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新编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西方管理哲学(修订版)(新编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

新编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西方管理哲学(修订版)(新编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

1星价 ¥35.4 (6.1折)
2星价¥35.4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8936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60
  • 出版时间:2021-01-01
  • 条形码:9787300289366 ; 978-7-300-28936-6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人民大学“十三五”规划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国内本西方管理哲学著作和教材。全书以对西方社会整体历史演进的把握为前提,以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为基本研究方法,系统深入地阐明了西方管理哲学的发展历程、不同阶段特点以及各位思想家的深刻智慧,并力求揭示西方管理哲学的发展规律、价值观特征和启示意义,具有显著的开创性和学术价值。

目录

导论 在多学科中阐发和研究西方管理哲学
一、管理、治理、政治
二、管理哲学理论与管理哲学因素
三、西方管理哲学发展的历史阶段
**编 古代西方管理哲学
**章 色诺芬以主体为原点的财产管理理论
一、财富的主体性质
二、家庭分工和社会劳动分工的必要性
三、有效的领导和管理方式
四、秩序和谐的重要性
第二章 柏拉图以至善为目标的城邦治理理论
一、城邦的分工与正义
二、城邦的公有制度及其管理
三、城邦的教育管理
四、*好的统治者:哲学家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以合乎本性为要求的城邦和家庭管理思想
一、城邦的本质与目的
二、城邦的财产制度
三、城邦的具体管理
四、家庭生活管理
第四章 阿奎那以神学目的论为基础的国家治理思想
一、国家治理的神学目的论基础
二、国家治理的必要性
三、国家治理的政体类型选择
四、国家治理的法律规范
第五章 马基雅维利以理性统治为取向的兴邦之术
一、国家理性统治的人性论基础
二、作为理性统治手段的实用权力观
三、以国家统一为目标的君主专制治理术
四、服从于理性统治要求的管理者的品质
五、合乎国家长治久安目的的共和国制度

第二编 近代西方管理哲学
第六章 斯密以人性利己假设为前提的经济自由与政府有限管理思想
一、劳动分工的根源
二、人性中的同情与利己
三、经济行为人与社会利益的实现
四、经济自由与政府有限管理
第七章 欧文以公有制理想为引导的公社集体管理思想
一、管理的哲学基础
二、公社集体管理的早期观念
三、公社公有制管理思想与实践
四、以集体行动为动力的社会改革思想
第八章 穆勒以个人自由与财富公平分配相统一为灵魂的社会管理思想
一、借鉴空想社会主义长处的社会改良理想
二、社会改良的主要领域:工业改良
三、工人阶级的独立与自我管理
四、资本家的人性化管理与自我革命
五、政府的有效干预
第九章 马克思以生产方式分析为基础的管理二重性思想
一、生产方式和生产管理
……
第三编 现代西方管理哲学
展开全部

节选

  《西方管理哲学(修订版)(新编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  亚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的财产公有和优秀的妇女、儿童归城邦的统治者共有的“共产主义”。除了指出柏拉图所提出的妇女、儿童共有存在许多棘手问题而无法实施之外,在城邦的财产制度方面,亚里士多德也从自己对制度建立的*终根据的看法出发,提出了总体上财产私有制有益,财产私有的数量以节制和慷慨这两种德性的统一特别是以合理的人口数量为依据,财产分配要有一定差别的思想。  在财产所有权方面,亚里士多德首先从城邦的多样化本性出发,论证财产私有对于城邦之为城邦的根本重要性。他明确反对柏拉图以苏格拉底的名义提出的整个城邦*大限度地齐一就是优良的观点,认为城邦的本性就是多样化,如果实行整齐划一,那么城邦将变成家庭,家庭将变成个人,因为家庭比城邦、个人比家庭更是“一”。同时,城邦不仅由许多个人组合而成,而且由不同种类的人组合而成,统一体之为统一体就在于其构成元素在种类上是不同的,因此,种类相同不可能产生出一个城邦。尽管无论就城邦来说还是就家庭来说,都应当存在某些方面的整齐划一,但绝不能在所有方面都实行整齐划一。如果那样(即使能够做到),其结果就必然是城邦的毁灭。“一个一味企求齐一性的城邦将不再是一个城邦。”①所以,在财产的拥有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绝不能实行财产平等划一的公有制,因为这违犯了城邦的多样化本性;除了把土地分为公有和私有两部分之外,在总体上,其他所有财产应实行私有制,使公民在财产私有方面存在差别,才合乎城邦的多样化本性。  与此同时,亚里士多德也从人性和道德的角度论证财产私有制的合理性。他指出,财产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应当公有,但一般而论则应当私有。为了人们的德性,比较可取的是财产私有而共同使用的制度。他提出,财产私有比财产公有具有更多益处。**大益处源自每一个人都关心自己这一人的本性。“任何人*主要考虑的是私有的东西,对公共的东西则甚少顾及,如果顾及那也是与他个人相关。”②私有分清了每个人的利益,使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事物,因而不会产生相互怨恨,并且会带来人们境况的更大改善。相比之下,共同拥有财产会由于利益不清而使人们之间经常相互争执,也必定导致懒惰。自然,在朋友之间,为了德性,可以各自拿出一些东西共同拥有、使用。从这一角度说,财产私有而共同使用的制度可能更可取。第二大益处源自人们自乐的天性,即人们一旦认为某一事物为自己所有,就会感到无比快乐。所以,财产公有特别不适于统治者和军人,因为禁止他们拥有财产和家庭,就会使他们失去个性的快乐。③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自私,而自私应当受到谴责,但自私并不是真正的自爱,而是爱得超过了应当的限度,就像贪财者对金钱的贪婪一样。第三大益处源自它有利于慷慨这一德性的形成。亚里士多德说,慷慨是利用财产做所应当做之事。他在其伦理学著作中对此做了更加详细的探讨。他说,在财富的接受和支出上,过度就是挥霍,不及则成了吝啬,财富使用的中道是慷慨,而慷慨的前提是拥有一定的财产。所以,在这一点上,财产私有也是不可缺少的前提。  当然,在土地的所有制方面,亚里士多德并不主张全部实行私有制。他认为,从城邦的治理要求和公共开支出发,有必要把土地分为公有和私有两个部分,并且每个部分再分为两个部分。公有部分的一部分用于承担祭神的开支,另一部分用于承担共餐制的费用。私有部分的一部分靠近边界,另一部分靠近城邦的中心和郊区,以立法的形式规定每位公民分得这样两份土地,这样既满足平等与公正原则,又有利于公民在遇到边界战争时团结一致。  与柏拉图财产公有的理论相对照,亚里士多德的私有财产有益论也主要是从人性和道德的角度出发的,但由于他们所持的人性观念前提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就完全相反。撇开这一点不谈,可以认为,亚里士多德对人性自爱、自己关心自己的看法,与近代西方哲学关于人性自爱、利己理论,如霍布斯的人性自私理论、休谟的自爱与仁爱理论、斯密的人性利己与利他理论、爱尔维修的人性自利理论等,构成了关于人性的负面看法的演进谱系。  在财产私有的合理数量方面,亚里士多德指出,苏格拉底(实际指柏拉图)所说的人们拥有的财产应以他们过上有节制的生活为度这一观点过于笼统,因为一个人可以有节制地生活而悲苦窘迫,因此,应该以人们不仅能够有节制地生活而且能够慷慨地生活为度。如果将两者分开,节制就会与辛苦相连,慷慨便会与奢侈相关。节制和慷慨是与使用财产有关的两种德性。然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更为重要的是,限制人口数量即限制生育比限制财产更加必要。他的理由是,人口数量超过一定限度,必然会造成人们的贫困,就像在许多城邦那样,而贫困就会引起争斗和恶行。由此,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在论述次等好的社会时提出的公民拥有的财产不应多于*低限额的四倍的观点也需要补充,即必须以限定各个家庭的孩子数目为前提,使各个家庭的孩子数目不至于超出资产的负担,否则,限制财产的法规将会由于不合实际而成为无用之物。  亚里士多德还就财产平均分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财产不均的确会引发争端,因而平均财产的确是防止公民争端的方法之一,但是,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明显。那些才能卓越的人必定感觉自己应该得到更多财产,认为平均财产对他们是不公平的,由此,他们会经常反叛和作乱。而且,人类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平均财产,也不是规定适中的财产数量,而是对公民进行拥有合理财产数量的德性和法律教育。①从亚里士多德的整个政治学文本来看,这一观点具有根本性。  ……

作者简介

刘敬鲁,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国家治理、管理哲学、经济哲学、现代西方哲学。1998年4月—1999年2月由中国—欧盟高等教育项目资助,赴英国作访问学者,研究欧盟的决策体制。先后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经济哲学的一般问题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我国经济制度的正义完善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哲学的主要问题研究”、“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史”等项目。出版《海德格尔人学思想研究》(修订版)、《人??社会??文化》、《经济哲学》、《西方管理哲学》、《现代管理重大问题哲学研究》、《价值视野下的国家治理》等著作,翻译管理哲学创始人奥利弗??谢尔登的著作《管理哲学》,在《新华文摘》、《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世界哲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教学与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战线》、《学术月刊》、《天津社会科学》、《河北学刊》、《学术研究》、《学海》、《道德与文明》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