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22915426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开
- 页数:210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229154264 ; 978-7-229-15426-4
本书特色
《乡愁里的旧食光》题材新颖独特,以美文+美食+乡愁的方式,以鲜活的文字和故事,从美食的角度书写故乡、成长、人生与社会百态,记录来源于生活的喜怒哀乐,让读者从美味感受故乡的酸甜苦辣咸,让舌尖铭记悠远的乡愁。
内容简介
《乡愁里的旧食光》是一部与食物和乡愁有关的散文随笔集,涉及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云南、安徽等地的美食,共47篇,分为五辑:荆楚绝味、湘辣食光、巴蜀滋味、高原味道和食光杂谈。 作者把旅行当作美食探秘的线路,挖掘隐藏在当地民居深处的人文素养以及美食存在的意义。每一篇美食文章都涉及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人文地理、食材、味觉、制作方法等内容,注重美食的人文和历史,传达当地的风土民情,形成文化大餐,集合了人文地理、美食、菜谱、旅游书的优点。
目录
**辑 荆楚绝味
雁鹅菌 / 003
张家界岩耳 / 007
葛根粑 / 011
南县麻辣肉 / 016
荆州鱼糕 / 020
潜江油焖大虾 / 025
沔阳三腊 / 029
沔阳三蒸 / 033
沙湖盐蛋 / 038
第二辑 湘辣食光
东山紫姜 / 043
大冲辣椒 / 046
洞口酸辣椒 / 049
洞口挨钵菜 / 052
醴陵焙肉 / 055
皮蛋拌豆腐 / 059
湘西南灌辣椒 / 062
临武麻鸭 / 066
城步苗家香辣椒 / 070
湘阴无名田螺 / 074
苗族打油茶 / 078
苗家的米酒 / 084
土家族打油茶汤 / 090
第三辑 巴蜀滋味
回锅肉 / 097
除夕,成都飘荡着凉卤味 / 101
夹沙肉 / 106
九斗碗 / 109
酥肉 / 116
双流肥肠粉 / 120
钵钵鸡 / 124
武隆羊角豆干 / 129
节选
自 序 乡愁是一种病,思想的不治之症;乡愁是一种痛,心灵的锥心挫骨;乡愁是一种思念,唯有美食和乡音是良药,坚持使用可以治愈。 我未满二十岁就离开了养育我十九年的故乡,我一路的打工、求学、结婚、生子、立业,都徘徊在大都市的城门之外,进不了城市的内心,也上不了大都市的高层,更回不去我惦记的村庄。记忆里的过去农村,已经变化得面目全非,它渐渐疏远了我。那寄居的大城市,又与我格格不入、从不同屏,观念、衣着、食物都不一样,排斥我这个“乡巴佬”。 我一直在思索、检讨,我才知道自己得了一种叫“乡愁”的病。我一个人的时候,常常锥心挫骨的痛;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也常常无法入眠;工作的时候,我又力不从心、效率非常低。这些年,我唯一能缓解痛苦的只有那无法抗拒诱惑的美食,无论它来自我的故乡,还是来自远隔万水千山的异域他乡,只要它是道地的食材,能够做出美味可口的美食,都可以慰藉我的心灵、麻木的神经,我把这些称为自己的“食光”。 一九九七年的夏天,我离开故乡、走出学校,到长沙、岳阳等地挑灰桶、倒混泥土、抬预制板、挖垃圾坑、搬窑砖、搞双枪等,靠苦力过活。后来,又辗转东莞、惠州,一度进厂搬运木材、砂磨木器、喷漆等杂活。这些辛苦又超额的体力活,过多的消耗我的体能,需要更多的食物补充能量。而唯一让我刻骨铭心的记忆,不是生活有多苦、有多累,还是我有多饿、我有多挨饿,常常只能用一碗炒河粉来打发我的饥荒。 我不得不寻求新的出路,只好重返学校,追求知识,到长沙求学深造。 长沙被列为美食之都,为食客所钟爱。我专心求学,肉体不再受煎熬,没有被饥饿纠缠,心情有所放开。每天早晨、中午、晚上,我从宿舍到教室或从教室到宿舍的路途,不是早餐铺,就是餐馆、饭店,一到开餐的时候,只见店里是老板、服务员忙碌的身影,只有坐在餐桌前的食客,他们悠闲自得、消遣时光,那份用膳的快感,让我难于释怀、不能忘记,我是既羡慕又向往还心怯。 从小,我嘴巴周边长了一圈黑痣,乡人常笑我长的是好呷痣。我幼年身居农村,生活本来拮据,普通粮食都难于满足,那里还有山珍海味来品味呢?两三年的城市奔波、寻觅,还是在饥寒交迫中度日,根本无法体会到吃饭的快乐和愉悦,也没有闲情逸致来享受吃的过程,只求饱肚抗饿。 二000年开始,事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受某位出版社的闲人瞧得起,常常带我去社会上见见世面,无论是茶馆、饭店,还是酒吧、咖啡馆,我成了他的“小跟班”。我们除了约定的社交、闲谈、吹牛等活动,还有就是压轴的吃吃喝喝等活动。这是我学吃学喝的开始,那些吃的礼仪、吃的文明、吃的方法、吃的奥妙、吃的问候、吃的文化、吃的营养、吃的精髓等,都成了我偷学或者现学现用的东西。 这漫长而又频繁的吃喝学习任务,我都身心沉浸其中。我即兴奋又惶恐,兴奋的是好吃好喝而又天天不用自己掏钱;惶恐的是那天吃不上了自己又没钱吃不起该咋办?这样的光景,我持续了两三年。我对吃、喝的学习、积累、总结,慢慢释放了自己吃的天性,发现了自己吃的天赋,明白了自己吃的天理,逐步上升到吃的闲情逸致和享受了,有了真把“时光”当“食光”的感觉。 我大学毕业进入图书出版行业,谋得一份阅读文字的工作之后。隔三岔五有人请客,约我们吃饭;我也经常组织三五同事,一起去单位周边的新店品味;还邀请朋友三四们,在学校周边一起上餐馆、饭店寻觅菜肴;又自己下厨,做一桌的菜肴请朋友们指导;每月有三四千元的稿费,可以买单上馆子。这些条件的变化,给我品味美食提供了足够的物质基础,让人感觉舒服、温饱。 我参加工作之后,经常是频繁的出差,节假日又做长途旅行,让我到其他省份和城市行走,吃到了无数道地的美食,跨越多个菜系。那些常见的地方小吃、平凡的菜肴、奇异的特产,往往触发我心灵的识别,唤醒我乡愁的触角。这些食物,我吃后久久不能忘却,只好用那支枯秃的笔尖描摹下来,形成一段一段的文字,记叙着我品味这些食物的过程和食物的历史文化及香艳故事。我持续的记录,勤恳的书写,日积月累,那美食文章一篇又一篇的脱稿而出,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发表、传播。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误会了我,忘记我是一个作者,人人都记住了我的美食写作,并褒誉我为“美食作家”,也让我都怀疑自己*适合写美食散文。 我经过几年的报纸副刊写作,文章数量确实不少,成文也快,那千字文式的美食散文写作没有让我满足、停步不前。我倒觉得,那些写得短小的美食散文,它们的深度远远不够,文化和背景也挖掘不深,没有让文章更加的丰富、饱满,结构也没有完全舒展开来,没有让饮食文化完全包容进来。 我思索再三,觉得美食写作不是饮食学,只是一种饮食文化的表现,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学科,是一个不成形的边沿性、交叉性学科方向,它涉及到文献学、文字学、考古学、文物学、农业学、工业、林业、生物、微生物、发酵、物理、化学、机械、锻造、加工、储存、运输、科技史等,是个交叉性极强的学科门类。 我们写美食,往往很容易迷失自我,沉浸于吃喝之中。我总觉得,我要寻找到自己的根。我的根在湖楚大地上,那古老的楚国就是其疆界,它跨越现在的湖南、湖北、四川、重庆、贵州等地,也是*古老的楚菜诞生地,其中《楚辞》记录、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沅陵汉墓出土文献的菜肴就是其代表。 我们的美食探索,容易偏离方向,走入自我的感觉,没有了灵魂。我扎根深入的楚菜,它有自己的灵魂,经历几千年的飘荡、游走,它现在的表象就是大楚菜的辣、麻,让人畏惧、害怕,又受人欢迎、喜爱,吃过有记忆,事后还有回味。 我沿着这个思路,写下了荆楚绝味、湘辣食光、巴蜀滋味、高原味道、食光杂谈等,成为《乡愁里的食光》,让我在辣与麻里跳跃,让我在美食里呐喊,让我在味道里驰骋,这些喧嚣终究凝聚成文字,汇集成记忆。 是为序。
作者简介
巴陵,原名方八另。1979年生,男,湖南新化人,现居长沙,从事“湖湘饮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湘菜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协会员、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民族食文化委员会会员,美食旅游专栏作家。曾主笔《湖南省旅游志》等史志专著,出版有饮食文化随笔集《尝遍大中国》、《一本书吃遍中国》、《食全酒美》、《觅食》、《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遍地炊烟》、《妈妈的味道》、《*美的食光》、《南食记》、《寻味丝路 中国篇》、《丝绸之路上的味道》、《寻茶中国》等20余部,还出版有文化随笔集《浮生物语》、《纸上闲游》、《书勤嫁翼》等10余部。《行走的餐桌》等纪录片美食顾问,多家高端餐馆顾问。
-
快乐就是哈哈哈哈哈 插图纪念版
¥15.6¥52.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7.5¥49.8 -
西南联大文学课
¥20.9¥58.0 -
十三邀4:“这样的时代,有这样一个人”(八品)
¥22.6¥58.0 -
她们
¥16.8¥46.8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6.5¥55.0 -
别怕!请允许一切发生
¥17.5¥49.8 -
战争与和平(上下)
¥23.4¥78.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2¥29.8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41.5¥68.0 -
又得浮生一日闲
¥15.9¥49.8 -
这辈子 :1920-2020外婆回忆录
¥15.8¥45.0 -
山月记
¥14.8¥39.0 -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文通版)
¥13.0¥42.0 -
平平仄仄平平仄
¥24.3¥68.0 -
我生命中的那些人物
¥6.0¥20.0 -
茶,汤和好天气
¥7.6¥28.0 -
花.猫.幽默家:老舍散文经典全集
¥13.5¥45.0 -
林徽因讲建筑
¥8.7¥29.0 -
通往天竺之路
¥17.4¥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