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仲--打造春秋霸主的密钥

管仲--打造春秋霸主的密钥

1星价 ¥13.1 (3.3折)
2星价¥13.1 定价¥39.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510127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24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205101275 ; 978-7-205-10127-5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关于管仲的历史人物传记,作者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历史底蕴,依据真实的历史创作的,文中故事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将管仲波澜壮阔的一生展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了解管仲的同时,也对那个时代的历史事件有所了解,读完本书,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主人公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管仲。本书以正史史料记载为基础,讲述了从约公元前730年管仲出生到到公元前645年管仲去世为止的与管仲有关的全部历史事件。在管仲85载年华中,他用自己超群的智慧为齐桓公绘制出政治蓝图,一步一步地促成了齐桓公在诸侯中称霸,并巩固了齐桓公中原霸主的地位,其广施仁政及惠民之策,缔造了国富民强的齐国。管仲参与的重要事件有长勺之战、杏坛结盟、讨伐山戎、齐楚之战等。书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管仲谋略过人、处事不惊、有超强的政治头脑等特点,让人读完酣畅淋漓,对管仲超凡脱俗的智慧和其对完成齐国霸业的决心佩服不已。

目录

序言



**章 管仲拜相

一、礼崩乐坏的时代……002

二、齐国的建立……004

三、齐襄公小霸……007

四、管仲与鲍叔……013

五、齐襄公之死……016

六、鲍叔让贤……018

七、庙堂陈谋……026

八、因能授官……031



第二章 君臣磨合

一、长勺之战……037

二、齐宋联盟……040

三、拿谭国开刀……041

四、竖刁与易牙……044



第三章 宏图初展

一、杏坛会盟……048

二、曹刿劫持桓公……052

三、高人宁戚……056

四、文姜回娘家……061

五、遂国事件……063

六、幽地会盟……067

七、讨伐卫国……070



第四章 尊王攘夷

一、讨伐山戎……077

二、深入不毛……085

三、远征孤竹……100

四、讨伐冷支……111

五、存邢救卫……120

六、齐楚争霸……133

七、辩士屈完……156

八、葵丘会盟……166

九、管仲之死……170



第五章 管仲的政治思想

一、三国五鄙……176

二、顺应民心……178

三、整肃吏治……181



第六章 管仲的经济思想

一、以农为本……186

二、取民有度……189

三、宏观调控……193

四、刺激消费……196



第七章 管仲的法治思想

一、以法治国……201

二、礼法并重……204



附录


展开全部

节选

一、礼崩乐坏的时代 周朝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朝代,也是中华古典文明的全盛时期,它的两项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分封诸侯。严格说来,在中国的政治制度史上,只有周朝是完整意义上的封建制度。所谓封建,就是国家政权封而建之,通过封王、封地来治理一个国家,周天子则是国家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二是制定礼乐。礼乐制度,相传是周公所作,是处理等级社会高低贵贱之间的人际关系的伦理规范。“制礼作乐”带来了社会的稳定,“礼崩乐坏”必然带来社会的动乱。周朝的礼乐制度是儒家思想的先河。当时,天下诸侯尊周天子为共主,整个社会秩序相对较好。
公元前771年,西北的犬戎军攻入周的都城镐京,杀死周幽王。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周王朝走向衰微。历史上把迁都前的周王朝称为西周,迁都以后的周王朝称为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周平王东迁之后,王室的权力大受削弱,但在新的权力中心形成之前,它还是天下集权的象征。此时诸侯国陆续强大起来,对周天子不再如以往那般尊重,连定时朝会周天子的礼节也省去了,甚至有的诸侯窥伺周室,“问鼎之轻重”。而诸侯之间为了争霸,更是攻伐不断。孔子将春秋时代称为“礼崩乐坏”的时代。
在春秋前期,郑国是*先强大起来、企图称霸的。
郑武公、郑庄公父子先后担任过周平王的卿士,权力很大。周平王有些不大乐意,就暗暗把一部分权力分给虢公。郑庄公发现了这个事情,就埋怨周平王。周平王说:“绝对没有这样的事情。”于是周、郑交换人质。王子狐在郑国作为人质,郑国的公子忽在周朝作为人质。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了。在郑国为人质的太子王子狐还没有回到洛邑继位就去世了,王子狐的儿子,年少气盛的周桓王姬林登上了宝座。周桓王因为自己父亲的事情,对郑庄公很是不满。有几次郑庄公朝拜的时候,周桓王都故意不以礼相待。周桓王暗中谋划,准备把辅政大权交给虢公。这件事情引起了郑庄公的不满,同年四月,郑国的大夫祭足领兵抢掠周王室温地(今河南省温县南)的麦子。秋天,又割取了成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的谷子。这些公然的挑衅行为使郑国和周王室的关系全面恶化。
公元前719年,郑国都城的东门被宋、卫、陈、蔡四国围攻,抢掠五日后离去。第二年,郑庄公决定报复,起兵讨伐卫国。此时州吁已死,卫宣公在位。他用南燕(今河南省延津东北)军队进犯郑国。郑庄公令大夫祭足、原繁、泄驾三军抗击燕军正面,令公子忽、公子突偷袭燕军背后。燕军的注意力被吸引在正面的三军身上,没有提防背后两支奇兵,被打得大败。这场战争发生在制这个地方。制地地势险要,关系国家安危。
公元前707年,郑国和周王室的长年积怨终于爆发为一场大的战争。周桓王决定教训一下郑庄公,于是亲自率领蔡、卫、虢、陈联军讨伐郑国。双方在葛(今河南省长葛北)摆开战场。这是《左传》所描绘的**场精彩的大战。结果联军大败,周桓王还被郑国将军祝聃一箭射中了右肩,十分狼狈。
这场战争影响深远,周桓王的鲁莽之举让周王室威信扫地。自此周王室只剩下天下共主的名义,变成诸侯争强图霸的时候不时捧出来的招牌。“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大国争霸的时代正式开始。 二、齐国的建立 齐国是周王朝*为重要的封国之一,它的开国之君齐太公姜尚是西周初年的传奇式英雄。《吕氏春秋》说他原是“东夷之士”,《史记》也说他是“东海上人”,可见他与东夷(泛指夏商周时期的东方各族)有密切的关系。据说姜尚曾在商的别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做过杀牛的屠夫,在孟津(今属河南省)卖过酒。他生活极其贫困,却关心政事。由于姜尚不满商王朝的残暴统治,便离开了商王朝,来到西边的方国周。当时他已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
姜尚知道周国的君主周文王是一个贤明之君,有意帮助他夺取天下,但苦于没有机会接近周文王,向他坦陈自己的政见。那时打猎是一种社会时尚,有的人把它当作娱乐休闲的一种方式,而有的人把它视为军事训练的一种手段。姜尚得知周文王也常外出打猎,便在文王经常路过的地方垂钓,希望有机会见到文王。
说来也巧,有一天文王准备外出打猎,当时的人都很迷信,做每件事都要先占卜一下,看看是否吉利。周文王也精于此道,史称他曾被商纣王囚于羑里(古地名,今河南省汤阴县北),他在被囚禁期间,“演六十四卦,著七八九六之爻”,这就是《周易》一书的主体内容。占卜的结果,是这次打猎所获非龙非螭(古代传说的一种动物,蛟龙之属)、非虎非罴(熊的一种),而将获霸王之辅。
果然,存心寻找贤才的周文王在渭水的北岸遇到了正在垂钓的姜尚。初次交谈,周文王就被他那渊博的知识以及对天下形势精辟的分析所倾倒,高兴得不知怎样表达才好,连连说:“你真是我的太公(指祖父,即古公亶父,周国的创立者)盼望已久的贤才啊!”姜尚因此亦称“太公望”或“姜太公”。
周文王自从得到姜尚的辅佐后,周国的事业便蒸蒸日上,到文王去世,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而这些成绩的取得大都是靠姜尚的谋略。周武王兴师伐纣时,姜尚还亲自率领周国的“虎贲之士”攻打殷军。《诗经》也曾刻画姜太公伐商时威风凛凛的英雄形象: 牧野洋洋, 檀车煌煌, 驷騵彭彭。 维师尚父, 时维鹰扬。 凉彼武王, 肆伐大商, 会朝清明。 由于姜太公的赫赫功绩,周王朝建立后,即封他为一方诸侯。周成王时,武庚和三监勾结,并联合东夷反叛,周公经过长达三年的艰苦征战才彻底打败叛军。为了有效地控制东方,周公除了封自己于鲁之外,还把原为“东夷之士”的姜太公改封于齐。齐的疆界“东至海(黄海),西至河(黄河),南至穆陵(今山东省临朐县南),北至无棣(今山东省无棣县北)”,而都于营丘(今山东省淄博市北),后迁都临淄。周王室还给予齐国一项特殊的权力,就是“五侯九伯,实得征之”,就是说齐国可以征讨那些不服从周王朝的诸侯。
姜太公不但是一个精于权谋的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个善于理财的政治家。他到齐国后,“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很快就成为周王朝在东方的头等大国。 三、齐襄公小霸 但是在西周中后期,由于周夷王误信谗言而造成的错误,导致了齐国长时期的混乱。
齐国由于经历了几十年的动乱,社会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到春秋初期,齐国实力并不强。齐僖公时,北戎侵犯齐国,齐国抵挡不住,便派人向郑庄公求救。郑庄公派太子忽率领郑军救齐,郑军抓获了北戎大良、少良两位大将,斩获甲士三百人,把戎人打败。齐僖公为了感谢太子忽,打算把齐女许配给他,但是太子忽却拒绝说:“郑小齐大,非我敌(匹敌)。”(《史记·郑世家》)可见齐在当时是公认的大国,却不是强国。
齐国成为强国是从齐襄公开始的。
公元前698年底,齐僖公去世,太子诸儿即位,是为齐襄公。
自郑庄公去世到齐襄公即位之初,中原无霸主,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是宋庄公和鲁桓公。宋庄公由于曾在郑庄公的庇护下生活了十多年,因此即位后便采取了亲郑的政策。郑庄公去世后,深受郑庄公宠信的大夫祭仲拥立太子忽为君,是为郑昭公。但是宋庄公却横插一脚,派人把祭仲诱骗到宋国并抓了起来,威胁说:“如果你不拥立公子突为君,就杀掉你。”宋庄公还把郑公子突也抓了起来,许诺拥戴他为国君,条件是要他即位后用钱财报答宋国。祭仲怕死,便答应更换国君,拥立公子突,还和宋国订立了盟约。宋国之所以要拥立公子突,原因是公子突的母亲是宋人,宋庄公要借此大捞一把。郑昭公得知祭仲因为宋国的要挟要更立公子突的消息后,感到大势已去,便逃到了卫国。公子突顺利地登了上君位,是为郑厉公。
宋庄公在郑厉公即位后便不断来索取财物,郑厉公忍无可忍,便在公元前699年联合鲁国和纪国与宋国开战。宋国也联合了齐国、卫国和燕国一同作战。结果宋、齐、卫、燕联军大败。宋庄公不服气,在第二年冬天又联合齐、卫、陈、蔡伐郑。郑国这次没有其他诸侯国的支持,结果被联军烧掉了都城的渠门,攻入国都。宋军把郑国祖庙屋顶上的梁木也拆掉并运回,做成宋都城卢门上的梁以示炫耀,还夺取了郑郊牛首(今河南省通许县东北)。
不久,郑国内部发生了矛盾。大臣祭仲虽因拥立郑厉公有功,大权在握,而且他为人很专权,这就引起了精明能干的郑厉公的不满。公元前697年郑厉公计划让祭仲的女婿雍纠在郊区设宴招待他的岳父,趁机杀掉祭仲。但雍纠却回家同妻子雍姬商量此事。两边都是亲人,雍姬拿不定主意该帮谁,便去问她的母亲:“父亲与丈夫哪个更亲一些?”她的母亲回答道:“只要是男人都可以成为丈夫,而父亲只有一人,这怎么可以相比呢!”雍姬遂下定决心帮助父亲,就把她知道的情况告诉了母亲。祭仲知道此事后,立即把雍纠杀掉。郑厉公见阴谋败露,恐祭仲加害自己,就载着雍纠的尸体逃到蔡国去了。郑厉公出逃,郑昭公乘机回来复位。
这时,宋国又开始支持郑厉公。在宋国的暗中支持下,郑厉公不久即潜入郑国南部的栎邑(今河南省禹县),并把栎人鼓动起来,杀掉了栎邑的长官檀伯从而占据了栎邑,公开与郑昭公的政权相对抗。宋庄公这时便联合鲁国、齐国、卫国和陈国一同伐郑,想把郑厉公强行送回去复位,但失败了。于是宋国又派军队帮助郑厉公据守栎邑,使郑昭公不敢贸然采取军事行动。
第二年春,宋国又与鲁、蔡、卫在曹开会,商量伐郑,并在这年的初夏一同伐郑。此次伐郑直到秋天才结束,仍然没有结果。
在宋与郑对立之初,鲁桓公起初充当的是调解人的角色,但由于宋庄公的强硬态度,调解失败。鲁桓公感到丢了面子,便转而支持郑昭公,并在公元前700年亲自率师伐宋,却吃了败仗。鲁桓公不甘心,第二年又带着一向追随鲁国的纪国,协助郑国与宋、齐、卫、燕联军大战,这次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郑厉公出逃,郑昭公复位后,鲁国同郑国的关系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鲁国竟然加入了以宋国为首的伐郑大营。
齐襄公即位后面临的形势是:南面的鲁国和西面的宋国都是实力较强的国家,较难对付。北面的燕国比较弱,但那不是争雄之地。东边的纪国比较弱小,与齐国又是世仇,齐国早就打算把纪国灭掉。齐僖公时,就与郑庄公以朝纪为名,想乘机灭掉纪,但是其阴谋被纪人知道了,没有得逞。如果能灭掉纪国,就比较容易把领地拓展到山东半岛的东头,于是齐襄公决定先从纪国下手。但是,纪国与鲁国的关系很密切,纪国的国君娶的是鲁女,而且纪国以前一直追随鲁国参与中原的活动。在郑国与宋国的对抗中,齐国支持宋国,鲁国支持郑国,结果郑国、鲁国及纪国的联军大败宋、齐、卫、燕四国联军,这使本来已很紧张的齐国、纪国关系进—步恶化。因此,齐襄公灭纪国计划的**步就是与鲁国修好,尽量使鲁国在齐国的灭纪行动中保持中立;同时,加强对纪国的压迫。纪国在齐国的压迫下只好寻求鲁国的保护。而鲁国与齐国刚修好,不便与齐国翻脸,但更不愿看到齐国灭掉纪国。于是鲁桓公再次充当调解人,于公元前694年春,带着纪君到齐国的黄地与齐襄公谈判,并签订了盟约。但是齐国灭纪国的决心已定,所以“黄地之盟”后仍然加紧对纪国的压迫,齐国、鲁国遂翻脸。这年五月,齐国入侵鲁国。两国在鲁的奚地开战,结果鲁军战败。
第二年,齐襄公就强占了纪国三个邑。到公元前691年,纪国就在齐国的压迫下发生分裂。纪君的弟弟纪季就逃到齐国,献上自己的封地,做了齐国的附庸。
眼看纪国将亡,纪君再次向鲁国求救。鲁国的君臣经过一番商量,打算救纪国,但又惧怕齐国,所以计划联合郑国一同出兵。鲁庄公跑到滑地准备同郑君会面,但是郑君却以国有内乱为借口拒绝同他见面。鲁庄公不得已,只好单独出兵,但终因畏惧齐国,只是屯兵于鲁国的边邑郎(今山东省鱼台东北)以观望。第二年,齐国出兵伐纪国,纪国无力抵抗,纪国之君又不愿向齐国投降,于是把纪国移交给已投靠齐国的弟弟纪季,自己逃亡出去。纪季接管纪国后,双手把纪国献给了齐襄公,纪国灭亡了。
鲁庄公目睹齐国把受自己保护的纪国灭掉了,却也无可奈何,还得忍气吞声地跑到齐国的郜地会见齐襄公,并陪同齐襄公打猎,以缓和齐国、鲁国之间紧张的关系。
齐襄公在灭纪国,拓展在山东的领土的同时,对中原的活动也积极参与。公元前697年,郑厉公出奔蔡国,后人居栎邑,郑昭公复位。齐国因为郑昭公曾拒绝与齐国联姻就站在郑厉公一边,随同宋、鲁等国一道伐郑。
不久,郑国又发生了内乱。郑昭公还是太子时就不喜欢大夫高渠弥,当他父亲郑庄公决定任命高渠弥为卿,参与执政时,他就坚决反对。但郑庄公不听,坚持用高渠弥。郑昭公复位后,高渠弥深感不安,怕郑昭公把他杀掉,便先下手为强,在公元前695年十月辛卯这一天,趁与郑昭公一同外出打猎之际,把郑昭公射死于野外。祭仲和高渠弥都不敢迎郑厉公复位,于是立公子亹为君。
齐襄公想干预郑国的事务,就在第二年的七月召集诸侯在卫国邻近郑国的首止(今河南省睢县东南)开会。公子亹在齐襄公为公子时曾与他打过架,是仇敌,所以祭仲劝公子亹不要参加“首止之会”。公子亹回答:“齐国现在很强,而且郑厉公还占据栎邑,如果不去开会,齐国就会以此为借口率领诸侯伐我,把郑厉公送回来复位。我还不如去看看,去了并不一定就会被辱,当然更不会出其他问题了。”于是决定去参加“首止之会”。足智多谋的祭仲担心齐人把他们一起杀掉,便装病不行。公子亹到了首止后,也不向齐襄公赔礼道歉。齐襄公是个霸气十足而且做事从不考虑后果的人,见公子亹并不低声下气地向他道歉,恼羞成怒,便让在会场上预先埋伏的武士,把公子亹杀掉了。高渠弥侥幸逃脱,回到郑国后即与祭仲商量,把公子亹的弟弟公子仪(又名子婴、婴次)从陈国迎回立为国君。
齐襄公在位期间,还曾干预卫国的事务。卫国发生内乱,卫惠公(他母亲宣姜就是齐襄公的妹妹)仓皇逃到齐国,齐襄公收留了他。第二年春,当鲁桓公带着纪君到齐国来谈和时,齐襄公还同他们商量了卫国的事情,打算帮助卫惠公回国复位。但不久齐国、鲁国因纪国之事而翻脸,以至于大动干戈,第二年齐襄公又害死了鲁桓公,以后又灭纪国及干预郑国之事,杀郑公子亹,遂把这事搁置起来了。
到公元前689年冬,齐襄公以周庄王的名义,率领鲁、宋、陈、蔡等国一同伐卫国,而周庄王却派王子突率师救卫,因为卫君黔牟是自己的女婿。第二年六月,以齐国为首的诸侯之军政入卫国,杀掉叛乱的左公子泄和右公子职,卫君黔牟逃亡,卫惠公复位。卫惠公为了感谢齐襄公,拿出了许多贵重礼物送给他。后来与齐襄公私通的鲁庄公之母文姜想要这些东西,齐襄公就声称在这次伐卫国的军事行动中,鲁国功劳*大,于是把礼物转送给了鲁国。
齐襄公在中原的活动中,虽说有些霸主的味道,但他心胸狭隘,鲜廉寡耻,挟私报复,为将来埋下很多隐患。齐襄公的所作所为,令齐国一些有识之士深感不安,总感到有点山雨欲来的味道。
在这些有识之士中,就有管仲、鲍叔和召忽。

作者简介

赵宁,男,1983年生,本科毕业于辽宁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毕业于吉林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擅长通俗说史,潜心中国古代史通俗化13年。有过在出版社工作的经历,专门策划历史类图书选题,对中国历史有一定独到的见解。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