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延安文艺与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延安文艺与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1星价 ¥89.6 (7.0折)
2星价¥89.6 定价¥1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951877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459页
  • 出版时间:2020-10-01
  • 条形码:9787569518771 ; 978-7-5695-1877-1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恩的理论研究为基础,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考察文艺创作和文艺思潮的社会历史的根源、本质、价值和功能。本书共八部分, 约计40万字, 从延安文艺的早期理论与话语资源入手, 梳理延安文艺中马克思主义文艺中国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探索历程, 着力研讨延安文艺是如何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文学实际相结合, 以及它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延展提供了哪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目录

导 论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演进与实践探索 / 001

**章 延安文艺的早期理论背景与话语资源

**节 李大钊、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初步探索 / 023

第二节 “革命文学”论争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进展 / 041

第三节 瞿秋白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 059

第四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毛泽东延安文艺思想的形成 / 079

第二章 前期延安文艺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探索

**节 苏区文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初步实践 / 089

第二节 左联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探索 / 105

第三节 鲁迅与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 119

第四节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初步形成 / 131

第三章 后期延安文艺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

**节 《讲话》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历史形成 / 148

第二节 周扬等理论家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阐述 / 168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革命文学的理论建构 / 190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实践探索与经验 / 209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比较研究

**节 文艺特征定位:从意识形态论到观念形态属性 / 236

第二节 创作规律探寻:从倡导“莎士比亚化”到追求文艺“民族形式” / 252

第三节 批评原则阐释:从美学和史学的观点到“两个标准” / 276

第五章 延安文艺与20世纪50—7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

**节 延安文艺对20世纪50 —7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影响 / 298

第二节 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到“两结合” / 318

第三节 苏联文论对十七年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影响 / 338

第六章 延安文艺与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节 新时期以来的社会文化语境变迁与延安文艺的理论影响 / 358

第二节 重要理论命题的探索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 377

第三节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 395

第四节 新时代习近平的文艺理论建构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 408

结 语 延安文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原则、问题与启示

**节 延安文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基本原则 / 432

第二节 延安文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影响 / 437

第三节 延安文艺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存在的问题 / 444

第四节 延安文艺对现阶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探索的启示 / 446

参考文献 / 453

后 记 / 459


展开全部

节选

导论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演进与实践探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至为重要的一次伟大革命,它不仅从根本上确立了为劳苦大众谋解放的新的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深刻改变了世界格局的重组以及对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探索,也开启了无产阶级在东方国家建立新型文明形态的发展历程。毫不夸张地说,这场富有深层价值转换与意义生成的思想风暴,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中国社会的变革产生了极为广泛和异常深刻的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意识形态和思想理论战线的内在革命和建设。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正是受这场思想风暴的影响,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富理论建构意义和实践探索价值的典范。它对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中人的觉醒、思想的进步、理论的生成和创造,以及文化和文艺的繁荣等,均产生了十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本论著以延安文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为基本问题域,结合20世纪人类思想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演进,深入探索延安文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特质和形态的形成所产生的重要作用,进而总结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和实践价值,以深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发展和建设。 一 从时间维度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艰难求索和探寻,在新时代的开启声中依然充满思想的勃勃生机和活力,显示出强大的价值能量与理论建构作用,成为引领人类文明和当代中国社会不断前行及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面对这种世纪性的丰厚历史内容,持续推动中国现代文化、文艺和中国化文论这一不断发展且历久弥新的重大学术命题,从学理层面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内涵、本质与特征,分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形成的思想文化基础和社会现实土壤,对进一步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的建构和发展,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是指从19世纪末开始,贯穿20世纪中国文艺发展历史,并对中国本土化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一种接受和吸收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过程。这一过程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的历史、现实、文化语境及文艺观念间的开放性交流、沟通和对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文化实际和文艺创作、批评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中国本土文艺观念内在接受和吸收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不断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土性阐释、建构和范式创造的过程。作为一次内涵丰富的伟大社会历史实践,它伴随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鼓点声开启,经过五四启蒙、文学革命、左翼运动及延安文艺诸重要思想阶段的锻造和洗礼,在寻求民族解放革命斗争的实践性检验中,逐步获得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文艺实际相结合的方向,形成以毛泽东延安文艺思想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基本形态和引领文艺运动及理论建设的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后七十年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文艺事业的发展与建设,无疑是一次影响深远的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进行再认识、再检验,以及再发现和再起航的伟大历程。其中既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左”的路线和思潮,特别是“文革”十年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干扰及引领方向的某种偏离;亦经历了进入新时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拨乱反正路线指引下,学界不断掀起的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总结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理论形态和话语体系,促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进一步转向中国本土和当代现实两大基本面向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探索。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实践经验表明,“在20世纪以及未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和发展大业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问题一直是而且仍将是一个头等重要的理论问题、实践问题,它既决定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学科建构、现实生命和自我创新,也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指导思想、正确道路与成败得失;既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中国气派、中国特色和审美原则,也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在国际交往和冲突中的中国尊严、话语地位和创造机制”,其理论、学术值与现实意义十分重要,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究。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知识谱系中,*为基础性的问题是如何科学把握“中国化”概念的特定内涵、内容及思想发展,它在一定程度上构成这一命题的精髓,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问题的焦点和核心。就目前现有的文献记载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源自毛泽东1938年10月为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撰写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的第七部分。在阐释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民族的历史遗产问题时,他首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其表述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该表述后来收录于《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关键性表述修改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到1940年发表具有纲领性义的《新民主主义论》,总结接受外来思想的历史经验时,毛泽东又强调:“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由此看来,如上表述虽有具体概念上的区别和差异,但在价值取向、思想要义及基本内涵方面却是高度一致的,它体现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一贯思考,即带着中国的特性、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初步确立的重要标志,也成为延安时期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遵循和依据的基本原则和方向。 依照学界普遍观点,延安时期的文艺理论建设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本确立的标志,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为“《讲话》”)为代表,不仅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与中国文艺实际和理论创造的具体结合,也是毛泽东通过长期的中国革命文艺实践,接受和融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思想,改造和吸收中国左翼文艺运动理论遗产,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文艺思想体系的积极尝试。毛泽东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就是从现实的革命事业和政治任务的要求来看待和处理文艺问题,即通过中国文艺实践经验的检验,形成和创造适合民族文艺发展的理论。在《讲话》的“结论”部分,毛泽东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我们现在讨论文艺工作,也应该这样做。”“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是要我们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文学艺术,并不是要我们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写哲学讲义。马克思主义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文艺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在文艺思想的出发点,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文艺为什么人和如何为人民,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批评的标准等重要问题上,毛泽东成功地把中国文艺理论从借鉴和依赖外来思想资源和立场的思维惯性中,自觉转移到符合中国文艺发展实际的本土观念与思想体系的创生和系统建构方面,成为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初步中国化的重要标志。 新中国建立后至“文革”十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这段时间,我们虽然强调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延安文艺思想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理论指导,然而国内思想和文艺界频频发生的全国性的政治批判运动,某种程度上干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正常进程,甚至出现了“文革”十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的全面停滞和倒退。随着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和拨乱反正工作的开展,文论建设才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正确轨道上。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邓小平以对新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深刻洞察和对文艺规律的尊重,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结合,在促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化”为适应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本土形态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与国情和中国当代文艺实际紧密结合。1979年10月发表的《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是对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其中所提出的文艺与政治关系的新论断,把文艺事业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及把文艺工作看作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等,均体现了以中国特色和适应中国发展需要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内涵。 新世纪,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和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极大繁荣,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问题的探索更加自觉和深入。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主持文艺工作者座谈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文艺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明确指出了建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方向,是继毛泽东《讲话》后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要纲领性文献。习近平指出:文艺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必须走中国道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表的重要讲话,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创造性阐释和发展。讲话总结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及不断发展的和开放的理论,回顾了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和中国命运的伟大实践历程,提出了继续坚持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目标的实现。2019年3月4日,习近平在看望政协文艺界社科界委员、参加联组会讲话时再次强调,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总结中国经验,这既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深刻内涵,也是建构中国特色文艺理论需要长期坚持和遵循的基本方向。

作者简介

李西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产学研平台“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中外文论学会副会长等。主要从事文学理论、美学审美文化和文化创意研究。著有《持守与创造——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与创新》《消费时代审美问题研究》《追求与选择——全球化时代文学理论的价值思考》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