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30109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433页
  • 出版时间:2020-01-01
  • 条形码:9787522301099 ; 978-7-5223-0109-9

内容简介

本书不仅分析了中国粮食安全形势, 还进一步发展了粮食安全概念, 并对中国粮食供需前景进行了预测分析, 创新性提出中国粮食安全战略调整的思路 ; 同时, 本书打破传统的“就粮食论粮食”的单向思维模式, 把粮食安全置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行观察和分析, 从中梳理出制约中国未来粮食安全的特殊矛盾。

目录

**篇 “五力”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章 人们眼中的粮食安全 **节 粮食的前世今生 第二节 古今中外粮安天下 第三节 国际十大粮食安全参考指标 第二章 数字视角下的粮食安全 **节 中国粮食供给分析 第二节 中国粮食需求分析 第三章 战略视角下的粮食安全 **节 “五力”支撑新粮食安全战略 第二节 运用“五力”科学应对粮食新消费的“四个转变” 第二篇 资源支撑力:粮食安全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统筹推进 第四章 土地集约利用与粮食集约化经营 **节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简要分析 第二节 中国土地资源的食物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 第三节 中国农业投入的基本情况 第五章 土地规模利用与粮食产业化经营 **节 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第三节 长期坚持家庭联产承包制 第四节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 第五节 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第六章 土地分区利用与粮食区域化经营 **节 土地分区利用原理 第二节 中国粮食区域布局的演变及现状 第三节 中国粮食区域化生产的基本思路 第七章 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粮食可持续发展 **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节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及应用 第三篇 农业生产力:粮食安全与工业化、城镇化相互驱动 第八章 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粮食安全 **节 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工农城乡关系 第二节 中国工农、城乡关系的演变 第三节 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 第九章 农业发展战略转换与粮食安全 **节 中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 农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战略转换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从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 第五节 战略转换中保障粮食安全的思路 第十章 农民增收与粮食安全 **节 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向协同推进的思路 第四篇 改革创新力:粮食安全与市场改革协调一致 第十一章 市场是粮食安全的基础 **节 市场价格信号是粮食安全的调节器 第二节 市场价格信号调节粮食供需均衡的原理 第十二章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节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发展历程 第二节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第十三章 粮食补贴方式改革 **节 中国粮食补贴方式的演变过程 第二节 国外农业补贴的主要做法及比较分析 第十四章 粮食科技创新 **节 科技自主集成创新 第二节 粮食科技创新的应用领域 第十五章 高度重视节约粮食 **节 世界粮食日的由来 第二节 我国粮食日的行动 第五篇 国家调控力:粮食安全与宏观调控相互支撑 第十六章 政府调控粮食安全 **节 公共物品理论:政府调控粮食安全的出发点 第二节 市场缺陷:政府调控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 第三节 政府调控粮食安全的目标和手段 第四节 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 第十七章 粮食安全储备 **节 粮食储备的一般概念及作用 第二节 中国粮食储备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第六篇 国际竞争力:粮食安全与国际话语权共同提升 第十八章 世界粮食安全形势 **节 全球农业资源和粮食生产及贸易概况 第二节 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第三节 如何保障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 第十九章 建立全球粮食及大宗商品期货市场 **节 粮食期货市场的形成和功能 第二节 粮食期货市场价格构成 第三节 中国粮食期货市场的问题与对策 第四节 从国内单一粮食期货市场到全球大宗商品期货市场 第二十章 “一带一路”助力粮食安全 **节 “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 第二节 “一带一路”背景下粮食安全战略的实现路径 第二十一章 培育中国粮食全球竞争力 **节 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评估 第二节 增强中国粮食全球竞争力的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杨建国,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获首届经济学薛暮桥奖,现任中储粮培训中心执行董事、总经理,食品与国家安全论坛组委会副主任,中国实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理事,南京财经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特聘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