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rdon&Nivatvongs结直肠肛门外科学:从理论到临床(原书第4版)
- ISBN:9787504687937
- 装帧:一般铜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980
- 出版时间:2020-11-01
- 条形码:9787504687937 ; 978-7-5046-8793-7
本书特色
本书的亮点在于更新了直肠肛门生理学的研究进展和新型检查方式的应用,如 MRI、CT 血管造影和肠造影。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使围术期管理发生了巨大变革。新增加的章节重点强调了肛肠外科向门诊化管理的转变,吻合器痔切除术的局限性和痔的新型治疗方式亦有所提及。括约肌间型肛瘘结扎术(ligation of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等新型手术方式被纳入肛瘘的章节。在本版中还更新了性传播疾病和 HIV 的药物治疗,以及有关大便失禁的*新治疗经验总结,包括人工括约肌、高压氧治疗、射频组织重塑和骶神经调节术。
内容简介
本书引进自世界知名的 Thieme 出版社,是一部新颖、独特、全面的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经典教科书。本书为全新第 4 版,著者结合大量文献研究及个人临床经验,从很基础的结直肠肛门生理、外科解剖,到临床诊断、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等,对结直肠肛门各种临床常见和少见良性及恶性疾病进行了系统、详细的阐述。本书内容系统、图文并茂,对结直肠肛门外科有很强指导作用,适合广大结直肠肛门外科医生阅读参考。
目录
**篇 结直肠外科学基础
第1章 结肠、直肠和肛门的外科解剖
第2章 结肠与肛门直肠生理学
第3章 结直肠肛门疾病的诊断
第4章 结肠镜检查
第5章 结直肠手术患者的围术期管理
第二篇 肛肠疾病
第6章 日间肛肠手术
第7章 痔
第8章 肛裂和肛门狭窄
第9章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和肛瘘
第10章 藏毛病
第11章 肛周皮肤病
第12章 尖锐湿疣
第13章 其他性传播疾病
第14章 大便失禁
第15章 直肠阴道瘘和直肠尿道瘘
第16章 骶前肿瘤
第17章 肛周及肛管肿瘤
第三篇 结直肠疾病
第18章 直肠脱垂
第19章 结直肠良性肿瘤
第20章 结直肠癌的筛查、监测及随访
第21章 结肠癌的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和诊断
第22章 结肠癌的治疗
第23章 结肠和直肠的其他恶性病变
第24章 直肠癌
第25章 溃疡性结肠炎
第26章 克罗恩病
第27章 结肠憩室病
第28章 结肠扭转
第29章 大肠梗阻
第30章 肠系膜血管疾病
第31章 小肠和大肠的放射性损伤
第32章 肠造口
第33章 便秘
第四篇 其他情况
第34章 结肠、直肠和肛门外伤
第35章 结肠疾病的并发症及处理
第36章 术中意外发现及术前准确诊断的诊疗策略
第37章 结肠和直肠的其他疾病
节选
第 1 章?? ??结肠、直肠和肛门的外科解剖一、概述虽然结肠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器官,但是在胚胎学上结肠是由两部分构成。横结肠及其近端结肠来源于中肠,由肠系膜上动脉供血;而远端的降结肠、乙状结肠来源于后肠,由肠系膜下动脉供血。大肠始于右下腹的盲肠,因其一端为盲端而得名。末段回肠与盲肠内、后侧的连接点称为回盲瓣。然后大肠向上方走行,根据其所处位置分别命名为升(右)结肠、结肠右曲、横结肠、结肠左曲、降(左)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和肛管。大肠长度约 150cm,肠腔直径从盲肠至直乙交接处逐渐缩小,而直肠远端肠腔扩张,称为直肠壶腹,然后再次缩窄移行为肛管。二、结肠(一)大体形态结肠外形不同于小肠之处在于其囊袋样形态(结肠袋),其表面可见 3 条结肠带,以及附于肠壁表面并与结肠带毗邻的脂肪垂。结肠带起源于阑尾根部,为增厚的纵行肌,分布于结肠全程。结肠带在乙状结肠远端消失,但纵行肌纤维延续,分布于整个直肠。Fraser 等 [1] 研究发现,纵行肌包绕结肠环周,并于结肠带处增厚。根据3 条结肠带所处横结肠的位置关系进行命名,即结肠系膜附着处为系膜带,大网膜附着处为网膜带,无结构附着则为独立带。结肠带长度较肠管缩短约 1/6[2],这也是形成结肠袋的原因。乙状结肠远端逐渐移行为直肠,其特征为:结肠带消失,移行为相对均匀分布的直肠纵行平滑肌层,前方及后方肌纤维较两侧略增厚;无脂肪垂附着;以及肠管直径的改变。(二)结肠走行及变异结肠走行具有个体差异,阅读下文时应考虑这个因素(图 1-1)。阑尾的投射点位于盲肠的*低处。在右侧腰方肌和腹横肌前方,升结肠始于回盲瓣,向上方走行,覆盖右肾下极,长约 20cm。腹膜覆盖升结肠前侧、外侧和内侧表面。升结肠远端向前、向下、向内锐角走行,形成结肠右曲,其上方为肝右叶的底部,内侧为胆囊。右侧腹壁与升结肠前部结肠带之间偶有膜状粘连,称为 Jackson 膜。横结肠始于结肠右曲,延伸至结肠左曲,长40~50cm,是*长的一段结肠。横结肠的活动度常较大,可以下降至髂棘水平,甚至坠入盆腔。横结肠系膜像“信封”一样包裹着横结肠,横结肠系膜根部附着点位于右肾、十二指肠降段、胰腺和左肾的表面。系膜内有中结肠动脉、右结肠和左结肠动脉的分支,伴行静脉,淋巴管和自主神经丛。掌握横结肠系膜后方的毗邻结构非常重要,因为在行右半结肠切除手术时必须细致操作,避免损伤到这些重要脏器。在左上腹,大概位于第十对和第十一对肋骨水平,结肠通过膈结肠韧带附着于膈肌下方。横结肠远端向背侧走行移行为降结肠。前方紧邻胃壁左侧为脾脏。附着于胃大弯的大网膜在横结肠前方下降,折叠后上升,附着于横结肠上表面。结肠左曲的角度为锐角,位于左上腹较高处,因此手术中结肠左曲游离操作难度较大。结肠左曲位于左肾中部的前方。降结肠沿后腹壁走行,跨过左肾外侧缘前方,稍偏向内侧,在腰大肌和腰方肌之间的凹陷内下行,在骨盆上缘和腹横肌水平移行为乙状结肠 [3, 4]。降结肠长约 30cm,其腹侧、内侧、外侧有腹膜覆盖。降结肠的远段通常与后腹壁有粘连,术中游离结肠时需要分离这部分粘连。乙状结肠始于骨盆上缘,在骶骨岬处延续为直肠,它的长度因人而异,长度为 15~50cm,活动度大,变异多。乙状结肠可以盘曲在左腹,亦可斜行进入右侧腹,甚至位于上腹部。它的系膜面积很大并且非常游离。其浆膜表面常附有较多肠脂垂。乙状结肠系膜的基底部始于髂窝,沿骨盆上缘走行,跨过骶髂关节,到达 S2 或 S3,形成倒 V 形结构。乙状结肠系膜中包含乙状结肠动静脉,直肠上动静脉,淋巴管和自主神经丛。乙状结肠系膜根部转折处凹陷,称为乙状结肠系膜隐窝,其深部常有左侧输尿管走行,此处可作为寻找左侧输尿管的标志。乙状结肠上段向前内上走行,跨过左侧输尿管和髂血管,掌握此区域解剖毗邻关系在乙状结肠切除术中非常重要。乙状结肠下段在骶骨前走行,周围可能有小肠肠襻、膀胱和子宫及其附件。
作者简介
傅传刚,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普外科主任、胃肠肛肠外科主任。兼任美国结直肠医师学会荣誉委员,俄罗斯结直肠外科学会荣誉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道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肛肠外科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结直肠癌诊断、直肠癌3D腹腔镜极致微创低位保肛手术;结直肠癌综合治疗;家族性息肉病、直肠弥漫性腺瘤、直肠弥漫性血管瘤等的微创手术治疗。 汪建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荣誉院长,推动我国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科发展的学科带头人之一。《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版、2015年版、2017年版、2020年版)专家组组长。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院士(FRCS),美国外科医师学院院士(FACS)。擅长诊疗结直肠肿瘤、炎性肠病、肛管良性疾病,尤其对结直肠癌根治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TME和自主神经保护的直肠癌根治术和痔瘘等的诊疗有较深造诣。 王锡山,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兼任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主编,国际NOSES联盟主席,中国NOSES联盟主席。
-
黄帝内经鉴赏辞典(文通版)
¥9.2¥28.0 -
小儿推拿秘旨
¥4.0¥9.0 -
直到最后一课 生与死的学习
¥26.5¥59.0 -
舌诊图谱:观舌知健康
¥11.9¥39.8 -
中医诊断全书
¥19.2¥59.0 -
民间针灸三百方
¥2.3¥7.0 -
勾勒姆医生
¥20.7¥59.0 -
本草纲目
¥27.4¥76.0 -
内外伤辨惑论-局方发挥
¥2.4¥5.0 -
博济医院百年1835-1935
¥26.6¥70.0 -
脉因证治
¥4.8¥13.0 -
中医入门必背歌诀
¥15.2¥38.0 -
外科急救常识图解
¥1.7¥4.0 -
黄帝内经素问
¥22.5¥30.0 -
中医手诊图释
¥9.2¥28.0 -
人体解剖学常用词图解(精装)
¥72.7¥158.0 -
黄帝内经
¥43.5¥68.0 -
神农本草经 本草三家合注
¥19.1¥58.0 -
针灸大成
¥29.2¥65.0 -
实用伤寒论方证解析
¥19.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