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学(第2版)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学(第2版)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学(第2版)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学(第2版)

1星价 ¥165.6 (7.2折)
2星价¥165.6 定价¥23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92188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97
  • 出版时间:2020-11-01
  • 条形码:9787565921889 ; 978-7-5659-2188-9

本书特色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学》(第2版)力求科学性、严谨性和实用性并重,使新生儿专业临床和超声紧密结合,保留原书中有关章节疾病与超声检查并论的原则,使学者们能够在认识疾病的基础上理解颅脑超声改变,并尽可能地加入近年有关的新进展。 在超声原理中增加了新的超声技术在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的应用和前景 在中枢神经系统解剖部分增加了胎儿、新生儿脑发育的解剖特点 介绍了临床常用影像方法的特点与不同颅内病变类型诊断的选择性 在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动静脉脑梗死、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宫内感染等传统的新生儿神经系统疾病和超声诊断中增加了新的认识和见解 同时增加了新近学术界关注的新问题,如不同病因所致的新生儿急性脑病、肠道病毒和真菌感染时的脑损伤、脑发育性疾病、脑内占位病变、胎-胎输血的产前诊治及新生儿脑影像特点等。

内容简介

  在《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学(第2版)》编写中,我们力求科学性、严谨性和实用性,使新生儿专业临床和超声紧密结合,保留原书中有关章节疾病与超声检查并论的原则,使学者们能够在认识疾病的基础上理解颅脑超声改变,并尽可能地加入近年有关的新进展。如在超声原理中,增加了新的超声技术在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的应用和前景;在中枢神经系统解剖部分增加了胎儿、新生儿脑发育的解剖特点;介绍了临床常用影像方法的特点与不同颅内病变类型诊断的选择性。在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动静脉脑梗死、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官内感染等传统的新生儿神经系统疾病和超声诊断中增加了新的认识和见解。同时增加了新近学术界关注的新问题,如不同病因所致的新生儿急性脑病、肠道病毒和真菌感染时的脑损伤、脑发育性疾病、脑内占位病变、胎一胎输血的产前诊治及新生儿脑影像特点等。

目录

**部分 颅脑超声概况和基础
**章 超声原理
**节 超声诊断的物理基础
第二节 B型超声诊断
第三节 多普勒超声诊断
第四节 超声弹性成像
第二章 新生儿颅脑超声的发展历史
**节 颅脑超声历史回顾
第二节 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领域的应用
第三章 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方法
**节 检查方法
第二节 正常新生儿脑的超声影像
第三节 脑室的大小与测量
第四节 脑容积的估测
第五节 回声强度的评价
第六节 检查对象与时间选择
第四章 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解剖特点
**节 神经系统概述
第二节 脊髓
第三节 脑
第四节 脑和脊髓的被膜、脑血管和脑脊液循环
第五节 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及其发育特点
第六节 头部矢状断面和冠状断面解剖举例

第二部分 颅脑超声对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第五章 新生儿颅内出血及超声诊断
**节 新生儿颅内出血
第二节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超声诊断
第六章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及超声诊断
**节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
第二节 早产儿脑室旁白质损伤的超声诊断
第三节 弥散性脑白质损伤
第四节 超声在弥散性脑白质损伤诊断中的作用
第七章 新生儿脑病及超声诊断
**节 新生儿脑病概论
第二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第三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超声诊断
第四节 超声在新生儿脑病诊断中的作用
第八章 新生儿脑梗死的超声诊断
**节 新生儿脑梗死
第二节 新生儿脑梗死的超声诊断
第九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颅脑超声诊断
**节 先天性宫内感染与脑损伤
第二节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
第三节 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与脑损伤
第四节 新生儿真菌感染与脑损伤
第五节 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超声诊断
第十章 脑发育异常及影像学诊断
**节 脑发育过程及评价
第二节 胎儿神经系统发育以及妊娠期超声诊断神经系统疾病
第三节 新生儿期超声诊断的脑发育异常
第四节 颅脑发育畸形及影像学检查
第十一章 超声对脑血流动力学的监测
**节 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概况
第二节 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的超声检查方法
第十二章 其他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超声所见
**节 胎一胎输血综合征的孕期诊治
……
第三部分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的相关问题
索 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周丛乐,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  在北京大学**医院儿科从事医教研工作四十余载,以新生儿医学为专业重点,主要研究方向为围产期脑损伤的诊断、治疗、发病机理及脑发育的有关问题。在脑损伤的超声影像检查及脑功能评价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自1984年开始新生儿颅脑超声的实践与研究,在国内建立了住院高危新生儿颅脑超声常规筛查和检查制度,摸索了对新生儿颅内出血、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梗死、炎症性脑损伤、脑发育异常等疾病超声诊断方法。先后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2005年《颅脑超声对围产期脑损伤和脑发育评价的应用研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于2007年出版专著《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学》(第1版)。  曾任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常委,现任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理事,儿童生长发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老年医师分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早产儿学组顾问,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学分会超声学组顾问等职,并任中华围产杂志、中华新生儿科杂志等数种医学杂志编委。    汤泽中,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主要研究方向:围产期脑损伤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主要社会兼职: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新生儿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兼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促进会妇儿医疗保健分会神经重症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伦理和医患沟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儿科临床与保健分会围产新生儿学组副组长,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儿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感染控制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医院感染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