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682899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5
- 出版时间:2020-09-01
- 条形码:9787566828996 ; 978-7-5668-2899-6
内容简介
本书稿集中作者对电视、电影、报纸、网络和新媒介等当代媒介文化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全稿将理论与现象结合起来,从批判的文化理论视角观察当代媒介文化现象,深入讨论电视、电影、报纸、杂志、互联网和新媒体上的各种媒介文化现象,揭示种种媒介文化现象的文化和社会成因,有助于提高普罗大众对种种媒介文化现象的理解和认知。
目录
总序
自序 媒介、文化与社会
**章 媒介文化理论
**节 现代性反思: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
第二节 传播与共享:芝加哥学派的媒介文化观
第三节 文化、社会与传播科技的发展
第四节 我国媒介文化研究现状的批判性思考
第五节 回归本土的媒介与文化研究
第二章 媒介与文化认同
**节 身份认同与文化重建
第二节 电视直播与国家认同
第三节 《远方的家——边疆行》的“边疆景观”
第四节 全球想象与传统的再生产
第三章 媒介与政治传播
**节 意识形态的再发现
第二节 “符号民主”与中产阶级趣味的媒介建构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缝合”
第四节 网络恶搞的“文化政治”
第五节 网络直播中的情感表演与身体政治
第四章 电视文化批判
**节 社会转型与当代市民剧的“世俗认同”
第二节 “好人社会”与平民乌托邦神话
第三节 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媒介仪式
第四节 当代历史纪录片的“新历史叙事”
第五节 消费社会的“物质青春”
第五章 新媒介与亚文化
**节 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的转向
第二节 微信公众号的“圈子文化”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的“星座文化热”现象解读
第四节 科幻景观与新媒介技术的想象力
第六章 媒介时代的性别图景
**节 女性与大众媒介
第二节 凝视的力量:视觉影像中的“女性形象”
第三节 错位的女性主义
第四节 从“芙蓉姐姐”到“凤姐”
第五节 无性别特征的“电子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曾一果,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暨南大学新媒体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介文化、城市传播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和教育人文社科基金等项目十多项;出版有《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传媒文化百年史》(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等专著多部。成果曾获教育部第八届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江苏省第十四、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奖项。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9¥36.8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9.0¥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7¥32.0 -
性心理学
¥19.7¥58.0 -
张舜徽集清人笔记条辨
¥13.4¥32.0 -
乡土中国
¥12.2¥2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1.3¥45.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5¥45.0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5.5¥42.0 -
遇见天堂鸟
¥13.5¥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4¥39.8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2.1¥69.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女性生存战争
¥22.6¥66.0 -
理解生命
¥9.8¥32.8 -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14.7¥46.0 -
说文解字-影印本
¥14.1¥38.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9.0¥28.0 -
万物皆无序
¥17.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