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44198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20
  • 出版时间:2020-09-02
  • 条形码:9787559441980 ; 978-7-5594-4198-0

本书特色

让我们向往于书香啊,一起用信仰、目光和时光输入,一同将勇气、精神和能量收藏和输出,不只贪图生活的宁静,让坚强的文字穿透我们的胸膛,融化成血液在生命里流淌,去拥有更多面对风雨的自信和力量,让光辉的书语练就我们更硬的翅膀,去珍爱无比美妙的时光,在更辽阔的天空中,展翅飞翔……

内容简介

  《水佐水佑》是一本散文集。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表达对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家乡土地的热爱,记录了生活场景、生命体验中的一个个珍贵片段和美好记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上篇以江苏国土人文为中心,中篇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和悸动,下篇主要抒发饱览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悟。文字发自内心,流畅质朴,充满自然之美。

目录

序一
序二
江苏国土人文笔记
总渠岸边是我家
美丽的桥
春色江南
魂牵梦萦是兴化
无锡旅情
吴韵汉风激情十运
在那鹿鸣鹤舞的地方
雪后,登临台城远望
金陵心迹
江北风景旧曾谙
绿杨城郭沐春风
湖畔的足音
江岸潮水如歌
江阴的故事
昆山印象
常来常熟
莫愁湖畔芳草绿
寻梦,在撩开“面纱”之后
朝天宫里过大年

心灵悸动思绪飞扬
护理杂记
生活·读书·新知
游泳生涯
感受激情
玫瑰送给你
祝福教授
追求文学的梦想
在音乐中舞蹈
惊魂的节日
生命的意义
学车生活
青春无愧
风雨中的彩虹
珍藏起冰凉冬日的眷恋
行走在银装素裹的古都里
酷暑,有心里的清凉
大场面里讲故事
人车生活
哥哥
遒劲笔力谱真情诗行
父女俩的悦读生活
名字里的家国梦
身边哪怕只有一本书
书中的坚忍与刚毅

壮美河山步履留痕
走过张家界
雁乡遐思
人在旅途
草原上,心灵风筝在远航
叩拜山西
齐鲁大地的回想
向往大连
上海,侬好
水晶蓝·满天星
夜色昆明
滇缅路上
情系雪山
辣椒的眼泪
动感之都
城市的名片永恒的记忆
武汉的表情

附录一 行进的诗行
凝望垛田
书语缤纷追梦人生
土地总渠军垦人
春风为谁传消息
吴韵汉风,你会爱上我家乡

附录二 中学生女儿的诗文
记忆的模样
守望春日枝头绿
相信未来
长大
展开全部

节选

  《水佐水佑》:  如果把人的一生比喻成大自然中的四季,童年就像是四季里开始的春天,一切都是新鲜的东西,是刚钻出泥土的鲜笋,是河岸边青青的柳叶,是清明前**道嫩茶。  回忆童年是人的一种本能,不管是痛苦、伤感,抑或是欢欣、喜悦,都是人人拥有的精神财富,不管他是伟人还是凡人,童年瞬间总是自然地定格在记忆网络里。在岁月的长河里,不时会因时因事因地而触动这根记忆的神经,这样的经历随着年龄增长而愈久弥坚,乃至伴随一生。  总渠岸边是我家  我的童年并不快乐。个性内敛,反应较为迟钝,缺乏自信是我从童年起就具有的三大劣势,这种劣势从主观的角度上总是与快乐、内心自由和纵情释放无缘的。如果按中国传统宿命色彩的思维去判断自己,即“从一个人十岁时的面貌可见其一生发展”的假设成立,我现在的生存状态早已是超水平发挥了。  童年给我留下了许多遗憾和怅悯,也留下了点点滴滴的美好记忆。  老屋  黄海边,紧靠苏北灌溉总渠南岸有一个小小的村落,几十排低矮的平房就是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在那个海风肆虐的海边一角,我们共搬了三次家。婴儿时住的是医院里的仓库;尚未记事时住的是一间半的红砖房;记事时,家父已经谋得一官半职,我们搬进了拥有两间房的“首长区”。印象中,在第三次搬家后的屋子里我们生活的时间*长。  当我记事时,这里已经有了将近二十年的开垦历史,从一片蛮荒之地,实现了向传统农业的转变。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们的家在现在人眼中不亚于*贫困的农民民居,彻底裸露在外的灰砖灰瓦,木门木窗,门窗上朱红的油漆长年被风雨侵蚀,早已变得掉了油漆失去了光彩。  房子的四周长满了青草和用于抵御风沙容易成活的榆树,家家户户都在屋前屋后搭着小锅棚,烧着稻草或棉花秸秆的老虎灶,沿着泥泞的小道两边堆着的是棉秆堆,像一个个小土坡,又像是一个个碉堡,围着它们捉迷藏是童年伙伴们自发创造的一项游戏娱乐活动。民房里没有下水,平均两三幢房子才有集中供水的水阀,家里没有卫生设施,上一趟厕所要走上一段路才能放松放松。清早上厕所的小路上人头攒动,去的人们行色匆匆,无意与人打招呼,大都是内急比较紧迫的缘故。  门前门后是用铅丝钳着小木条围着的小菜地,小菜地里长满了葱郁饱满的时令蔬菜,夏天里的黄瓜、西红柿、红辣椒、丝瓜五颜六色。西红柿摘下后用自来水冲一冲便可直接下肚,轻咬一个手指大的小口,吮吸着酸甜汁液,比吃什么水果都香。冬天里大叶大帮的青菜,绿油油的,特别是下了霜后,从地里刨回来,洗净,用菜籽油大火一炒,放入绿豆粉丝加水烧成汤,那简直就是一道美味。母亲经常用一个手掌大的口碟,滴几滴邻居家送来的自酿的鲜酱油,挑两筷子红菜辣椒,蘸着碧绿的甜甜的青菜汤吃饭,不一会儿不是手里的饭没了,就是汤里的青菜没了,*终连汤都喝个干净。  我们家两间房只有三十多个平方米,我的学习场所主要是在屋后搭出去的一个开着小天窗的小棚子,因为那里安静。父亲当个芝麻官,找的人不少,为了隔音,母亲专门请人做了一个带轴承的推拉门,花了八元钱购回来一个“小象弹琴”的闹钟,置办了一个八瓦的荧光灯,一张木匠定做的写字台和小书架,这就是我的书房。在这个不到三平方米的天地里,我做起书生梦,小棚子里的灯光经常是彻夜明亮。因为对书法有点兴趣,自制了不少自勉的名言警句,挂满了书房,虚张地刻意营造一种书卷气。老北京人对皇城根的四合院是十分怀念的,理性地讲,从建筑学角度讲并不是带有什么经典意义的建筑标本,*多可以说是京城大户人家民居的代表罢了。建设一个好的四合院复杂不到哪儿去,人们流连于它,实际是人们在寻求一种精神意义上的东西。四合院是一个群居开放式的居住环境,人与人,家与家,在物资匮乏的时代,他们的界线是重叠和模糊的,人们不讲热情如火总也时时感到温情脉脉。相比之下,现在人的居住方式更是密集和重叠,但界线分明,这是一种无形的界限,心理构筑起一道自卫的防线。人情的冷漠,对四合院的怀念,是人们对精神家园里自然人性和群居关爱的一种理性呼唤。我的童年享受过类似四合院里的人情味,因而我能体会到这种感觉。  父母亲与邻居家处得还不错。记得一个冬天的下午,我被父亲严厉地叫回来,见他的眉头紧锁,我顿时内心发怵,生怕自己得罪了他。原来母亲在家里洗澡,不幸煤气中毒,幸亏隔壁邻居家小夏两口子在紧急的时候救她一命,化险为夷,这之后父亲的愁容许久才得以抚平。父亲与小夏是牌友,两人技术一般,但一搭就上,一上就是一晚,一群人围在一起,挑个夜灯穷折腾,寻刺激,不知道哪来的那股穷劲,白天竟还一个个劲抖抖的。父亲一上牌桌,就意味着我也解放了,可以痛快地玩上一把,一点也不理亏。对人们来说,打牌也是交流的方式之一,打对家的通常是两家关系长期比较好的。  我们的邻居们大多数不吝惜自己的好东西,客观上人们家里也根本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哪家烧好吃的东西或包了饺子,经常会盛上满满一碗一路端到处得好的人家,放下碗就走,生怕人家见外或被其他人家看到。收了的人家下次肯定会在什么时候还上一碗菜面疙瘩或是其他什么拿手好吃的,大家都认为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

作者简介

  黄河清,1968年生于江苏兴化,高级工程师,现从事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化研究及专业年鉴编纂工作。参与或组织过部、省属高校,省级科协、社科联等多项资源管理研究工作,参加过国内一些层级较高的土地科学学术交流活动,部分研究成果发表于国家科技及社科期刊。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