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1730234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08
- 出版时间:2021-04-01
- 条形码:9787521730234 ; 978-7-5217-3023-4
本书特色
1.北大书法课的主导人、书法家方建勋,书法美学研究者,书法与艺术结合的教学法在今日头条、B站、爱奇艺等各大平台拥千万级关注度 2.书稿来自教学讲义,梳理从东汉到清朝行书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学术理路,解析如何欣赏行书的笔法、结构和章法 3.四百多幅珍贵图片,来源于数家图书馆、文物馆,图文结合逐件解析两千年历代行书大家作品之美 4.书法书写人的心意性情,行书书写心意性情的率真与舒展,通过书法大家对于“境界”的解读,解决练习者对于书法练习过程中的“技术”迷思 5.褚遂良得翩翩??度,米芾得洒脱自如,赵孟頫得超逸秀媚,董其昌得平淡天真,王铎得跌宕多姿,“八大体”则创造了一个“寂”境 ,书法大家背后是思想大家,以书法建构丰盈的精神世界,代代传递
内容简介
本书为方建勋老师编写的书法课程教材,全书从行书的发展,演变到代表书法家的作品,详细讲述了行书这一重要书法的历史,从而呈现了行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价值和意义。文笔通畅朴实,生动有趣,同时配有丰富的图例,操作性强,适合青少年阅读和学习。作者认为,书法的书写,根本是人的心意情性的舒展与表达。如果太注重华丽的衣装,看重形式过于内在,技法大于人的表达,则很有可能走向形式主义,本末倒置,失去书法的“灵魂”。经常回顾早期的行书,直面早期书写的率真与直接,正可以让今天的我们在精雕细琢技法时,警醒自己不会忘本,不会掉进“技法至上”的深渊。
目录
一、初起
二、晋人潇洒
三、王羲之
四、王献之
五、唐人承晋
六、力量与气象
七、颜真卿
八、从杨凝式到宋人“尚意”
九、宋四家
十、赵孟頫
十一、与赵孟頫一起“复古”
十二、“逸士”行书
十三、吴门四家
十四、徐渭
十五、董其昌
十六、王铎与傅山
十七、晚明奇绝
十八、画家别趣
十九、碑帖融合
节选
**章 初起 说到行书,你也许会立即想到一些“范本”,如王羲之《兰亭序》、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米芾《蜀素帖》、赵孟頫书《赤壁赋》等等。这些都是东晋以来行书走向成熟后的作品。那么行书起初的“样貌”是怎样的呢?是谁创造了行书这种书体呢? 一、行书的初起 许多人以为,书体的演变,是遵循着篆 —隶—楷—行—草的顺序。这个顺次,或许不失为学习书法的一条合理路径,不过却不是书法史上书体演变的历程。 是的,五种书体中,确实是先有篆书,而后是隶书。不过,接着隶书之后出现的,不是楷书,而是草书。也就是说,行书、楷书是出现在草书之后。从隶书中先是演化出了草书,而后才有行书与楷书。隶书可以视作草、行、楷的“父母辈”,草、行、楷之间,则类似于“兄弟姊妹”。草书要比行、楷“年长”许多。大约在西汉晚期,草书就走向成熟了。不过,这时期的草书,与后来的草书 —东晋二王一路草书是有区别的。这时期的草书,大多字字独立,保留了隶书的宽扁形体,部分笔画也存有隶书的态势,因此后人称它为“章草”。而我们更为熟悉的,纵向走势、飘逸潇洒的东晋二王一路草书,后人就叫它“今草”。 行书,同样是从隶书中孕育而来,时间大体是在东汉。当时,人们*常用的书体是隶书。他们用隶书写信、抄录书籍时,往往行笔速度较快,因此字形也就自然会有些潦草。这种情况,你我可能都曾经历过。回想一下,我们在小学一开始识字的阶段,写字大都一笔不苟,等到升了中学、大学,书写速度加快,就从一笔一画的端端正正走向了笔画连带、字迹潦草,于是就成了“行书”,甚至“草书”。隶书演变为草书的过程,与此有些类似。可想而知,我们若是生活在汉代的读书人,也当是推动隶书向草书、行书、楷书演变的参与者。 隶书在书写速度加快以后,变得“潦草”,产生了一些变化:一、笔画简省,字形结构简化;二、字势从横向变为纵向;三、横画的波磔减少,甚至消失;四、笔画之间,出现连带之笔。这些变化除了在西汉演变出草书,还在东汉孕育出行书和楷书。汉代的书法墨迹,除了有较为纯粹的篆书、隶书和草书外,还有一些则是草、行、楷、隶的“浑杂体”,如书于东汉熹平元年( 172)的《熹平元年陶瓶镇墓文》。我们可以称之为“行书”者,主要是指那些整体看起来“行书”字形占比重更高一些的书迹。 同样,早期的“楷书”,因为也是隶书“草写”的结果,所以有较多连笔与映带—带着较多的“行草笔意”,从而具有飘飘欲飞的“动势”。孙过庭《书谱》说“真不通草,殊非翰札”,又说“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这是对前人书法实践的归纳。楷书到三国时期,趋于完备,行草笔意进一步弱化,但是仍然“动感十足”,行草笔意清晰可辨,一直到了晋人楷书还是如此。到了唐代—楷书的高峰时代,如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等名家的笔下,魏晋时期的“行草笔意”和“动势”就大大地弱化了。所以,唐代的楷书与行书之间的关联,远不如魏晋人的楷书与行书那样紧密。在魏晋人的笔下,楷书与行书之间,笔法是高度统一的。 在东汉的晚期,一些书法家或许对行书这种新体有更多兴趣,为之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研习,从而推动了行书进一步走向成熟。刘德昇就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刘德昇,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东汉桓帝( 147—167)、灵帝( 168—189)时期。刘德昇的行书,在唐代张怀瓘《书断》中被评为神、妙、能三品中的“妙品”,并赞为“风流婉约,独步当时”,可惜今已不得一见。 张怀瓘《书断》认为:“行书者,刘德昇所造也。”说刘德昇是行书的创立者,未必符合史实。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在行书演变过程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二、初起时期行书的特点与启示 初起时期的行书,与我们今天对行书的惯常印象是大不一样的。这时的行书,尚不纯粹,仍然具有浓厚的隶意,并且与楷书混融一体。 这对当时人来说,是一种很自然的书写,无丝毫的刻意与做作。我们说它是早期的“行书”,是站在后来行书成熟后以行书的用笔与结字来衡量它的。值得注意的是,东汉这种隶意较多的行书,直到行书完全成熟的东晋时代,仍然在某些作品中可见,如王羲之《姨母帖》。前后相隔两个世纪,二者对照,仍然可以看出“藕断丝连”的延续。 初起时期的行书,也具备后来成熟行书的基本特点:不同于草书,也不同于楷书。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有草书的草意,但不像草书那样简化,也有楷书的楷意,但比楷书更多映带连笔,更为简率快捷,如张怀瓘《书断》对“行书”的定义:“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这时期的行书,结构和笔法都未成为一个基本“定式”,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读到这些行书,笔画结构固然不如后世精美,我们或许仍会忍不住要感慨:真是大胆!真是率性!他们的书写,主要是为文字内容的传递,无意于书,所以纯然是放意的,无拘的,他们或许受到老师的影响与制约,但是并不像后世行书那样“法则”谨严。这一点,与早期的诗歌差不多。如汉乐府诗,主要是为传递自己的心声,不像后来的近体诗讲究格律,生命的感发是**位的。若是站在后来的“法”与“意”的角度来看,那么这时期的行书是“意”远远大于“法”。 我们在欣赏惯了笔法精致而丰富的东晋行书后(我们学习行书,往往也是从东晋“二王”一路开始),再看看这些早期的行书,虽然笔法粗犷,结构率意,尚未形成较为成熟而完备的法度,但是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它的质朴天真。其实,不单是你我,就连明末清初的行草书大家傅山对此也深有感触: 旧见猛参将标告示日子“初六”,奇奥不可言,尝心拟之,如才有字时。又见学童初写仿时,都不成字,中而忽出奇古,令人不可合,亦不可拆,颠倒疏密,不可思议。才知我辈作字,鄙陋捏捉,安足语字中之天! 1 傅山崇尚书法的天趣,提出“四宁四毋”—“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的书法美学观。直率,不假安排,*是契合早期行书的书写状态。 简单素朴走向丰富与精致,是书法技法历史发展的走势。它在带来美感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种“负累”。书法,从实用的角度来看,是文字内容的传递;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根本的是心意、情性的表现。就如同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如果太注重华丽的衣装,重视形式过于内在,则很可能会走向浮华的形式主义。书法的技法,也是外在的形式,如果一味地以“技法至上”为首要追求,技法大于“人”的表达,很可能会本末倒置,*终失去书法的“灵魂”。 回顾早期的行书,可以让后来的学书者在精雕细琢技法的同时,省思书写的本质,以免掉进“技法至上”的深渊。技法不论怎样打磨,但是唯有心手自然,才能挥写出意想不到的奇古之书。 三、钟繇 钟繇( 151—230),三国时魏国书家,也是王羲之之前的*有影响力的书家,后人将他与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钟繇书擅多体,晋宋时的羊欣说:“钟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 ”(《采古来能书人名》)铭石书,即隶书;章程书,即 楷书;行押书,即行书。钟繇的书法,时至今日,真迹已不存,但有刻帖。 在钟繇这里,行书与楷书并非泾渭分明。你看他的《贺捷表》、《荐季直表》,就像智永的《真草千字文》里的楷书,你可以说它们是楷书,也可以说它们是行楷。 钟繇还有行书《丙舍帖》刻本传世,此书较多楷意。元代赵孟頫《兰亭十三跋》说: “《兰亭》与《丙舍帖》绝似。”赵孟頫学习《兰亭序》,范本主要是定武本《兰亭序》。我们要是将定武本《兰亭序》与此《丙舍帖》对照,不难看出二者颇多相似。《丙舍帖》的字势,以纵势为主,与钟繇的其他书作有所别。米芾等一些鉴定家认为,它是王羲之的临作。如果是临作,这既让我们看到了王羲之的传承与个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钟繇书法的面目。与钟繇相去不远的西晋书家卫恒,在《四体书势》中讲:“魏初,有钟、胡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于刘德昇,而钟氏小异。”又说:“昭与钟繇并师于刘德昇,俱善草行,而胡肥钟瘦。”钟即钟繇,胡即胡昭(162—250)。胡昭更接近老师刘德昇,钟繇则与他们“小异”。这种差异,或许就在于像《丙舍帖》的风貌所呈现的,一种从前人的质朴向妍美的变化。可见,钟繇在传承前人行书时,对“古法”进行了自觉或不自觉的“变革”,也因此在书法史上的地位远高于胡昭。王羲之从钟繇的书风中得到了启发,从而开创了自己书法的新风。钟繇的书法,包括行书与楷书,正是从汉魏质朴向晋人妍美的转变过程中的重要代表。王羲之是这一过程的接续者和光大者。 **章 初起 说到行书,你也许会立即想到一些“范本”,如王羲之《兰亭序》、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米芾《蜀素帖》、赵孟頫书《赤壁赋》等等。这些都是东晋以来行书走向成熟后的作品。那么行书起初的“样貌”是怎样的呢?是谁创造了行书这种书体呢? 一、行书的初起 许多人以为,书体的演变,是遵循着篆 —隶—楷—行—草的顺序。这个顺次,或许不失为学习书法的一条合理路径,不过却不是书法史上书体演变的历程。 是的,五种书体中,确实是先有篆书,而后是隶书。不过,接着隶书之后出现的,不是楷书,而是草书。也就是说,行书、楷书是出现在草书之后。从隶书中先是演化出了草书,而后才有行书与楷书。隶书可以视作草、行、楷的“父母辈”,草、行、楷之间,则类似于“兄弟姊妹”。草书要比行、楷“年长”许多。大约在西汉晚期,草书就走向成熟了。不过,这时期的草书,与后来的草书 —东晋二王一路草书是有区别的。这时期的草书,大多字字独立,保留了隶书的宽扁形体,部分笔画也存有隶书的态势,因此后人称它为“章草”。而我们更为熟悉的,纵向走势、飘逸潇洒的东晋二王一路草书,后人就叫它“今草”。 行书,同样是从隶书中孕育而来,时间大体是在东汉。当时,人们*常用的书体是隶书。他们用隶书写信、抄录书籍时,往往行笔速度较快,因此字形也就自然会有些潦草。这种情况,你我可能都曾经历过。回想一下,我们在小学一开始识字的阶段,写字大都一笔不苟,等到升了中学、大学,书写速度加快,就从一笔一画的端端正正走向了笔画连带、字迹潦草,于是就成了“行书”,甚至“草书”。隶书演变为草书的过程,与此有些类似。可想而知,我们若是生活在汉代的读书人,也当是推动隶书向草书、行书、楷书演变的参与者。 隶书在书写速度加快以后,变得“潦草”,产生了一些变化:一、笔画简省,字形结构简化;二、字势从横向变为纵向;三、横画的波磔减少,甚至消失;四、笔画之间,出现连带之笔。这些变化除了在西汉演变出草书,还在东汉孕育出行书和楷书。汉代的书法墨迹,除了有较为纯粹的篆书、隶书和草书外,还有一些则是草、行、楷、隶的“浑杂体”,如书于东汉熹平元年( 172)的《熹平元年陶瓶镇墓文》。我们可以称之为“行书”者,主要是指那些整体看起来“行书”字形占比重更高一些的书迹。 同样,早期的“楷书”,因为也是隶书“草写”的结果,所以有较多连笔与映带—带着较多的“行草笔意”,从而具有飘飘欲飞的“动势”。孙过庭《书谱》说“真不通草,殊非翰札”,又说“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这是对前人书法实践的归纳。楷书到三国时期,趋于完备,行草笔意进一步弱化,但是仍然“动感十足”,行草笔意清晰可辨,一直到了晋人楷书还是如此。到了唐代—楷书的高峰时代,如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等名家的笔下,魏晋时期的“行草笔意”和“动势”就大大地弱化了。所以,唐代的楷书与行书之间的关联,远不如魏晋人的楷书与行书那样紧密。在魏晋人的笔下,楷书与行书之间,笔法是高度统一的。 在东汉的晚期,一些书法家或许对行书这种新体有更多兴趣,为之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研习,从而推动了行书进一步走向成熟。刘德昇就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刘德昇,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东汉桓帝( 147—167)、灵帝( 168—189)时期。刘德昇的行书,在唐代张怀瓘《书断》中被评为神、妙、能三品中的“妙品”,并赞为“风流婉约,独步当时”,可惜今已不得一见。 张怀瓘《书断》认为:“行书者,刘德昇所造也。”说刘德昇是行书的创立者,未必符合史实。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在行书演变过程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二、初起时期行书的特点与启示 初起时期的行书,与我们今天对行书的惯常印象是大不一样的。这时的行书,尚不纯粹,仍然具有浓厚的隶意,并且与楷书混融一体。 这对当时人来说,是一种很自然的书写,无丝毫的刻意与做作。我们说它是早期的“行书”,是站在后来行书成熟后以行书的用笔与结字来衡量它的。值得注意的是,东汉这种隶意较多的行书,直到行书完全成熟的东晋时代,仍然在某些作品中可见,如王羲之《姨母帖》。前后相隔两个世纪,二者对照,仍然可以看出“藕断丝连”的延续。 初起时期的行书,也具备后来成熟行书的基本特点:不同于草书,也不同于楷书。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有草书的草意,但不像草书那样简化,也有楷书的楷意,但比楷书更多映带连笔,更为简率快捷,如张怀瓘《书断》对“行书”的定义:“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这时期的行书,结构和笔法都未成为一个基本“定式”,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读到这些行书,笔画结构固然不如后世精美,我们或许仍会忍不住要感慨:真是大胆!真是率性!他们的书写,主要是为文字内容的传递,无意于书,所以纯然是放意的,无拘的,他们或许受到老师的影响与制约,但是并不像后世行书那样“法则”谨严。这一点,与早期的诗歌差不多。如汉乐府诗,主要是为传递自己的心声,不像后来的近体诗讲究格律,生命的感发是**位的。若是站在后来的“法”与“意”的角度来看,那么这时期的行书是“意”远远大于“法”。 我们在欣赏惯了笔法精致而丰富的东晋行书后(我们学习行书,往往也是从东晋“二王”一路开始),再看看这些早期的行书,虽然笔法粗犷,结构率意,尚未形成较为成熟而完备的法度,但是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它的质朴天真。其实,不单是你我,就连明末清初的行草书大家傅山对此也深有感触: 旧见猛参将标告示日子“初六”,奇奥不可言,尝心拟之,如才有字时。又见学童初写仿时,都不成字,中而忽出奇古,令人不可合,亦不可拆,颠倒疏密,不可思议。才知我辈作字,鄙陋捏捉,安足语字中之天! 1 傅山崇尚书法的天趣,提出“四宁四毋”—“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的书法美学观。直率,不假安排,*是契合早期行书的书写状态。 简单素朴走向丰富与精致,是书法技法历史发展的走势。它在带来美感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种“负累”。书法,从实用的角度来看,是文字内容的传递;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根本的是心意、情性的表现。就如同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如果太注重华丽的衣装,重视形式过于内在,则很可能会走向浮华的形式主义。书法的技法,也是外在的形式,如果一味地以“技法至上”为首要追求,技法大于“人”的表达,很可能会本末倒置,*终失去书法的“灵魂”。 回顾早期的行书,可以让后来的学书者在精雕细琢技法的同时,省思书写的本质,以免掉进“技法至上”的深渊。技法不论怎样打磨,但是唯有心手自然,才能挥写出意想不到的奇古之书。 三、钟繇 钟繇( 151—230),三国时魏国书家,也是王羲之之前的*有影响力的书家,后人将他与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钟繇书擅多体,晋宋时的羊欣说:“钟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 ”(《采古来能书人名》)铭石书,即隶书;章程书,即 楷书;行押书,即行书。钟繇的书法,时至今日,真迹已不存,但有刻帖。 在钟繇这里,行书与楷书并非泾渭分明。你看他的《贺捷表》、《荐季直表》,就像智永的《真草千字文》里的楷书,你可以说它们是楷书,也可以说它们是行楷。 钟繇还有行书《丙舍帖》刻本传世,此书较多楷意。元代赵孟頫《兰亭十三跋》说: “《兰亭》与《丙舍帖》绝似。”赵孟頫学习《兰亭序》,范本主要是定武本《兰亭序》。我们要是将定武本《兰亭序》与此《丙舍帖》对照,不难看出二者颇多相似。《丙舍帖》的字势,以纵势为主,与钟繇的其他书作有所别。米芾等一些鉴定家认为,它是王羲之的临作。如果是临作,这既让我们看到了王羲之的传承与个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钟繇书法的面目。与钟繇相去不远的西晋书家卫恒,在《四体书势》中讲:“魏初,有钟、胡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于刘德昇,而钟氏小异。”又说:“昭与钟繇并师于刘德昇,俱善草行,而胡肥钟瘦。”钟即钟繇,胡即胡昭(162—250)。胡昭更接近老师刘德昇,钟繇则与他们“小异”。这种差异,或许就在于像《丙舍帖》的风貌所呈现的,一种从前人的质朴向妍美的变化。可见,钟繇在传承前人行书时,对“古法”进行了自觉或不自觉的“变革”,也因此在书法史上的地位远高于胡昭。王羲之从钟繇的书风中得到了启发,从而开创了自己书法的新风。钟繇的书法,包括行书与楷书,正是从汉魏质朴向晋人妍美的转变过程中的重要代表。王羲之是这一过程的接续者和光大者。
作者简介
方建勋 北京大学书法教育与研究中心研究员 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秘书长兼学术导师 北京大学美学专业博士、艺术史博士后 央视书画频道“一日一印”栏目主讲人 著有: 《印境》 《书法课:临帖九讲》 《书法课:字美在何处》(与杨谔合著) 《清秀飘逸的汉隶技法四十五例》
-
齐白石国画山水精品-经典画库
¥8.1¥30.0 -
书法非常道-五千年书法名流轶事
¥17.4¥58.0 -
梵·高手稿-精装
¥35.3¥138.0 -
齐白石草虫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10.2¥30.0 -
纯艺术--欧洲电影(原始冲动影像视觉的内在张力)
¥8.9¥29.8 -
千刃千眼
¥19.0¥56.0 -
观众心理美学
¥8.1¥29.8 -
友妖经
¥18.4¥68.0 -
张大千国画精品-经典画库
¥8.1¥30.0 -
艺术创造学/余秋雨
¥16.6¥52.0 -
一白书画印
¥22.0¥88.0 -
中国历代经典名帖集成:唐人摹兰亭序三种
¥2.2¥8.8 -
吠月:萩原朔太郎诗集
¥24.7¥55.0 -
焦小健-当代艺术家
¥22.9¥89.0 -
摄影一本通
¥14.9¥49.8 -
吴小如戏曲随笔集补编(八品)
¥7.9¥18.0 -
当代艺术家:章晓明
¥22.5¥90.0 -
百年画坛钩沉
¥28.5¥68.0 -
在好莱坞图谋不轨:伯顿谈伯顿(八品)
¥15.4¥49.8 -
成语连环八百阵书法大典
¥15.1¥58.0