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582853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433页
  • 出版时间:2020-10-01
  • 条形码:9787515828534 ; 978-7-5158-2853-4

本书特色

甘地——一个不受外在很好不错的扶持,而成为他的民族的的人;一位不是依靠投机取巧,也不是凭借掌握的技术装备,而纯粹地建立在令人信服的人格力量上的政治家;一位一贯轻视使用武力的胜利的斗士;一位具有智慧与谦逊,用果敢与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武装起来的人;一位将所有的力量都用来推动自己民族的崛起与命运改善的人;一位用纯粹的人性尊严对抗欧洲的残暴,并在任何时候都不屈服的人。

内容简介

《甘地传》一书为作者甘地亲笔撰写的精神自传,文章生动再现了甘地饱经忧患。历尽坎坷、追求真理的一生。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共158章,全面展现了圣雄甘地自早年伦敦求学、南非岁月到后来欧洲之行、印度独立、功成身故的一生。从中窥见的作者宽容、大度以及隐忍等精神,值得今天的每一个年轻人学习。甘地—— 一个不受外在很好不错的扶持,而成为他的民族的的人;一位不是依靠投机取巧,也不是凭借掌握的技术装备,而纯粹地建立在令人信服的人格力量上的政治家;一位一贯轻视使用武力的胜利的斗士;一位具有智慧与谦逊,用果敢与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武装起来的人;一位将所有的力量都用来推动自己民族的崛起与命运改善的人;一位用纯粹的人性尊严对抗欧洲的残暴,并在任何时候都不屈服的人。

目录

绪言
**部 我体验真理的故事(一)
第1章 甘地家族
第2章 童年逸事
第3章 童婚
第4章 成为一个小丈夫
第5章 我的中学生涯
第6章 踏入罪恶之门(上)
第7章 踏入罪恶之门(下)
第8章 偷盗和忏悔
第9章 父亲离世和我的羞耻
第10章 宗教一瞥
第11章 为赴英留学而努力
第12章 失去种姓身份
第13章 初到英国
第14章 决不违背誓言
第15章 学做英国绅士
第16章 简化自己的生活
第17章 饮食新体验
第18章 羞涩帮我识别真理
第19章 不诚实让我如坐针毡
第20章 初次接触各种宗教
第21章 神明给弱者以力量
第22章 纳拉扬·亨昌德罗
第23章 大型博览会
第24章 当了律师又怎样?
第25章 我的焦虑与不安
第二部 我体验真理的故事(二)
第1章 我尊敬的赖昌德巴伊
第2章 新生活怎么开始
第3章 我接手的**宗案子
第4章 打击让我坚定信念
第5章 计划赴南非
第6章 抵达纳塔耳
第7章 我被当作“不受欢迎者”
第8章 前往比勒陀利亚
第9章 坐火车之痛
第10章 在比勒陀利亚的**天
第11章 结交基督教徒
第12章 与印度人来往
第13章 “苦力”的处境
第14章 真实的法律实践
第15章 充满活力的宗教精神
第16章 在南非生活
第17章 决定定居纳塔耳
第18章 关于种族隔离
第19章 纳塔耳的印度人大会
第20章 解救巴拉宋达朗
第21章 三英镑人头税
第22章 各种不同的宗教
第23章 上帝又一次拯救了我
第24章 启程回国
第25章 在印度
第26章 两种热情
第27章 参加孟买的集会
第28章 在浦那和马德拉斯的活动
第29章 离开加尔各答
第三部 我体验真理的故事(三)
第1章 **次带妻儿远航
第2章 惨遭隔离
第3章 再一次接受考验
第4章 风暴以后的平静
第5章 我的教育方法
第6章 养育后代
第7章 关于禁欲(上)
第8章 关于禁欲(下)
第9章 简单朴素的生活
第10章 波耳战争
第11章 卫生改革和饥荒救济
第12章 认识那份爱
第13章 大会前的代表和义工
第14章 做文书和听差
第15章 大会上的提案
第16章 寇松勋爵的觐见礼
第17章 与戈克利相处的时光1
第18章 与戈克利相处的时光2
第19章 与戈克利相处的时光3
第20章 在贝纳勒斯
第21章 去孟买定居
第22章 信仰受到了考验
第23章 再临南非
第四部 我体验真理的故事(四)
第1章 “爱的劳动丧失了?”
第2章 从亚洲去的专制者
第3章 忍受侮辱
第4章 牺牲精神让人振奋
第5章 反省的结果
第6章 这种牺牲也是一种美德
第7章 体验水疗和土疗
第8章 饮食的试验
第9章 与当权者抗争
第10章 这样的回忆和忏悔是神圣的
第11章 与欧洲人的密切交往(上)
第12章 与欧洲人的密切交往(下)
第13章 创办《印度舆论》周刊
第14章 “苦力区”还是“隔度”?
第15章 遭遇黑热病(上)
第16章 遭遇黑热病(下)
第17章 印度居民区大火
第18章 充满魔力的书
第19章 搬至凤凰村
第20章 在凤凰村的**夜
第21章 让人信赖的波拉克
第22章 神灵护佑的人
第23章 家务点滴
第24章 不实的朱鲁人“叛乱”
第25章 心灵的追求
第26章 非暴力抵抗运动的诞生
第27章 体验更多的饮食方法
第28章 很有勇气的嘉斯杜白
第29章 家庭内部的非暴力抵抗
第30章 自制
第31章 绝食的目的是自制
第32章 农场的教育问题
第33章 农场里的文化训练
第34章 农场里的精神训练
第35章 好坏之分
第36章 以绝食进行忏悔
第37章 前往伦敦
第38章 在大战期间我所做的努力
第39章 精神关隘
第40章 轻微的非暴力抵抗
第41章 仁爱的戈克利
第42章 治疗肋膜炎
第43章 阔别十载重回祖国
第44章 回忆做律师时的时光
第45章 是欺诈吗?
第46章 当事人变成同事
第47章 如何解救当事人
第五部 我为真理祈祷
第1章 初次体验
第2章 会见戈克利
第3章 这是威胁吗?
第4章 前往圣提尼克坦
第5章 经历三等乘客的疾苦
第6章 在追求中更加明白
第7章 参加坎巴庙会
第8章 拉克斯曼-朱拉桥
第9章 创立非暴力抵抗学院
第10章 讨论
第11章 废除契约移民制度
第12章 靛青的污渍
第13章 优雅的比哈尔人
第14章 面对着“非暴力”
第15章 撤销控告
第16章 调整工作方法
第17章 同伴们
第18章 到农村去
第19章 好省长
第20章 接触劳工
第21章 学院一瞥
第22章 绝食
第23章 凯达的非暴力的抵抗
第24章 洋葱贼
第25章 凯达非暴力抵抗的结束
第26章 热爱团结
第27章 招兵运动
第28章 濒于死亡
第29章 劳莱特法案和我的窘境
第30
展开全部

节选

第2章童年逸事 大约在我7岁的时候,父亲去拉奇科特做了王府法庭的法官,我在那里上了小学。我现在还记得我的老师的姓名,以及他们的其他特点。我在那里的学习情况和在波尔班达一样,想不起还有什么可值得称道的。后来我转了学,去另一所小学读书,直到中学,那时我已经12岁了。我腼腆害羞,与别人来往不多。准时上学,放学后就往家跑,生怕和别人讲话他们会取笑我。 在中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考试中,发生了一件事。有个名叫齐尔斯的督学,来我们学校视察。他要求我们写五个字,以测验拼写是否正确。五个中有一个“锅”字,我拼错了。老师用他的脚尖轻触我以示写错了,然而我却茫然不知其用意。结果是除我以外,其他学生每一个字都拼对了。过后我才明白,老师原来是示意让我抄袭我身边学生的写法,但我却以为老师是为了防止我们抄袭而站在那里的。后来老师因此指责了我,但是我想,我永远学不会“抄袭”的艺术。 老师虽然这样暗示我抄袭,但我对老师的尊敬仍丝毫不减。尊敬师长是我与生俱来的,我已经学会了遵从和善待长者,不会对他们的有些行为斤斤计较。 还有两件事情值得一述。我并不热衷阅读课外读物,虽然我每天埋头于功课,但却时常心不在焉。所以常常因为作业没能完成,也就没有课外阅读的事儿了。可是有一次,父亲买的一本有关斯罗梵纳孝顺双亲的书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捧着这本书读得津津有味。这时几个演皮影戏的人来我们家演皮影戏,其中有一个场面就是斯罗梵纳用带子背着失明的双亲朝圣的情景。由此,书中的描述和表演的景象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告诫自己:“这就是你应当效法的榜样。”斯罗梵纳的死,他父母悲痛的哀号,其情其景,我至今记忆犹新,并且一直深深地感动着我,我曾用父亲为我买的手风琴演奏过这一段悲凄的哀歌。 还有一件事情也和戏有关。有一次,我去看某剧团演出的叫作“哈立斯昌德罗”的戏,这出戏让我着迷,可以说百看不厌。我也很多次独自扮演哈立斯昌德罗。我常常自问:“做人为什么不应当像哈立斯昌德罗那样诚实呢?”我决心以他为榜样,服从真理,为追求真理而经受一切考验。那时,哈立斯昌德罗的故事我完全相信是真的。我时常因这个故事而情不自禁地流泪。我想,哈立斯昌德罗可能不是一个历史人物。但不管怎样,我以为这两则故事反映的都是活生生的现实,即使在今天重读这两个剧本,我依然会像从前那样被感动。 第3章童婚 写这些对我来说是一种满含痛苦的历程,我得不断地咽下许多痛心的眼泪。我多么不想写!但是我知道我是一个事实的崇拜者,我不能回避这一段经历。因此在此记述我在13岁就结婚的事既是一种沉痛,也是一种责任。当看到我所照料的、和我那时年岁相当的孩子们时,就会让我不禁想起我的婚姻,不禁为自己悲伤,同时也庆幸他们没有遭遇像我一样的命运,我的早婚是荒唐的。 必须说明我不是订婚而是结婚。在卡提亚华,订婚和结婚是两种礼仪。订婚为一种婚约,是双方的父母预先应许的,那是可以解除的。如果男的死了,女的可不守寡。这和儿女们没有多大关系,完全是双方父母之间的一种协议,有时本人根本不知道。我似乎订过三次婚。之前听说与我订婚的两个女孩都先后死了,因此我想我可能订过三次婚。第三次订婚我还模糊记得,是在七岁的时候。 P3-5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