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艺观察— 重建我们的精神立场

包邮新文艺观察— 重建我们的精神立场

¥22.6 (5.4折) ?
1星价 ¥22.6
2星价¥22.6 定价¥4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688235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84
  • 出版时间:2021-02-01
  • 条形码:9787506882354 ; 978-7-5068-8235-4

内容简介

《重建我们的精神立场》主要论述的内容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当时的《小说界》等杂志为代表的一些刊物曾经隆重推出一个叫作“70后作家”的文学群体,一时之间,应者云集。众多作家被聚集在“70”后的旗号之下,很多批评家也都对此热情关注,使得“70后作家”成了当时的中国文坛乃至于中国社会一个众说纷纭的热点。时至今日,这批作家已经难以成阵,以他们的才华,以他们在当年的声势与广泛影响,他们所取得的文学成就并没有到达预期的高度。在进行深切的批判性思考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更加明确的也更加有效的和有力的精神立场,突破瓶颈,寻求新路,是他们面临的迫切问题。

目录

重建我们的精神立场 ——简单的写作或魏微小说的问题与可能 讲述中国的方法 ——贾平凹长篇小说《老生》读札 复杂时代的精神选择 ——刘醒龙长篇小说《蟠虺》论 寻找水晶的故事 ——周李立短篇小说《东海,东海》读札 个体困境的探究与揭示 ——鲁敏论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l-2010)》前言 回溯与展开 ——2015年的中国诗歌 为了一种伟大的完整 ——吉狄马加《我,雪豹……》读札 关于路也的诗歌创作 酷恋,或出没于伟大的江南 ——龚璇诗集《江南》序 “突然一道穿透的光……” ——王学芯诗集《间歇》读札 建构个体性的“地方诗学” 革命并未远去 ——在“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研讨会”上的发言 个体文学史的建构 代群意识的辩证 积极营造健康的文学生态 民族精神的诗性表达 《介入的写作》后记 ——(《介入的写作》,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精神的证词》后记 ——(《精神的证词》,吉林出版集团2009年版) 既是自传,也是文学史 ——关于张炜、朱又可《行走的迷宫》 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重器(节选) “让我独自一人面对这苍穹……” 玉女山庄 ——旅途札记之一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何言宏,男,1965年4月出生于江苏淮安。本科毕业于常州纺织工程纺织专业,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副会长。曾经主持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主持研究中国作家协会重点项目。主要参加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项。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各1项。为江苏省“333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