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109412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50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101094121 ; 978-7-101-09412-1
本书特色
何炳棣著的《中国会馆史论》的研究对象**是会馆制度,虽有时不得不兼论会馆与公所行会的关系,但重心始终在地缘组织。 本文*后一章中当提出实际例证,以说明明、清两代的会馆制度,在我国社会逐渐“近代化”的过程中,实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目的之一即在详列大小城市会馆之名,以为今后中外学人更进一步较全面研究的参考。因为文献资料特别零散,大多数方志皆忽略会馆公所,这项近乎机械的工作,费力虽多,收效则甚为有限。因为文献记载多阙,本书所能列举大小各地的会馆当然不会详尽,与实际数目相差必远。但这有限的收获已经代表十余年来作者为研究明清土地、作物、人口、移民而遍翻北美所藏中国方志的附带结果之一。
目录
**章 籍贯观念的形成
第二章 北京郡邑会馆的起源与演变
第三章 晚清北京郡邑会馆统计(府城试馆、省垣试馆附)
第四章 会馆的地理分布(上):商埠、省会、一般州县、工商镇市
第五章 会馆的地理分布(下):长江中、上游与汉水流域
第六章 会馆与地域观念的逐渐消融
后记
引用书目
英文目录及简介
何炳棣教授履历及主要著作目录
作者简介
何炳棣,1917年生于天津,祖籍浙江金华。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1944年考取清华第六届留美公费生,1945年底赴美,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鄂宛加州大学。先后当选“中研院”院士、美国艺文及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高级研究员。1975-1976年任美国亚洲学会会长。重要著作有:《中国会馆史论》《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明清社会史论》《中国历代土地数字考实》《读史阅世六十年》《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论》等。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14.1¥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9.0¥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7¥32.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9¥36.8 -
性心理学
¥19.7¥58.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1.3¥45.0 -
张舜徽集清人笔记条辨
¥13.4¥32.0 -
乡土中国
¥12.2¥26.0 -
语文闲谈
¥12.2¥29.0 -
遇见天堂鸟
¥13.5¥45.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9.0¥28.0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2.1¥69.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理解生命
¥9.8¥32.8 -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14.7¥46.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5¥45.0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汉字王国
¥11.5¥4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4¥39.8 -
非暴力沟通(修订版)
¥40.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