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沐——谢孟诗集

包邮仙沐——谢孟诗集

¥29.0 (8.1折) ?
1星价 ¥29.0
2星价¥29.0 定价¥3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21236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6
  • 出版时间:2021-02-01
  • 条形码:9787521212365 ; 978-7-5212-1236-5

本书特色

谢孟就是这样一位功底深厚的诗人。尽管他出道“晚”,但是,他很成功。谢孟走出北大后,如果他的文学“自由鸟”,能放飞到广阔的天地,投入诗歌创作,他肯定能成为一位大诗人。但是,我们都受制于时代绳索的缚绊,我们这代人是手拉手地一同在“十年”噩梦纠缠中挣扎过的人,我们有苦难,也有欢乐,这一切的感觉,都化作他诗歌的真情实意。如果把文学比作酒,诗就是他*好的“陈年茅台”。他的诗几乎不沾染“政治”的水分,但是,偶尔也会有飘忽的彩云,不过那只是诗人灵感沉淀后的飞翔。他写自然,也写社会,给我们的是优美语言中呈现的人情、心情和自然美景。 —— 著名学者、作家阎纯德

内容简介

本诗集里收集了谢孟创作的各种体裁的诗歌八十余首,分为“新诗”和“旧体诗词”两大部分,有按形式划分的“格律诗”和“自由诗”;有按内容划分的“叙事诗”和“抒情诗”;有按表达方式划分的“散文诗”和“韵脚诗”,还有长诗、短诗以及集体朗诵的诗等等;在“旧体诗词”里有七言、五言、七绝、五绝以及杂言等,包括若干词牌。此外,还附加了谢孟创作的四首歌词及对谱曲者的介绍。 谢孟创作诗歌的过程可以说是“随心所欲”“自然勃发”的,即发现美好的“镜头”或触动心灵的刹那,便会以各种不同的诗歌表达形式“宣情”出来,达到他所追求的“诗意”。他在耄耋之年,向读者献上这部精心打造的作品。

目录

序 北大才子诗必多——1

自序——13



新 诗


摆渡船工——3

祖国处处是故乡——5

长思曲——6

眼睛——14

自强不息的旗帜——16

雪——18

夜的飞流——19

求知——21

咏怀——22

评宋江——24

对镜自语——25

远眺佳境——26

问答二则——27

初约——28

有感情人节——29

致母校——30

春的寻觅——32

我们曾快乐起航——34

梦乡——36

白云和森林——37

海参崴之晨——38

傍晚的海参崴——39

在八女投江群雕前的凝思——40

雾里积木——42

俄罗斯广场婚礼——43

与爱妻同游海淀凤凰岭——44

长白山天池的故事——45

香山秋景随笔二首——46

蓝宝石的传说——47

黄河文化吟——48

除夜感怀——54

乘机俯瞰匈牙利夜色有感——55

车过阿姆斯特丹——56

儿行千里母牵挂——57

戏赞古稀聊以自嘲——58

新春随想——59

小桥——60

沉默的壮士——62

忆弟——64

生命之歌——65

台湾行——67

梦中的你——68

除夕将近怀北大校友——69

心中*美的花——70

遥望宝岛抒怀——72

大写的人——73

仙沐——74

爱情四部曲——78

心中的歌——79

心中的火——81

你从大地走来——82

未名湖三章——83

为母校题签三首——85

致姚允文——87



旧体诗词


云南行七首——91

 翠湖(七绝)——91

 大观楼即景(五绝及七绝)——92

 云雾山中(古风)——93

 山谷夜雨(七绝)——93

 黄水箐(七绝)——94

 旅途遐思(七绝)——94

怀君苓(钗头凤)——95

读词有感(浪淘沙)——97

咏颐和园(七律)——98

十五年教龄感怀(七律)——99

与北大校友田小琳举家之香港赠别(古风)——100

路遇(五绝)——101

红烛吟(歌行体)——102

无题(七律)——104

燕园忆旧(七律)——105

龙川大峡谷漂流(七绝)——106

与松光、润兰伉俪同游临别(七绝)——107

与笔友曾胡唱和二首(七绝)——108

喜相逢(七绝)——110

乡间偶作(采桑子)——111

初会榆园(七古)——112

驱车逸兴(七绝)——113

欣逢国家开放大学老同事

联谊盛会感怀(七律)——114

喜庆武汉抗疫解封(七绝)——115



附录

四首歌曲歌词及加注


广播电视大学(现国家开放大学)校歌——119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社歌——120

拼搏,在荧屏下——121

我们是喇叭花——123


后记——124


展开全部

节选

黄河文化吟 直面黄河,心潮涌动。鸟瞰五千年华夏文明,恰似滔滔黄水一泻千里;细数国运之兴衰荣辱,民生之穷达哀乐,又如九曲十八弯悠悠道来、低语诉说。绵延厚重的黄河文化,以惊世的智慧和思想,显民族之魂魄,增神州之光辉;其天人合一之哲学理念,视自然与人为一体,相依相存,和谐共生,是乃万物繁荣之保障,人类与社会发展之根本,亦乃我华夏子民自立于世界之丰碑,敬奉于人类之瑰宝。 而今漫步黄河之畔,百花盛开,满目葱茏,遥想奔流横穿九省之澎湃,或急或缓,或驻或旋,吮苍天之落英,吟夕照之余晖,不禁移景于幻,逸兴遄飞…… 青 海 看河源湿地,奇草丰茂,远翔来聚,野趣丛生。沿史前之遗脉,觅混沌之绪风,思生命之繁衍,感造物之磅礴。 四 川 慨叹未尽,忽闻何处飘来天籁之音。侧耳细听,乃《康定情歌》欤!循声移步至跑马山,只见山顶白云缭绕,时隐时现;山下浅坡披绿,一马平川。试看骏马风驰电掣,骑手竞显高强;各族儿女游山朝庙,歌声漾起阵阵欢笑…… 甘 肃 或指前方曰:晴空万里,何来虹挂于林?答曰:非也,此乃桥也,其势凌空卧起,故名卧桥矣。君不见桥底清流映弯月,夹岸桃花斗芬芳;又不见桥上游客长伫立,凭栏远眺画中景? 宁 夏 才下卧桥道,复登玉皇阁。楼如重云拔地起,檐似飞燕衔泥来。举目遥望,黄水奔流,势如破竹,匆匆东去,何等大气,尽收眼底。 内 蒙 古 倏然眼前一亮,朵朵白莲自天而落,又如点点繁星,布满天涯。定睛观之,乃蒙古包矣!顿觉奶茶流脂,肥羊飘香,舞踏高歌抒豪气,篝火熊熊夜无眠! 陕 西 千呼万唤,叫起阿房。睡眼蒙眬好个闭月羞花,蛾眉懒画更是百种风情。待晨钟入户,宫门洞开,巍巍高台兮彩旗招展,浩浩崇殿兮广迎嘉宾。轻歌曼舞勾魂去,觥筹交错醉仙来。飞檐如翼,九重错落遮华屋;朱廊似带,浅束蜂腰小阁楼。俟暮鼓初歇,万盏通明,清溪泛影,台阁争辉,披异彩绵延于无尽,犹火龙盘桓于青丘,惜春色柔情于佳室,叹琴瑟和美于霎时。嗟夫!如此妙境,怎禁得当年干戈,付诸一炬!

作者简介

谢孟,男,教授,1940年生于四川,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先任教于中学;后调至国家教育部独立创办中国教育学会会刊;1981年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为国家开放大学)参与创办文科,并任前文法部汉语言文学教研室主任、兼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与历史教学组成员、远距离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谢孟除主持全国电大系统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建设与教学,还与北京大学美学教授杨辛先生共同主编教材《艺术赏析概要》(中央电大出版社),后经修改和补充,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为全国高校美育教材《艺术欣赏教程》,其第2版被评审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此后十余年中,谢孟除编写《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等多种电大教材;还发表了《杜甫在华洲的“诗兴”——兼评郭沫若同志》(《文学评论丛刊》)、《世界教育的现在及其将来》(《百科知识》)等关于文学、教育、语言、写作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百余篇和专著《跬步集》《现代教育论集》,并相继被《新华文摘》等报刊转载。其中《中国远距离教学教材总体设计的构想》一文的英译在澳大利亚发表后,该文被国外同行称为“破除了他们‘亚洲人不懂教材设计的研究’的歧视想法”。 香港回归前,谢孟有幸参加了由香港中文大学特邀大陆和台湾学者共同编写的专在海外发行的《中国文学古典精华》一书的撰稿和统稿工作;退休后,用七年时间,主持了“十一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选题《中国文化专题讲座》(共25讲)的建设,该讲座被著名学者乐黛云誉为“传世之作”。该讲座首讲《汉字与中国文化》荣获全国教育优秀音像制品一等奖,还与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并列为国家音像制品奖提名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