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的经济学原理研究

包邮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的经济学原理研究

¥60.3 (7.7折) ?
1星价 ¥60.3
2星价¥60.3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7340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09
  • 出版时间:2021-01-01
  • 条形码:9787520373401 ; 978-7-5203-7340-1

内容简介

本书从劳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角度较为全面地探讨了企业员工劳动协作中的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的实现条件与劳动协作行为规范的帕累托很优状态的表现形式;提出了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理论分析所需要的的“行为外部性、”“摩擦成本”、“企业内部劳动协作体”等新学术概念;分析了企业内部劳动协作的两组双层运作机制与运作机制之间的耦合关系;探讨了企业员工劳动协作活动的市场性契约之外的非市场性契约的存在及其性质和特点;较为全面地研究了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的双重收益分配关系,以及对劳动协作的远期、不确定的收益公平分配问题;系统全面地探讨了企业内部的多种员工劳动协作模式运作的机理与运作效应等理论问题;专著还对人力资源管理学对企业员工劳动协作运作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评析,运用元素网络模型和运作过程模型对企业员工劳动协作体在多种模式下的运作机理进行了探讨。

目录

**章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研究引论
**节 劳动分工与劳动协作的经济学理论渊源和发展
一 经济学的劳动分工理论的创立与发展
二 经济学的劳动协作理论的创立与发展
三 中国劳动协作的经济学理论研究与企业劳动协作实践
第二节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理论
一 经济行为与组织行为理论
二 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
三 经济契约与劳动契约理论
四 企业劳动关系理论
五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六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第二节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研究的重点与难点问题
一 劳动经济学微观部分重点研究内容问题
二 劳动分工与劳动协作的经济机理认识问题
三 企业层面劳动协作的员工劳动行为的理论界定问题
四 企业劳动协作的运作机制与多种机制的耦合问题
五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回收问题
六 企业劳动关系的多元化形态和协作劳动关系问题
七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的契约形态界定与契约性质问题
八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的模式类型与运作特点问题
九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的个人绩效贡献评价与远期不确定收益的分配问题
十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的运作主体、元素构成与转化问题
第四节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研究的基本框架与研究思路
一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二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理论的基本概念界定
三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研究的思路与分析框架

第二章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节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的行为特征
一 经济行为与生产行为的机理分析
二 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背景下的员工劳动协作行为机理分析
第二节 企业劳动协作行为属性与行为决策的机理分析
一 经济外部性与劳动行为外部性
二 企业员工参与劳动协作个人行为的机理分析
三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的非理性经济行为分析
第三节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行为的影响因素与行为假设
一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行为的影响因素
二 对企业员工劳动协作行为研究的若干基本理论假设
第四节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一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二 提高企业员工劳动协作效率的若干措施

第三章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的机制与机制耦合
**节 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机制运作及其效应
一 企业的经济机制和人力资源配置的机制运作
二 传统计划经济的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与运作效应
三 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机制及其运作效应
第二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劳动协作机制运作的机理分析
一 企业员王劳动协作机制运作的理论分析
二 企业层面员工劳动协作的管理机制
三 企业内部协作体层面员工劳动协作的协调机制
第三节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机制对劳动行为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 实证分析的背景
二 基于问卷调查所收集数据的统计分析
三 完善企业员工劳动协作机制的一些基本措施
第四节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机制运作的耦合及其效应
一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多种机制运作中的耦合关系
二 企业劳动协作系统要素对劳动协作机制耦合的效应分析

第四章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的劳动关系与劳动契约
**节 企业劳动关系与劳动协作形态的劳动关系
一 企业劳动关系理论与形态特征分析
二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形态的劳动关系及其特征
第二节 劳动契约与劳动协作形态的劳动契约
一 契约与劳动契约的多学科理论述评
二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契约的若干特殊性质分析
三 企业师徒劳动关系下的劳动协作契约的特点分析
第三节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契约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措施
一 对若干企业劳动契约的调查情况与分析
二 加强企业员工劳动协作契约规范的措施

第五章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的收益分配
**节 企业层面的收入分配关系
一 企业层面利益主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二 企业员工协作劳动收入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收性质分析
三 企业员工收益分配与工资薪酬制度
第二节 企业内部的劳动协作收入分配与员工个人的劳动效率贡献
一 企业与协作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及其利益谈判行为模型
二 企业内部劳动协作体员工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第三节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的远期、不确定收益的分配
一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的远期、不确定收益的产生与分配关系
二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的收益分配机理与问题分析
三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远期、不确定收益分配的完善措施

第六章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的模式
**节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与模式类型
一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二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模式的类型划分
第二节 不同企业员工劳动协作模式运作的差异性分析
一 不同企业劳动协作模式员工行为的差异性分析
二 不同企业劳动协作模式机制运作的差异性分析
三 不同企业劳动协作模式员工劳动契约的差异性分析
四 不同企业劳动协作模式的员工收益分配制度的差异性分析
第三节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模式运作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 实证研究的基本背景
二 对企业劳动协作模式实证研究的分析
三 实证研究的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七章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的运作
**节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运作的相关理论评析
一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的团队运作理论评析
二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的经济博弈理论评析
第二节 企业内部的劳动协作体的运作与机理分析
一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运作的劳动协作模式组合
二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运作的多元素网络模型与机理分析
三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运作的多元素作用过程分析
第三节 企业劳动协作运作的个人行为决策与集体劳动协作效率分析
一 企业员王劳动协作运作的个人行为决策的经济机理
二 企业员工劳动协作的整体劳动行为与协作劳动效率实现的行为条件
第四节 企业员工对市场性与社会性劳动协作的参与及其运作
一 企业员工参与市场性劳动协作的经济机理与运作分析
二 企业员工参与社会性劳动协作的经济机理与运作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郭正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982年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1983年起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1998—1999年受英国学术院资助在英国利兹大学东亚系做访问学者。2001—2010年期间任经济研究所所长。曾经5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在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6本。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三等奖6项。主要从事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代表作有:《农村劳动力资源利用与配置》、《西南贫困地区城乡劳动就业问题研究》、《劳动力市场经济学原理与分析》、《老龄产业发展概论》等专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