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岸

上岸

1星价 ¥20.9 (3.6折)
2星价¥20.9 定价¥5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721508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6
  • 出版时间:2020-09-01
  • 条形码:9787521721508 ; 978-7-5217-2150-8

本书特色

1.这是一本海淀妈妈的小升初上岸重点学校的闯关记,她成功带领儿子从等待划片的无奈到主动出击考上目标校,总结小升初和幼升小阶段必须要注意以及做好哪些事情就能顺利上岸等方方面面的记录,全是干货。 2.《上岸》是非虚构纪实类社会观察作品,也是市场上比较难得的真实记录当代中国家长面临的教育现状的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关注度和话题性。 3. 《上岸》选取了北京海淀和杭州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家庭类型作为描写的切入点,既有生动的故事,又同时涵盖了家长们ZUI关心的各种升学与教育中的选择问题。 4.作为海淀小升初和杭州幼升小的亲历者,安柏发现,对于“别人家”孩子,对于重点校升学,其实家长大多只看到了自己想看的一部分,没看到的部分才是关键的拼图。在分享自己故事的同时,她也会带着你去寻找这些关键拼图,更明白、更从容地规划孩子的教育之路。 5.本书获得非常高的关注,也获得教育界等大咖的推荐,知名教育学者、语文特级教师闫学,《浙江教育报》副编审池沙洲鼓掌推荐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真诚而又深刻的个人记录,也是极其难得的靠前教育现状的社会观察。“我是一个北大硕士、世界500强经理、孩子在六小强就读的海淀妈妈,是中国教育军备竞赛的亲历者,同时也是一个观察者。我发现,对于别人家的孩子,其他国家的教育,其实家长大多只看到了自己想看的一部分,没看到的部分才是关键的拼图。”书名解释:上岸,一语双关。1.上岸为升学术语,代表冲刺牛校成功;2.上岸的本意是从波涛汹涌的海中登陆到坚实的大地上,隐喻家长的心态和认知从焦虑摇摆成长到坚定从容。本书通过讲述我和妹妹分别带着孩子,一个在北京海淀小升初、一个在杭州幼升小,各自为冲刺牛校做准备的故事(注:我和妹妹性格相反,我佛系,她鸡血,但是育儿之路上殊途同归,ZUI后达成一个比较折中平衡的共识),穿插社会上教育竞赛和育儿焦虑的现状,反思家长的焦虑经常来自认知死角和思维误区,探讨教育需要全局意识和长期主义,我们需要寻找自己认知里缺失的关键拼图——更多教育的真相和理念,从而更理性、更从容地规划孩子的教育之路。教育焦虑不仅在中国,在优选其他国家也有多见。这为父母和教育者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的教育方式,特别是对于那些有一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来说,才是ZUI好的?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激烈竞争还是耐心培养?在这些众多纷纭的争论中,父母又当如何做到保持平衡,保持一个健康的家庭关系?本书试图通过真实生动的案例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目录

目录:

作者序 寻找关键拼图:关于教育我们没看到的那部分 / Ⅶ

**章

别人家孩子,看上去很美

在疯狂的海滨黄庄上学,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3

我家孩子素质教育的短板,就剩学习了 /13

给5 岁孩子报6 个课外班,到底多了还是少了 /22

兴趣比较容易,特长相对奢侈 /31

为什么选项多了,家长反而更焦虑了 /41

第二章

家长的自我修养:至少不拖孩子后腿

有事白天约我,4 点我要接孩子 /51

小时候没有好好上的学,有了孩子都要补回来 /59

陪读妈妈,做严监工不如做好教练 /66

不管全职还是在职,都是一个好选择 /74

第三章

养孩子就像开公司

作为孩子的CEO,我好像失职了 /83

给孩子一年花的钱,够买10 个爱马仕 /91

课外班的本质是外包,性价比很重要 /97

教育中的“投资”和“消费”,傻傻分不清 /104

第四章

择校择的到底是什么?

公办民办还是国际学校?我们的误解太深了 /113

30 万一年的国际学校,老师却什么也不教? /119

在学校培养个性,或许是个陷阱 /125

送孩子到新式实验学校,是做小白鼠吗? /133

如何定义好学校 /139

做鸡头还是凤尾,这是个学问 /148

第五章

好学校喜欢什么样的孩子?

孩子得三年级水平,才能读一年级? /157

小升初,一场神秘的选拔? /165

越来越灵活的考试:跨学科核心素养 /170

成绩只是*低门槛:考985 难,申请TOP100 烦 /179

藤校招生官:华裔孩子的优秀惊人相似,但是缺少

一种能力 /187

我那个上斯坦福的女同学,真的已经出家了 /195

第六章

身心健康是我们的刚需

孩子没上牛校,是陪读妈妈的失败? /203

一生这么长,谁还没个厌学期? /210

当你放手,孩子才能飞得更高 /217

家长是清北,孩子就该上清北吗? /225

你不能佛系很久,也不能鸡血很久 /233

第七章

我是个海淀妈妈,我不需要铂金包

好的教育不是让人越活越窄 /241

海淀六小强的纪律还不如美国学校好? /247

孩子的成绩走势,好像我的心电图 /254

拉大孩子之间后天差距的关键:时间管理能力 /260

做海淀妈以后,我离铂金包越来越远 /267

第八章

上岸后回头望,什么才是起跑线?

提早学,到底应该学什么? /277

试着把500 强管理移植到家庭教育 /286

富养并非仅靠金钱,寒门如何再出“贵子”? /294

教育规划:既要以终为始,也要以始为终 /301

第九章

面向未来的教育:我们还需要补齐哪块拼图?

万一孩子喜欢的东西没“前途”怎么办? /311

如何和谐管理孩子的电子产品? /319

世界需要的是生机盎然的人 /328

后记 /333


展开全部

节选

暑假,孩子打小的梦想,没想到以这种方式实现了。 疫情给学校开学按下一个暂停键,我们的整个教育,也变成了一个大实验场,所有的老师、孩子、家长,不管有没有准备好,都投入到这个实验——全民网课中。从来没有这样一个年份,给了孩子充分的自由,也给了他们足够的考验。 我身边的家庭,有本来孩子中考能上六小强高中部的,或者当地排名前三重点中学的,因为在家学习无人监督,中考成绩滑坡,只上了普通的高中。 也有孩子,原先成绩处于中流,因为足够自律,开学后反而逆袭成为班上前几名。在网课面前,学校作为一个物理场所的意义无限削弱。不平等的,不再是学习资源和学习途径,“不平等”的,变成了家庭教育,也是孩子的自主学习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那么,我们做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如何教育孩子获得这些能力? 在这个特殊的年份,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个问题。 2020 年,第二个特殊之处是,摇号成为升学的关键词——不管在北京,还是上海、杭州,幼升小和小升初阶段民办摇号、公民同招,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同时,严禁以成绩、证书等作为入学依据。 这延缓了部分家长的焦虑,升学之战也推迟到中考和高考。同时也加剧了部分家长的焦虑,因为他们本来让孩子多学、早学,可以通过选拔上一个好学校,而在摇号面前,以前的辛苦投入都似乎打了水漂,游戏规则改成了撞大运。 当幼升小、小升初阶段,摇号取代了选拔,拼努力不如凭手气,那么,家长又该如何教育孩子呢? 这是让家长困惑的第二个问题。 我先说说这本书里**男主角花生的现状吧。 作为班上的体育委员,在疫情居家期间,花生没有放弃锻炼,不仅跟着学校的录播课按时上体育课,还用“keep”应用软件天天健身,同时还组织和督促同学打卡运动。 网课期间,花生也比较自律,学业成绩不错。在2020 年这个多事的春夏学期结束前,他被同时评为校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他所在的班级还获得了北京市先进班集体的荣誉。 至于第二男主角、花生的表弟小布丁,网课期间他的小学致力于开发和精研自己的教材和课程,老师非常认真,每天要求孩子背诵古诗、做数学题,大量课外阅读,积极和家长沟通,让家长帮着录视频打卡、拍照片提交作业,以确保孩子的各方面学习得以落实。为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和家长的想法,班主任还上门家访。 等到线下开学,小布丁和他的同学们,非但没有因为网课影响了学习效果,反而取得了更大的进步。 在六小强上了两年学,我问花生:“你在学校*大的收获是什么?” 他的回答是:“遇到优秀的同学,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 2020 年让我们看清了什么是真正的优秀: 真正优秀的学校展现了管理上的卓越以及超强的责任心,真正优秀的孩子体现出了他们的自控力和内驱力。 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甚至主导,家长平时就需要重视孩子品格的培养和素质的养成,在严格要求孩子的同时也要讲究科学沟通和心理疏导。 即使幼升小、小升初可以不用选拔,但是中考和高考不会摇号,未来孩子到社会上仍然要凭实力说话。摇号只能影响孩子去哪个学校,孩子对学习的付出却不能因此减少,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追求也不会止步。一个人的知识和实力积累,也不会因为政策的改变而受到损失。 上岸,曾经是一个升学术语,代表冲刺牛校成功。两年前,我儿子花生的小升初,我妹妹儿子小布丁的幼升小,经历了种种波折,就像一次艰苦的航海之旅。而当我们从波涛汹涌的海面登陆到坚实的大地上,上岸后回头望,很多事变得前所未有地清晰。 此时,“上岸”这个结果已经不是*关键的,更重要的是,在亲身践行中,我们在教育认知上的提升,以及逐渐形成的科学养育方法。我们的心态,也从焦虑迷惘成长为坚定从容。 经历过这一切,我发现,对于各类学校、对于别人家孩子和其他国家教育,其实家长大多只看到了自己想看的一部分,没看到的部分才是关键拼图。 焦虑经常来自认知死角和思维误区,探讨教育需要全局意识和长期主义。意识到这点,我记录下我和妹妹带着孩子走过的小升初和幼升小,有感悟、有心得、有经验,也有教训……作为一个过来人,愿我能带你看到一些关键拼图——包括教育真相、理念和方法,从而能够更明白地规划孩子的教育之路。 在幼升小、小升初公民同招、民办摇号的趋势下,将来,孩子和孩子的差距,不再是民办校和公立校的差距,也不是学校和学校的差距,而主要是家庭和家庭的差距。 即使择校变得更加不确定,我们也不能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因为,教育不只发生在学校,更是发生在家庭,还发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我们也不要被别人家的“牛娃”打乱阵脚,而是从中借鉴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能,作为家长我们能做的是:科学养育,让孩子焕发生命力,增加未来的选择权,活得更从容、更幸福。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资源,而是主动获取资源的能力,这个时代缺的也不是机遇,而是迎机遇而上的素质。 或许,这是不容易的2020 年,给我们的*大启示。

作者简介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MBA曾经在世界500强央企和外企各担任数年管理工作,现在她是一位教育领域自媒体人,出产过数篇10万+爆文,多篇文章被《读者》、光明日报社《教育家》、《浙江教育报》等纸媒刊登,著有《不完美,更幸福——跳出家庭与事业平衡的陷阱》一书。同时,她还是一位海淀黄庄妈妈,儿子花生在海淀六小强就读。她的作品来源于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当下社会的教育现状并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