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价惨痛的教训:规避传奇投资人的错误,学习投资艺术

代价惨痛的教训:规避传奇投资人的错误,学习投资艺术

1星价 ¥47.6 (7.0折)
2星价¥47.6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423571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30
  • 出版时间:2020-10-01
  • 条形码:9787564235710 ; 978-7-5642-3571-0

本书特色

《代价惨痛的教训:规避传奇投资人的错误学习投资艺术》以贴近现实的视角讲述了世界上多位杰出的亿万富翁犯下的对自己职业生涯具有重大影响的投资错误。大家可以从书中受到很多启发。书中每一位投资人都有自己有趣的个性,也都有各自的投资错误。该书以非常生动的讲述方式,仔细而熟练地剖析了两者之间有趣的关系。  《代价惨痛的教训:规避传奇投资人的错误学习投资艺术》提供了从那些卓有成就的专业投资人和亿万商业富翁那里得出的重要投资经验。对那些世界上聪明的亿万富翁职业生涯中犯的非常重要的错误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探讨,并且论述了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些什么。该书作者在著名投资公司有着22年的工作经历,该书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在一些原始研究及与那些传奇投资者的访谈之上,讨论了他们碰到过的重要的交易或投资,损失的程度,并且对他们生意和个人生活的影响。对读者而言,这些迷人的描述读起来就像一个故事,甚至就是极为宝贵和特别的投资指南。

内容简介

《代价惨痛的教训——规避传奇投资人的错误,学习投资艺术》一书以贴近现实的视角讲述了世界上多位杰出的亿万富翁犯下的对自己职业生涯具有重大影响的投资错误。大家可以从这本书中受到很多启发。书中每一位投资人都有自己有趣的个性,也都有各自的投资错误。本书以很好生动的讲述方式,仔细而熟练地剖析了两者之间有趣的关系。 本书提供了从那些卓有成就的专业投资人和亿万商业富翁那里得出的重要投资经验。对那些世界上很聪明的亿万富翁职业生涯中犯的很好重要的错误进行了很好深入的探讨,并且论述了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些什么。本书作者在有名投资公司有着22年的工作经历,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在一些原始研究及与那些传奇投资者的访谈之上,讨论了他们碰到过的很重要的交易或投资,损失的程度,并且对他们生意和个人生活的影响。对读者而言,这些迷人的描述读起来就像一个故事,甚至就是极为宝贵和特别的投资指南。

目录

总序
致谢
引言
**章 柯克·科克莱恩——如履薄冰,步步为营
第二章 大卫·邦德曼——难道我也在滚石乐队上多花了钱?
第三章 奥布雷·麦克伦登——落在杠杆双刃剑的刀刃上了
第四章 比尔·阿克曼——绕过准则
第五章 尼克·马奥尼斯——“要信任,请先证明……”
第六章 莱昂·库伯曼——布拉格海盗遇上普林斯顿王子:压榨来自布朗克斯的男人
第七章 理查德·泽纳——流行在变,历史依旧:真的吗?
第八章 杰夫·格兰特——风格转换:打铁要趁热
第九章 大众和保时捷——兔子赢了,而空头猎人*后被碾压
第十章 克里斯·戴维斯——包装得像保险公司,但表现并不像保险公司
第十一章 马多夫的投资人——彻底被骗
结语 我也错过——我的错误和教训
词汇表
展开全部

节选

  《代价惨痛的教训:规避传奇投资人的错误学习投资艺术》:  这是一位传奇投资人做出的绝妙交易,而且这也很好地阐释了为什么科克菜恩是世界上*成功的商人之一。  不过,从他收购通用汽车的经历看,科克莱恩到底是运气好还是技术好,仍然存在争议。因为科克莱恩所投资的汽车公司,其基本面当时都在恶化。在此之前,经济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实,主要是竞争环境的变化。众所周知,由于进口汽车更吸引美国消费者,制造更精良,所以美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开始被这些进口车夺走。此外,遗留下来的工会成本也影响着三巨头——而不是在美国的外国汽车——这就很难让其汽车价格具备市场竞争力。尽管“科克莱恩因素”在当时提振了通用汽车的股票,让大家以为这些股票被低估了,但是,我们还可以认为,在科克莱恩持有通用汽车股票期间,这些股票被严重高估了——这也正如后面的事实所呈现的一样。  另外,科克莱恩的智囊团骨干杰罗姆,曾担任过汽车企业高管。他的态度很显然是反对投资汽车行业的。没有人知道科克莱恩和杰罗姆向通用汽车董事会提出的变革建议是否可以帮助通用汽车公司免于破产。然而,鉴于当时整个汽车行业实际上已经严重缺少资金,所以,即便行业里资产负债表*差的汽车公司采纳了约克的建议,其*终结局也很可能并不比没有采纳约克建议的公司好多少。无论结果如何,既然这些变革根本就没付诸实践,这个观点也就没有讨论的意义。  尽管如此,对科克莱恩来讲,如果从股票认购量、卖出价和分红看,收购通用汽车算是一笔收获颇丰的交易。除此之外,他从这场交易中撤了出来,从而避免了一场股灾。这其实需要感谢通用汽车董事会的董事们,因为他们对他的变革建议置若罔闻。  当戴姆勒发现自己在收购克莱斯勒时犯了大错,并开始寻找能收购克莱斯勒的买家时,科克莱恩的第二次行动开始了。早在1995年,科克莱恩曾愿投资230亿美元收购克莱斯勒,而如今他想用45亿美元来收购这家公司。科克菜恩当时在想什么?作为一个资深行业内部人士且具备战略眼光的股东,与金融企业性质的戴姆勒公司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样的人会很乐意接受360亿美元的成功投资。这样的道理应该作为一个警钟,提醒我们要谨慎。果然,在科克莱恩收购克莱斯勒股权结束后一年,克莱斯勒差点破产。多亏美国政府出手相救,克莱斯勒才得以维持经营。至于科克莱恩,估计他的45亿美元全打水漂了。  我们回到收购福特失败的案例。在科克莱恩按照先后顺序投资汽车三巨头的时候,我们看到,科克莱恩天才般智慧的快速增长趋势好像已经慢了下来。为什么他没有“预见”自己会在福特汽车上栽这么大的跟头?为什么以前屡试不爽的所有投资套路如今都不管用了?他之前忽略了什么?科克莱恩的亿万美元错误到底是什么?答案很简单:他让自己的激情凌驾于自己的原则之上了。他对投资的痴迷,再加上之前**次投资克莱斯勒的高额报酬,*终让他激情四射,而正是这种激情影响了他*终的判断。  科克莱恩知道美国经济那时候正在衰退;在自己混迹很久的博彩业、娱乐业和酒店业里,他一直都是大佬级人物,而且他也知道,这些行业的经营状况可能反映了初期消费趋势。不过,他以前经历过那么多次经济下行,而那时候他铆足了劲往前冲,*终收获满满。1990年,他收购克莱斯勒股权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证。可是,2008年的情况不同。不同之处就在于,2008年底的经济衰退在性质上非同以往。同样,击垮亚伦的1921年经济衰退与之前大家能够轻而易举识破的一般经济衰退在性质上也是不同的。造成2008年经济衰退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消费者不仅惨遭房价暴跌和超级信贷紧缩政策——比1990年紧很多——折磨,而且过度承担着大量债务。另外,美国国产汽车面临的竞争形势也很不利。科克莱思的重要军师,约克,之前也和科克莱恩一样,并没有对收购中的各种风险作出合理调整(值得探讨的是,约克的判断是否可能受到了他与科克莱恩之间秘密约定的影响,让约克在经济上升期而不是在风险中公布他的判断)。进一步来讲,当经济和商业形势与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投资模式挂钩的时候,约克和科克莱恩这两个极为聪明的人,仍然用的是一种拘泥于之前经济周期的投资模式。游戏已经变了,环境也变了,然而他们却没看到。因为他们没有看,所以根本看不到。至少,他们没有足够认真地看。于是,他们还是相信一直屡试不爽的投资套路。这种无视变化的行为,衍生出了很多其他事情。  ……

作者简介

斯蒂芬·L.韦斯(Stephen L.Weiss),在加入华尔街之前,斯蒂芬·L.韦斯就有着丰富的职业经历:从事过财务规划和税法工作,也做过娱乐节目。这为他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也形成了优秀的沟通与写作能力。之后,他的内心受到投资事业的召唤,踏上华尔街,一干就是20多年。 其间,他在对冲基金等领域积累了深厚的人脉,与全球大名鼎鼎的专业投资人都保持着合作往来。在他显赫的职业履历中,曾先后在奥本海默公司、所罗门兄弟公司(在全球研究部担任经理,手下多达500人)、赛克资本(与史蒂夫·科恩一起管理过公司)和雷曼兄弟担任过高管职位(正是在他任内,公司股权投资业务重登行业翘楚,但后来的破产与其无关)。 现在,他在纽约的一家投资银行——美国医疗保健投资银行担任常务董事、合伙人以及股权投资部负责人,继续奋斗在投资一线。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