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1512094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469页
  • 出版时间:2019-11-01
  • 条形码:9787215120945 ; 978-7-215-12094-5

本书特色

该书系统梳理了“英雄”文化与中华文化符号学的历史关照,深入探讨了王朝政治文明、人的本质价值实现与中华文化的系统重构。

内容简介

为打造哲学社会科学中原品牌,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评选出8位“河南社科名家”(首批)。为展示“河南社科名家”的学术成果、学术特色,为河南更出彩提供思想理论支持,省委宣传部组织了“河南社科名家文库”。《河南社科名家文库˙刘志伟卷》,汇集刘志伟的学术小传、代表性论文成果、学术年谱等内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目录

学术小传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代表性学术成果
**编 “英雄”文化与中华文化符号学
中国古典“英雄”概念的生成——以文化语义学与观念建构史视角契入
【附】西方式“英雄”概念研究及思维模式反思
“胡须”:作为权力意志异化的象征符号——以魏晋“英雄”文化为研究中心
史学观照、艺术审美与“英雄”文学叙事——《语林》与《世说新语》“捉刀”条考论
政治命名学与“英雄”文学的符号象征表现——唐传奇《虬髯客传》之虬髯客形象探微
第二编 王朝政治文明与中华文化
王统、教统关系视野中的道德重构与文化复兴——论陆贾对汉初政治文化转型战略路线的设计
“思弘古雅”与大一统礼乐文明系统重构——以萧衍的音乐思想为研究中心
“比隆周、汉”,“文”系天下与国家文化大典——论萧统的文化理想与当代“文选学”系统重构
家族文化、文化传承与家族文化创造机制——以齐梁萧氏帝王家族为研究中心
“贞观时代”走向终结的历史镜像——“征辽”战争与李世民的政治黄昏
宫苑文化与宫苑赋的“层累”创构转型——论边让《章华台赋》的创作思维及“逞才”特色
第三编 人的本质价值实现与中华文化
“素王”典范造像与人的本质精神价值实现——论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的创作
“素臣”形象与王朝政治中的道德文化重构——以两汉时期的颜回话语为考察中心
“文学自觉”、史家精神与“文苑”创“传”——《后汉书·文苑传》编撰特征发微
走向南北文化反思、重构与融合的逻辑起点——从庾信看由南入北文士的文化幻灭感
第四编 文学方法论与文学“范式”研究
内证、外证研究与“文选学”发展方向——《文选集注》成书众说平议
“尘埃”世界与文学的天才创造——以曹植的文学创作为研究中心
崇“友”意识与文学的超越境界——以嵇康的文学创作为研究中心
文学基调、文学思维系统与文学“范式”建构——以阮籍的《咏怀·其一》为研究中心
时空维度、文学寄寓与文化创造机制——以阮籍的赋体创作为研究中心

学术年谱
一、文学教育与少年读书梦
二、恩师深情与金城受教时光
三、倚梦嵩云与中州教研生涯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志伟,1962年11月生,甘肃通渭人。文学博士,郑州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特聘教授,河南省首届社科名家,文选与华夏文明研究院(筹)院长,复旦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暨文物保护创新研究院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委,国家博士后基金评委,中国文选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际考古学暨历史语言学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学刊副主编等职。学术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为“文选学”与“活体文献”研究,先唐文学、史学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与艺术史研究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选》李善注校理”、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及资助项目“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文选资料汇编”、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英雄文化与先唐文言小说关系研究”《(中国历代书画图目)释文暨文艺符号学研究》横向重大项目等多项。总编或主编著作9部,参编著作多部,出版《“英雄”文化与魏晋文学》(修订版)、《汉魏六朝文史论衡》、《齐梁萧氏文化概论》等著作。在《光明曰报》《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报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获奖情况2010—2015年,先后4次获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3年、2015年,两次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6年,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5年,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16年,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2017年,入围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009年、2017年两次获“河南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奖”,2019年2月,获“河南省社科名家”荣誉称号。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