾蛇”--以徐言于的《风萧萧》为例
一
二
第十一章 日本间谍范斯伯形象分析
一、范斯伯身份界定
二、日本间谍“成长史”
三、电影《日本间谍》
四、日本间谍范斯伯形象分析
五、结语
第十二章 《荒村之火》中村衫大佐形象分析
一
二
三
第十三章 夏衍抗战戏剧中的日本女性形象--以《法西斯细菌》的静子和一《冬夜》的静江为例
一、“他者”与作家的情感
二、“他者”与“社会集体想象”
三、“他者”形象的延伸
四、结语
第十四章 缺席与分裂--浅析抗战时期大后方报告文学中的日本人形象
一、引言
二、报告文学:原型的“在场”与缺席
三、日本人形象:矛盾与分裂
四、“屋里的安琪儿”:双重缺席的日本女性形象
第十五章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慰安妇形象
一、日军排泄的“公共厕所”
二、中国慰安妇的“身体命运”
三、中国慰安妇的抗争
四、慰安妇地位的改变
五、日本人眼中的中国慰安妇形象之溯源
六、结语
后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见字如面
¥19.9¥49.8 -
汉字里的中国
¥13.1¥45.0 -
哇哈!这些老头真有趣
¥9.1¥30.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4.3¥68.0 -
祖国旅店
¥15.2¥49.0 -
遇见动物的时刻
¥18.4¥58.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她们
¥18.0¥46.8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7.5¥55.0 -
你为何对我感到失望
¥13.4¥32.0 -
(精)川端康成经典辑丛:彩虹几度
¥20.2¥48.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我与地坛
¥17.5¥28.0 -
夏日走过山间
¥11.2¥30.0 -
昨日书林:西潮
¥18.4¥58.0 -
身边的风景.汪曾祺散文
¥8.5¥25.0 -
花.猫.幽默家:老舍散文经典全集
¥18.9¥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