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文其实很好学:中学古文高分详解

包邮古文其实很好学:中学古文高分详解

¥21.3 (4.7折) ?
1星价 ¥21.3
2星价¥21.3 定价¥4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221006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60页
  • 出版时间:2021-03-01
  • 条形码:9787572210068 ; 978-7-5722-1006-8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全国名校北师大二附中语文命题专家王翔老师的思维式古文学习法。 ★中学必修古文深度讲解,在趣味中轻松学懂中学古文,高效提升古文学习能力。 ★快速提高学生古文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古文思维品质,增强古典文化感知理解能力,利用古文养成读写一体能力。 ★从记忆到运用,从知识到思维,转变学生古文学习方式,适应新课标、新高考要求。 ★全国中学语文界的传奇人物,思维语文创立者,开创思辨古文、思辨古诗、思辨读写等多种课程及学习法。 ★教育部“国培计划”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授课教师。 ★首位登上央视《百家讲坛》的中学语文教师。 ★担任西城区高考模拟试题命题人十余年,对中考也有较深的研究。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 作者对中学课本中所收录的二十八篇必读古文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解读。作者运用自己开创的思维式古文学习法从全新的角度来帮助学生理解古文、学习古文。本书的重点不在于辅导具体的知识点, 而是从思维的角度以及古文学习的角度, 来阐述古代文学、传统文化和古文学习的关系。本书收录的二十八篇古文全部选自《古文观止》, 包含了初中、高中阶段的所有选修和必修的篇目,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 掌握古文学习的方法以及提高对古文学习的兴趣。

目录

七年级下册

《陋室铭》

八年级下册

《桃花源记》

《杂说四(马说)》

九年级上册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九年级下册

《唐雎不辱使命》

《曹刿论战》

《出师表》

《邹忌讽齐王纳谏》

高中部分

《师说》

《烛之武退秦师》

《滕王阁序》

《赤壁赋》

《过秦论》

《陈情表》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

《阿房宫赋》

《种树郭橐驼传》

《五代史伶官传序》

《上枢密韩太尉书》

《屈原列传》

《谏太宗十思疏》

《谏逐客书》

《黄冈竹楼记》

《报任安书》

《石钟山记》

《游褒禅山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斯文犹存的宣言书——《陋室铭》 唐朝是一个高扬人性的时代,因为唐高祖李渊他们有着鲜卑人的血统,恰恰又有对中华文明的一份向往,这种奇妙的组合,让他们没有犯下太多罪恶。比如,他们曾经为了换取突厥的支持,悄悄地撤离了大本营太原,目的就是让突厥人突然闯进城去,肆意地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可当时的太原百姓并不知道这是一桩丑恶的交易。但是,相对于后世更加惨烈且无底线的出卖国家利益、认贼作父的斑斑劣行,唐朝的统治者已经是极其恪守底线了。历史上有可能再现这样的盛世,但是在这种盛世再现之前,唐朝就是一个制高点。 1993年的时候,我还在上初中,那一年在历史课本上读到这样的诗文,自豪了好久,2013年的时候,我那本历史课本丢了,我很难过。 一 关于这个作品,有一些悬案。不动脑子无所谓,一动脑子吓一跳。因为思维运作之后的疑问一定会让你惊讶。比如,本文作者是谁? 答案是不知道。 人们有点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我觉得故事有点长,还得从头说。 先说说背景。铭,就是刻在石头或青铜器上的铭文,多用来警示自我或者歌颂祖先,几千年来,铭文数量众多,为何这篇《陋室铭》更为大家熟悉?因为它奇短,只有81个字?绝对不是,是因为它有故事、有思想。 谈到故事,估计很多人已经要举手抢答了——“这个背景我知道”。 话说唐朝永贞年间,也就是唐顺宗的时候,唐朝日渐衰败,到处都是麻烦,为了改革弊政,一些极富责任感的官员发起了著名的“永贞革新”,结果不到百天就失败了,相当短命。更让人难受的是,改革的主力队员不是被杀,就是被贬谪流放,其中就包括中唐文学家刘禹锡。 从京城长安来到和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和县,从监察御史这样的省部级干部降到通判这样的县市级干部,就连待遇也人为地降下来了,日子过得困顿。开头标配的是三室一厅,住房问题解决了。但没过多久,就接到县里的通知,要求他搬家,二室一厅了。原本以为就这样了,新指示又下来了,说房源紧张,要求他搬迁到江边江景房,结果去了一看,一室一厅的小房子。待遇三连降,都快赶上自由落体的速度了。 刘禹锡这是得罪了哪尊神? 不是别人,是出了名的势利眼和县县令,他默默地观察着刘禹锡,刘禹锡刚来,还不知底细,那就先静静观察,好好招待。好久之后,上面都没有关照的意思,这就说明事情搞大了。到后来,连个问讯都没有,这就说明在朝廷没有根基,只有冤家。你还是不够惨,那我就干脆来个落井下石吧,结果逼出了《陋室铭》。 这就是“和州陋室”的故事。 但是和县县令复生的话一定会说:“这个锅我不背。”因为据史料记载:刘禹锡任监察御史是803年,824年才被朝廷作为奖励 ,派到唐朝物阜民丰的大州和州,直接就任*高行政长官和州刺史。时间、职务对不上。作为一把手的他很忙,不会有被县令霸凌的可能。 你一定会有一种直觉:是不是大麻烦来了?没错!问题一箩筐:一是谁是《陋室铭》的作者?二是“陋室”是否真的存在过?这几个问题从北宋一直纠结到今天,结论是:《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的可能性*大而已,所以我前面说相传是刘禹锡所作。至于其他问题,更是待考。 二 那么,这篇身世奇特的文章有什么思想?《古文观止》的选编者为何还要把文章确定为刘禹锡所作呢? 文章的开篇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能否变身为名山,取决于是否有成仙得道之人;河川会不会显灵,取决于有没有蛟龙这样的祥瑞。 首先,这是“比兴”的手法,相当于打比方、比喻之类的。很多年轻人动情时都喜欢引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样的句子,前两句说河边的禽鸟动了春心,对鸣不已,后两句写的是人也动了求偶的心思。这两件事情的本质相通相连,这就叫比兴。当然比兴的内容与后文有时有联系,有时纯粹是热身。 其次,这几句话很突兀,有点无厘头。干吗上来非要说这四句?一般人看山看高度,看水看深度,同理,看人前程看处境。在一般人眼中,一个人居住在陋室、仕途坎坷,就是永不能翻身的咸鱼,一辈子算是看到头了。落井下石的人多,雪中送炭的人少?所以,作者内心那种愤懑可想而知。 但是,名山大川显贵在神仙蛟龙身上,这陋室靠什么呢?作者说了一句全文*硬气的话:“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个陋室,生活艰苦不假,但没关系,我高尚的德行压得住气场。这句话说得轻描淡写、不温不火,但是“杀气重重”、绵里藏针呀!为了这句话,作者说了三件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日子,按道理是不该说出来的,因为不入唐朝官场“泥石流”,但是一旦说出来,还真是这样,这就是一流人生。 我是一个不喜欢做注释的人,但是今天破个例,还是啰唆几句。鸿儒,就是饱学且品德高尚之人;白丁,就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人;丝竹,就是指音乐,此处代指宴会应酬;案牍,代指处理公务文件。这几句话其实就三件事:赏景,与苔痕草色这样简约的美景相伴;聊天,与鸿儒高朋聊聊天搞个沙龙,白丁不奉陪;读书,可以弹弹琴、读读书,也不用整天文山会海。总而言之,自由自在,有生活。你戴你的金链子,我读我的《金刚经》!你羡慕吗?你有的我不稀罕,我也曾拥有;我有的,你可从来没有过。这哪是自警,这是警告别人!分明就是一封战书!这是文章**个奇特的地方,惟吾德馨,贫得自信,贫得高尚。太硬气了。 这些东西能让人这么有底气吗? 很多人觉得内心再强大,肚子饿了也会咕咕叫。换句话说,吃得好和喝得好远比生活有境界但日子清苦更实惠,万人逢迎、前呼后拥确实也比独处一室风光。“惟吾德馨”能值几个钱,能顶几顿饭?这书不是白读,官不是白当了吗? 可是,古代评价一个人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除了名利之外,还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你是个君子还是个小人,这个标准通用了几千年。 更重要的是,鉴定标准还有很强的实操性。“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力轻重人”,这已经成为道理很硬核的名言。 务“虚德”君子用道德权衡他人,务“实利”小人用名利势力权衡他人。人都得靠吃饭活着不假,但是物质决定生活的比例不同,物质决定了小人的一切,而对君子,只能是部分。 这就是有点“嚣张”的“穷”有理。“穷”在古代侧重指理想失落,一个壮志未酬的首富还是“穷”;“贫”专指经济拮据。贫得自信,穷得坦荡,不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那样耍无赖,而是像这篇文章所说的那样,是整个中国古代文人的代表宣言:代表着唯吾德馨的价值观;代表着读书人安贫乐道、清廉自守的斯文;代表着一种百折不挠的傲骨。这就是这篇文章有思想的地方。 在古人的价值观中,德就像一种信仰一样,深入灵魂,是那个时代通行的名片。但是空口无凭,得拿出点证据来,于是乎,作者*大牌的亲友团到了。“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诸葛庐就是诸葛亮的茅庐;子云亭,就是西汉大学者、清廉的官员扬雄扬子云修建的亭子。诸葛亮的房子不过就是茅庐而已,放到今天,那都是要被拆除的对象,可是诸葛亮名垂青史;扬雄,他修建的亭子简陋得不得了,可是今天人们还是不断地怀想扬雄的高义,美名传千古。 这样的事情你懂吗? 第三位更不用说了:孔子。作为亲友团*大牌的成员,他做了个漂亮的助攻:“何陋之有?”就这么四个字,四两拨千斤,反问便是挑衅,简单便是强硬。你拥有一切,但是无德,一切归零;我为官清廉,做人有德,居陋室,一瓢饮,却是圣贤君子。这一下就击中了俗人的要害,就像篮球比赛,一个抢断,接着快攻,杀死比赛。

作者简介

王翔 青年学者,语文教学名师,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硕士、在读教育博士,现就职于北师大二附中。全国中学语文界的传奇人物,思维语文创立者,开创思辨古文、思辨古诗、思辨读写等多种课程及学习法。 首位登上《百家讲坛》《百家说故事》《文史大讲堂》等央视栏目的中学语文教师,中央广播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文化、教育节目嘉宾,为全国中小学生讲授语文学习方法及相关课程。国家汉办专家库成员、北京西城区兼职教研员,曾担任教育部“国培计划”全国骨干教师研修班授课教师,担任西城区高考模拟试题命题人十余年,对中考也有较深的研究。 出版了《诗歌三曹》等多本专著,积极推动文化传播,执着于通识教育,深受业界肯定和学生喜爱。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