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变局下的中欧经贸合作

大变局下的中欧经贸合作

1星价 ¥49.0 (7.2折)
2星价¥49.0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0874843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315页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500874843 ; 978-7-5008-7484-3

本书特色

大变局下,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外部形势变化*为复杂,中欧合作的战略性、重要性、现实性进一步凸显。中欧启动自贸区进程,推动中欧两大市场的一体化,是中欧在大变局下赢在转折点的重要选择,是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选择,也是中欧共同影响21世纪**治理变革的重要选择。本书为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关于建立中欧自贸区的重要理论成果,全书分析并展望了中欧合作新议程的基本框架,强调以维护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为目标,双方应以自由贸易为**,以服务贸易为重点,以双边促多边,在经贸、投资、服务等广阔领域全面深化中欧合作。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 (海南) 改革发展研究院关于建立中欧自贸区的重要理论成果, 全书分析并展望了中欧合作新议程的基本框架, 强调以维护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为目标, 双方应以自由贸易为引领, 以服务贸易为重点, 以双边促多边, 在经贸、投资、服务、环保、治理、可持续发展等广阔领域全面深化中欧合作。

目录

前言 处在历史关口的中欧经贸合作

导言 大变局下的中欧经贸合作

一、全球大变局下中欧关系的重要变化·3

二、立足长远与战略,抓住深化中欧经贸合作的历史窗口·7

三、以服务贸易为重点推进中欧自贸进程·8

四、破解中欧自贸进程的结构性制度性障碍·9

**章 大变局下中欧面临的共同挑战与共同责任

一、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5

二、大变局下中欧面临的共同挑战·33

三、中欧应对世界大变局的共同责任·39

四、中欧共同应对世界大变局的广泛共识·44

第二章 推进中欧自贸进程的现实基础与重大机遇

一、推进中欧自贸进程的现实基础·53

二、推进中欧自贸进程面临的重大机遇·64

第三章 2020—2035年加快中欧自贸进程的基本目标

一、2020:完成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启动中欧自贸区可行性研究·73

二、2020—2025:以服务贸易为重点启动中欧自贸区谈判·75

三、2025—2035:以建立中欧自贸区走向中欧一体化大市场·81

第四章 推进中欧自贸进程面临的结构性矛盾

一、中欧之间仍存在形式多样的贸易投资壁垒·97

二、推进中欧自贸进程面临的欧盟内部结构性矛盾·104

三、推进中欧自贸进程面临的中国内部结构性矛盾·109

第五章 以推进中欧自贸进程为目标的欧盟内部结构性改革建议

一、显著降低边境内壁垒·115

二、推进劳动力市场改革·117

三、推进以养老金制度改革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119

四、维护并持续推进欧盟一体化进程·120

五、建立健全欧盟推进中欧自贸进程的内部协调机制·123

第六章 以推进中欧自贸进程为目标的中国内部结构性改革建议

一、以服务贸易为重点加快开放转型·129

二、全面加快服务业市场开放·131

三、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135

四、持续完善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139

结语 推进中欧自贸进程的共识与行动

附件 中欧合作的相关数据与建议

中国和欧盟经济情况及比较·153

中国—欧盟双边经济情况·173

中国与欧盟各国贸易与投资情况·269

关于中欧合作的其他基础数据与资料·286

2020:建立中欧自贸区若干建议·293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一、全球大变局下中欧关系的重要变化 1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正处于大调整、大变革中。随着新兴经济体的整体性崛起和各国综合实力对比的变化,世界正在加速走向多极化。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单边主义等经济全球化逆潮冲击世界经济,WTO多边贸易体制面临生存危机,经济全球化正在危机中重塑自由贸易的动力结构。美国正在退出“二战”后由其推动引领形成的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和全球治理体系,由全球主义转向美国优先的趋势明显,不但带头由多边主义转向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挑起美欧贸易争端、中美贸易战,还大幅减少美国对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导致美国全球领导力减弱,给世界经济、地缘政治、国际关系带来复杂变化和不确定性。 2欧盟一体化进程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从20世纪90年代欧盟诞生后到2010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之前,欧盟一体化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从深度上,欧盟从区内自由贸易到共同市场再到货币一体化,并推进了共同外交、贸易、安全等对外政策;从广度上,欧盟在经历两轮东扩后,成员国达到28个,堪称全球区域一体化的典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严重冲击欧盟成员国的经济和财政,2009年希腊率先爆发主权债务危机,2010年主权债务危机在欧元区成员国快速蔓延。2010年底,“阿拉伯之春”运动爆发引发了欧洲难民危机。接连不断的危机给欧洲底层和中低收入者带来严重冲击,导致“去全球化”和“去欧盟化”的民粹主义和极端主义思潮日趋泛滥。过去10多年,欧洲极右翼政党势力不断扩张、接连参与执政,多个国家极右翼政党参选欧洲议会,欧盟左翼衰弱、右翼崛起的趋势已经开始形成。2016年英国全民公投决定脱欧,在欧盟与英国经历了3年的艰苦谈判后,2020年1月31日正式脱欧并进入为期11个月的过渡期,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重大挫折。就在欧盟一体化处于内忧外患之际,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欧盟成为全球疫情“震中”,疫情*严重的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经济和财政遭遇严重冲击,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被再次触发的风险明显上升,欧元区崩溃的可能性并非空穴来风。欧盟一些成员国面对疫情的“各扫门前雪”做法,削弱了“团结欧洲”精神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导致欧盟一体化进程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增大。 3中国在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坚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大的制造业基地,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比重由1978年的175%上升到2019年的16%,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面对经济全球化逆潮挑战、美国贸易挑战和科技封锁等外部冲击以及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内部结构性矛盾,中国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走向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已经开始形成。**,中国已进入消费新时代,服务型消费成为消费重点,消费结构还有15~20个百分点的升级空间。匡贤明扩大进口有效释放消费潜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10-22第二,中国进入工业化后期,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还有10~15个百分点的升级空间。第三,中国消费结构升级蕴藏巨大内需潜力。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80%,规模首次突破40万亿元。国家统计局2019年统计公报R2020-02-28摩根士丹利预计,2030年中国个人消费将达到97万亿美元。第四,中国开放转型呈现三大趋势:从制造业领域为主的开放走向服务领域为重点的开放;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走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从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到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采取了以经济社会停摆为代价的抗疫模式,尽管经济衰退的风险和压力增大,但中国采取的迅速行动与广泛的国际合作,为守住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盘奠定了基础。中国即将进入“十四五”时期,未来5~10年是中国通过经济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关键时期,在百年大变局的背景下能不能实现向高收入国家的跨越,取决于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 4大变局下中欧关系的变化需要客观务实的研判。百年大变局下,世界在变、欧盟在变、中国也在变,应当对这些变化对中欧关系的影响有更客观更务实的估计。一是长期以来作为中欧关系压舱石的中欧经贸关系在发生变化。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前两个月,东盟超越欧盟成为中国**大贸易伙伴。在这之前,欧盟连续15年是中国*大的贸易伙伴,未来中国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蕴含中欧经贸合作的巨大市场空间,但中欧大市场的潜力释放越来越受制于双方缺乏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的重大突破。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升级版》2019年开始全面实施,中国与东盟市场和经济融合已经达到更高的水平。二是中欧间经济合作与政治安全越来越交织在一起。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对“一带一路”倡议与欧盟的欧亚互联互通战略的对接抱有积极态度,而且务实推进了“17+1”合作机制,但欧盟内部对“一带一路”倡议有不同的解读,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有可能导致“两个欧洲”。三是美欧关系的变化、中美关系的变化牵动影响中欧关系的变化。一方面,美欧关系正在发生变化。作为欧盟的传统盟友,美国在欧美经贸、安全合作、全球治理合作等议题上的态度和政策一再让欧盟失望,欧盟与美国在经贸、科技、环境等议题上对中国的态度出现分化。2020年2月召开的第56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以“西方的缺失”为主题,美欧在许多议题上的不同政策态度折射出美欧关系的变化。另一方面,中美关系正在发生变化。中国被美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与中国在贸易、金融、科技等领域的竞争和冲突在上升,有学者认为中美正走向“新冷战”。欧盟智库布鲁盖尔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很明显,尽管欧盟没有陷入与中国的全球权力斗争,但中国与欧洲的历史盟友美国之间不断升级的竞争,使中欧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在美欧关系、中美关系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欧盟对与中国合作的态度和政策选择受到欧盟与美国关系、美国与中国关系的影响。从欧盟国家对使用中国企业华为的5G技术等案例看,欧盟正试图在其与美国的关系和其与中国的关系中找到新的平衡点。 总的来看,尽管世界在变、欧盟在变、中国在变,给中欧合作带来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但不能忘却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与欧洲国家的经贸和技术合作有力促进了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欧洲国家也因较早抓住中国改革开放机遇进入了中国市场而获得了巨大的市场红利和收益;从欧债危机到新冠肺炎危机,中国在欧盟经历的每一次危机中都选择与欧盟站在一处;中欧深化经贸合作的基础扎实、空间广阔。我们对中欧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仍抱有审慎乐观的态度。 二、立足长远与战略,抓住深化中欧经贸合作的历史窗口 2020年是中欧建交45周年。从2020到2035年,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关键期,也是欧盟一体化进程的历史关键期。中欧双方如果能抓住这个时间窗口实现深化双边经贸合作的历史性突破,将推动中欧关系向更高水平迈进,为中国和欧盟在应对大变局中赢得更大的主动性,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大的确定性和正能量。 12020年: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启动中欧自贸区的可行性研究。2014年,中改院建议尽快启动中欧自贸区可行性研究和谈判;2016年,中改院和欧洲政策研究中心分别围绕中欧自贸区开展研究并发布研究报告。如果那时就启动中欧自贸区可行性的联合研究,今天中国和欧盟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携手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就会有更多的共识和共同行动。 根据2019年4月9日发布的《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简称《联合声明》),双方共同承诺在2020年达成高水平的中欧投资协定,在下一次领导人会晤前制定新的合作议程。在经济全球化出现复杂变化的背景下,这一声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欧应坚持在2020年完成投资协定谈判,同时启动中欧自贸区可行性联合研究。这将向全球释放世界两大主要经济体深化经贸合作的信号,尤其是将给被新冠病毒危机蒙上阴影的世界经济注入积极能量。 22025年前:以服务贸易为重点启动中欧自贸区谈判。服务贸易是中欧经贸合作的*大空间和*大潜力所在。加快中欧自贸进程,焦点和难点都在服务贸易。考虑到自贸协定谈判周期和各种不确定因素,为争取在未来10年左右建立中欧自贸区,在2025年前中欧应以服务贸易为重点启动中欧自贸区谈判,并尽可能早地实施早期收获计划,加快以服务业市场为重点的双向市场开放,加快中欧货币、技术、宏观政策等方面的协同合作,积极推进中欧商品、服务、资本、人员、信息的自由流动。这不仅将释放出巨大的市场需求、使中欧经济都获得强劲的持续增长动力,也将形成推进经济全球化,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32035年前:以建立中欧自贸区为载体走向中欧一体化大市场。2035年前甚至更早完成中欧自贸协定谈判,是中欧走向一体化大市场的现实路径选择。建立中欧自贸区,意味着将在覆盖当前全球1/4的人口、全球378%的GDP、全球45.1%的货物贸易、全球48.2%的服务贸易、全球36.4%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巨大市场内,人口、GDP、直接投资存量数据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统计数据得出;货物贸易数据根据WTO数据库统计数据得出;服务贸易数据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统计数据得出。实现货物、服务、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自由流动与资源优化配置,以建立中欧自贸区为路径走向中欧一体化大市场,不是中欧联合起来搞封闭的小圈子,而是引领全球自由贸易进程,以开放的双边合作带动区域和全球多边合作,坚持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中欧应进一步深化共识、扩大共同利益、弥合分歧,力争在中欧建交60周年、即2035年之前甚至更早,以“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为目标建立中欧自贸区,加快中欧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进程;以资本、技术、人才自由流动为重点加快构建中欧一体化的投资大市场;以旅游、健康医疗、文化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合作为重点加快构建中欧一体化的服务消费大市场;以金融、信息、物流、教育培训、科技研发、设计和专业服务等产业合作为重点建设中欧一体化的生产性服务业大市场;以智能制造合作为重点加快建设中欧一体化的数字经济大市场;以低碳环保技术合作为重点加快建设中欧一体化的环保产业大市场;以“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互联互通”战略深入对接为重点加快形成中欧一体化的第三方合作大市场。 三、以服务贸易为重点推进中欧自贸进程 服务贸易是中欧深化经贸合作的*大潜力所在,也是中欧经贸合作的*大短板。2020—2035年,以逐步走向一体化的大市场为导向,中欧应以服务贸易为重点建设中欧自贸区。 1中欧服务贸易合作潜力巨大。欧盟是全球服务贸易规模*大的经济体,中国是全球服务贸易增长*快的经济体。然而,中欧目前的服务贸易占中欧贸易总额的比重只有14%左右,远低于全球242%的平均水平。根据WTO数据库统计数据得出。这就需要把握住中国消费升级的时间窗口,打破中欧服务贸易壁垒,加快提升中欧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尽快使中欧服务贸易比重达到全球平均水平。 2把服务贸易作为中欧自贸议程的重点。在中国当前存在巨大供给缺口而欧盟具有明显优势的医疗、健康、养老、教育、环保等服务业领域,在面向未来的互联网、5G、人工智能、数字贸易等新经济领域,中欧合作的潜力无穷。欧盟加大对中国服务出口、加强与中国技术合作的力度;中国降低欧盟服务、技术等服务项下商品的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欧盟国家出口的癌症、罕见病治疗的医疗器械实行进口零关税和特殊增值税率,引进欧盟医疗技术、采用欧盟部分药品标准等,将形成中欧服务贸易的众多新亮点。 3扩大中欧服务业市场的双向开放。释放中欧服务贸易巨大潜力的关键在于服务业市场的双向开放。近些年,中国加大了以服务业为重点的市场开放力度,在很多领域出台了突破性的开放举措,开创了深化中欧服务业合作的巨大市场空间。中欧应当把服务业市场双向开放作为加快中欧自贸进程的重要路径。

作者简介

殷仲义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顾问,原执行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经济与国际合作、发展方式转型与结构性改革、乡村发展与乡村治理、社会福利制度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安排、低碳经济发展与发展政策创新、体制制度安排和市场机制建设等。长期从事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德国国际合作机构、美国农村发展研究所、美国国际共和研究所、瑞典斯德哥尔摩转轨经济研究所和挪威城市区域研究所等机构的合作研究。发表论文五十多篇,出版专著、译著三十余部,参与博鳌亚洲论坛四届年会议题方案研究设计,执笔撰写三届年会综述报告、三届理事会报告、三届会员大会报告。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