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5983143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08
- 出版时间:2020-10-01
- 条形码:9787559831439 ; 978-7-5598-3143-9
本书特色
《天山明月》为散文集,记录了作者的故乡和成长,行走大地见过的山川风物,生命际遇中的人事。作者出生成长、工作生活在新疆,带着深情和贴近感描绘了新疆伊犁、喀什、和田、喀纳斯、塔城、哈密等地的风土人情之美、山川旷野草原之美、少数民族文化文明之美;讲述了扶贫驻村工作期间工作人员和村民发生的动情故事;以及作者的生命岁月里遇到的师友。作者以真诚之笔描摹人生百态、抒写个人感情,反映时代印记,风格沉静隽永、别致风趣。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十来年的散文随笔,如《我的老师于钟珩》《我的光影梦幻》等。作者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了自己多年来在岁月的洗礼下饱经沧桑的心路历程,平淡的语言背后潜伏着汹涌的情感,既细腻、温婉地表达了对亲情的眷恋,又有对大学生活的感怀。同时,作者寓情于物,通过对溪流、山川、花草树木等的书写,尤其是对边疆风景的大力描绘,彰显了作者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种种思考和探究。此外,作者还叙述了在南疆农村当村支部书记的驻村经历,语言朴实细腻,风趣幽默,富有情趣和感染力。
目录
天山南北
怀念伊犁3
走在喀什噶尔的街巷12
沉默的阿图什21
和田一瞥30
阿克苏印象37
喀纳斯的风景43
宁静的塔城48
哈密片段55
如孜的房子里坐一下64
心中的大河71
在阿勒泰飞翔76
有惊无险的旅程82
我的村庄
艾力西湖的巴扎91
大河边的小村庄98
厨娘金花108
木塔里甫和阿迪力江115
巴力123
乡村植物133
乡村女人141
乡村故事149
行走大地
关于南京的片段161
风花雪月的大理169
初识南宁176
桂林给我的惊喜184
在广西学喝茶190
腾冲:安详与激越200
鼓浪屿208
文化乌镇213
走过郑州和开封216
西藏二题220
我的大学
李富安231
王琪玖240
陈汉生245
陆夫奎253
张少华258
上华山264
毕业前去了一趟洛阳273
走遍天下见到你279
我和朋友
北京路上289
斑驳的少年297
今天不上课304
太阳温暖着我们的身骨310
吾家有女317
蔺青山326
朋友李盛涌333
我的老师于钟珩343
画家耿新利351
和高建群先生两次谋面359
我眼中的老刘365
我的光影梦幻371
游泳那些事378
跋:风景这边独好383
后记391
节选
怀念伊犁 到了伊犁,你的心就静下来了。刚下飞机就有一袭田野丛林的湿润气息沁入心脾,天高云轻,满目葱茏,仿佛把远去的日子寄存在了这里。 出了机场,感觉一眨眼的工夫就到市区了。伊宁市的街区不是那种方方正正循规蹈矩的街道,连个像样的十字路口都没有。走入伊宁市的街道,便感受到伊犁人的性格气质,自由随性,复杂多变,不被束缚,呈现着一种旺盛的生命活力和达观的生活态度。不知是谁设计了伊宁市的街道,我想是伊犁人把自己的生活理念延伸到了街道,该有路时就有路,没有路就转弯,没有条条框框,顺其自然,随遇而安,自有它的智慧和逻辑在里面。 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个夏天,我**次来伊犁。那时,斯大林大街西面几条巷子里几乎全是遮天蔽日的白杨树,清澈的渠水在每家门前流过,有老人坐在门前土条凳上聊天。有人舀起渠里的水洒到门前黄泥土地上,阳光和泥土的气息立刻漫泛在小巷,使人凉爽心静。小巷深处的民居,门窗雕花,壁墙敷蓝,房**尖包着铁皮,廊檐长长爬满绿荫,散发着华丽古朴和特有的浪漫气息。不时有一群鸽子从屋顶訇然而起,在湛蓝的天际呼啸盘旋,忽远忽近的悦哨,把人的心思带到辽远的白云深处。 像牵挂心中的情人一样,只要有机会,我都要来伊宁,在芬芳的果园和朋友们快活地聚会,在晚霞烁金的伊犁河边看维吾尔族人华美的浪漫婚礼。徜徉在安静湿润绿荫彩墙草木葳蕤的民居深巷,品味她的世俗和华贵。那时候,我就从心底热爱这个神奇的地方。不知什么时候,伊宁的路宽了,树少了,楼高了,一个城市的灵性在渐渐消减,越来越趋同于内地的任何一个城市。2006年来到伊宁市工作的时候,我悲哀地发现,解放路、斯大林街的林子和过去的时光一同消失了。只有汉宾乡新华西路一带的白杨林还繁茂地拱卫在大路两边,有的树身双手环抱不拢,路边的果园枝繁叶茂,散发着清香。但工人们已经举起利器开始砍伐了。那时每隔几天,我都心有不甘地去那里看看即将消失的密林果园,如同和自己的亲人告别一样。阳光扶摇而来,催促着城市荒草般疯长。如今,那里马路宽敞,高楼林立。但我还是深怀着遗憾的:没有了白杨果园的伊宁还是伊宁吗?在伊宁的灿阳下我莫名感伤。 伊犁有着天赐的自然条件,被称为“中亚湿岛”,富足,舒适,四季分明。夏日充沛的阳光、冬天丰厚的落雪都是伊犁人用之不尽的财富。伊犁的人口和伊犁的牲口都在骄傲而自信地茁壮成长。伊犁历史文化丰厚,是东西方文明交会地。伊犁人独特的脾性来自环境的滋养,来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铸就。这个地方,各个民族长期同处,相互交融影响,形成独特的个人气质和文化生态。无论是哪个民族,一个人有“几个舌头”,会讲几种语言是普遍的事,千万不要奇怪。在一次聚会中,我听到一个维吾尔族人学说四川话,正宗得好像在嘉陵江里泡过。伊犁人更有开放的胸怀和生活情趣,和他们在一起会让你放下一切,尽情开怀。被称为“塔兰奇人”的伊犁维吾尔族人很有些优越感。我的朋友海米提说:在乌鲁木齐的街上怎样判别一个伊犁人?他们的头是高昂的,衬衣领子是雪白的,吃完拌面是要喝面汤的!我刚到伊犁工作,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天**次见面的人,都要很认真地握手问候,像是久不谋面的亲人。有时一屋子人就要挨个地握过去,决不敷衍,第二天见面依然如此。开始还不习惯,后来却成了自己的习惯。回到乌鲁木齐后,不自觉地一见面就想和别人握手,让人觉得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当年我也这样惶惑过。 伊犁人健谈、自信,天赐美景和丰饶物产使他们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有一种睥睨天下的态度。**次见面,如果对脾气,就会把你当作朋友,在很短时间内和你拉近距离。你要是在他面前摆谱,他比你更傲;你要是诚恳,他则会对你掏心掏肺。他们往往自视甚高,一副见过大世面的样子,自信得有些浮夸。 同时又善于自嘲,在朋友圈子里不太把自己当回事,讽刺别人的时候,先拿自己开涮,给你有个心理安慰后,再对你下狠嘴,让你无话可说。伊犁人就是这个样,不能让你小瞧他。局机关的叶尔肯别克每次到县上出差,只要有机会都要到山区家乡看看。他把自己精心收拾得像个很有身份的领导,一副衣锦还乡的样子,让亲朋羡慕、赞叹、肃然起敬。每次我要离开伊犁的时候,朋友一定会送上一份不薄的礼物,这是他的面子,也是你的面子:“回去不要让嫂子小看了你,在伊犁是有朋友的。” 在我看来,在伊宁生活的人,受俄罗斯文化影响,多少都有些洋情调。无论多么忙碌,无论富贵贫贱,星期天都要出去度个假,到果园子里休憩一下,到巴扎(集市)上转一会儿,用现在流行俗语来说就是“享受生活”。夏天在伊犁河边的果园里,随处可看到酒肉满桌、弹琴唱歌的宴聚,杂花生树,群莺飞舞,无论男女,不分民族,仿佛天下的慵懒快乐欢娱都让他们独享了。伊犁人爱吃,也会吃。伊犁河谷丰饶的物产滋养着他们的身体,也惯坏了他们的胃口。他们连每天的早餐都不肯敷衍,奶茶、蜂蜜、奶油、蒸馍、馕,至少四个炒菜,满满一大桌子,让你疑惑,这到底是早饭还是午饭,中午还吃不吃饭了?伊犁人招待你都是满坑满谷的好酒美食,却很谦虚低调:“简单的饭菜,热情的招待,伊力特喝了,你再开台(走)。” 伊宁市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每逢周末的黄昏,在夕阳映照的伊犁河大桥边,总有一对或几对穿着西服和白色婚纱的维吾尔族新人捧着鲜花,在亲朋好友的陪伴下,在拉着手风琴、唱着歌儿的青年簇拥下,排成长长的婚队缓缓走向河边,面向大河致敬。这个传统不知起于何时,新疆也只有伊犁有这个场景。但无论如何它让我们感动,一对新人人生*重要的时刻,需要母亲河的见证。 司机白合提亚尔是个腼腆的小伙子,工作勤勉,不多言语。有一天他邀请我去参加一个朋友组织的“恰依”(一种聚会活动),席间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民间艺人的歌唱。虽然有的歌词我听不懂,但我听得懂从歌者内心深处涌流的感情。让我诧异的是白合提亚尔也操起琴来深情歌唱,与平时的讷言拘谨完全是两个人,真没看出来!有人告诉我,白合提亚尔唱民歌在圈子里小有名气,马肉也熏得好煮得香。让我想起一句话:不想当歌手的厨师不是好司机!那天,*打动我的是一个叫瓦力的歌者,他微闭着眼睛,弹着都塔尔吟唱《牡丹汗》,一唱三叹,低回高萦,竟然让我浊泪盈眶,不能自已。 伊犁民歌是我听过的*美的民间歌声,多姿多彩,直逼心灵,融冰化雪。王蒙先生在伊犁长期生活过,他对伊犁民歌的见解我认为是*透彻的。他说:“伊犁歌儿有一种特殊的散漫和萦绕……它是那样忧郁,那样深情,那样充溢着一种散漫和孤独的美,使你想到天山,想到大河,想到富饶和辽阔的草原,想到空间和时间都是这样地无尽无休无边无际。”要听*美的伊犁民歌,不在舞台上,不在电视里,也不会在晚会中。它只能出现在芬芳的果园,缭绕在欢腾的毡房,回响在朋友聚会的宴席上。在伊犁人看来,生活怎么能和歌声分开呢?一个哈萨克朋友说:歌声把我们带进摇篮,歌声伴随着我们离开人间。有一句维吾尔族谚语也说:活着我们在巴扎唱歌,死了我们在麻扎(坟墓)睡觉。 民歌是一个民族性格的体现,是一个地域精神的绽放。南疆维吾尔族民歌如刀郎木卡姆,有如烈日灼人般奔放。伊犁的维吾尔族民歌大多如静水深流般忧郁,不像是对大众唱的,只对心中情人、亲人诉说,快乐中又有一些怅然。回族的“花儿”在伊犁也被改造了,完全不同于甘肃、青海、宁夏的回族“花儿”或小曲。黄土坡上的“花儿”高亢、明亮,开头总是一句长叹:“哎哟——”仿佛生活带来的艰辛拂也拂不去,同时又在辛劳悲苦的日子中寻找快乐,那是一种苦中作乐的情绪,是“精沟子也要落得个穷欢乐”的那种感觉。而伊犁的回族歌曲融合了维吾尔、哈萨克、汉及俄罗斯等民族的气质,欢快、深情、幽默、乐观。伊犁的巩乃斯出了个回族唱作者苏尔东,他创作演唱的回族歌曲,就带着典型的地域特征,是回族的,也是伊犁的,风行于西北地区的回族乡亲之中。 在一个宴席上,一个叫玉素甫的回族小伙子,面孔黝黑,汉语说得磕磕巴巴,维吾尔语却讲得行云流水。他说自小在“汉人街”维吾尔族窝窝里和巴郎子一起玩到大。席间他一直沉默委顿,等巴扬拉响开口歌唱时,却像换了一个人,完全是艺术家的范儿。俄式纽扣手风琴如长在他手上,手随心动,得心应手。一首哈萨克歌曲《图罕杰》深情、辽阔,我听到白云擦过蓝天、河水婉转远去的声音。我无法在一篇小文中一一诉说那些深情美丽的民歌,那应该是下一篇文章的内容了。让我记住那些带着烟火气走进心灵的歌儿吧:《汗莱伦》《马车夫》《黑走马》《法图麦》……它们的声音在这块土地上不朽。 伊犁独特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是容易产生“写家子”的地方。在这个文学式微的时代我却看到了伊犁文学才俊的坚守,他们把这一地方的文学事业经营得风生水起。阿拉提·阿斯木,*初见到这个名字很诧异,怎么和匈奴王“阿提拉”的名字一样?仔细看有一字之差,但仍有雄风。他是伊犁河水哺育出来的本地作家,**次接触他的作品是《伊犁大曲》,行文恣肆汪洋,激情充沛,充满了霸气和才情,洋溢着鲜活的生命气息。那是不经意在伊犁的一家报纸上读到的,一气读完,激情澎湃,这是一个维吾尔族人用汉语写作表达情感,窃以为是根植伊犁本土,写伊犁人情世故*深刻、色彩*鲜明的作家。他是伊犁丰厚营养喂养出来的作家,天然、无污染,他的文化品格,是多元文化碰撞、融合的结果,这种特质是学不来的。作家王蒙曾在伊宁市巴彦岱公社生活了八年,他说:“伊犁是好地方中的好地方。”几年前,“王蒙书屋”在伊宁市巴彦岱镇落成,“文革”期间他在当地生产队当队长时写的长篇小说《这边风景》也出版发行了。我在书店找到了这本小说,并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超越历史的生命感,它又让我感受到伊犁多姿多彩的生活和人们丰富的心灵世界。 离开伊犁多年了,一直想念那个充满阳光湿气泥土芬芳的地方。
作者简介
马明月,1983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长期在新疆工作,现在广西履职。工作之余读书写作,经年不辍。在报刊、网络上发表散文、诗歌等作品多篇。
-
快乐就是哈哈哈哈哈 插图纪念版
¥21.3¥52.0 -
她们
¥19.2¥46.8 -
十三邀4:“这样的时代,有这样一个人”(八品)
¥25.5¥58.0 -
别怕!请允许一切发生
¥20.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1.4¥26.0 -
这辈子 :1920-2020外婆回忆录
¥20.3¥45.0 -
林徽因讲建筑
¥8.7¥2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13.7¥29.8 -
山月记
¥19.5¥39.0 -
又得浮生一日闲
¥20.9¥49.8 -
我与地坛
¥15.4¥28.0 -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文通版)
¥15.1¥42.0 -
遇见动物的时刻
¥31.9¥58.0 -
茶,汤和好天气
¥12.3¥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2.2¥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9¥49.8 -
夏日走过山间
¥12.6¥30.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8.3¥58.0 -
通往天竺之路
¥23.8¥58.0 -
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
¥16.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